笃学记‖047. 愚者难分识与根

笃学记‖047. 愚者难分识与根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十五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漂亮的网图,侵删】

什么叫“九缘八七好相邻”呢?缘,在这里是“助成”之意。就是说,我们的前五识要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几个助缘。这样的“缘”一共有九个。

第一,明缘。指光明,日月之光,灯火之光等等。
第二,空缘。空,指距离。
第三,根缘。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眼识依眼根而能见,耳识依耳根而能闻,鼻识依鼻根而能嗅,舌识依舌根而能尝,身识依身根而能觉,若无五根,则五识无所依,故五根为五识之缘。
第四,境缘。境,指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五根虽然有见、闻、嗅、尝、觉等五识,但是,若无五种尘境为对,则五识无由能发,眼要看,总得看一个东西,就算看“空”,也得有个“空”可看,故境为五识之缘。
第五,作意缘。作意,即心所法,有觉察之义。就像眼对色,一看便能觉察,然后第六识就起了分别之心。
第六,根本依缘。根本,即第八阿赖耶识;依,指倚托。第八识是诸识之根本,“眼等六识依第八识相分而得生,第八识相分托眼等六识而得起。”
第七,染净依缘。染净依,即第七末那识,一切染净诸法皆依此识而转。
第八,分别依缘。分别,即第六识。眼等五根虽能“取境”,但必须依靠第六识才能分别、分辨,否则就像照相机一样,只能照,不会分别好坏。
第九,种子缘。种子,即眼等八种识之种子。谓眼识依眼根种子而能见色,耳识依耳根种子而能闻声,鼻识依鼻根种子而能闻香,舌识依舌根种子而能尝味,身识依身根种子而能觉触,意识依意根种子而能分别,第七识依染净种子而能相续,第八识依含藏种子而能出生一切诸法,以诸识各依种子而生,故种子为眼根等诸识之缘。(《佛学大辞典》)

【冯建东老师作品】

五识的起用,并不总是需要完全具备这九个缘,而是各有不同。
“九缘”指的是眼根。眼睛要看到、分别一个东西,需要九个缘:
首先是“眼根”,就是得有肉眼,即“根缘”。
其次是境缘,也就是眼睛能看的色境。
第三是明缘,要有光。
第四是空缘,要有空间,太远了看不见,太近了同样看不见,必须有适当的空间。
然后是作意、第六识(分别依)、第七识(染净依)、第八识(根本依)和种子缘。
眼睛需要九缘,耳识只需要八个缘,因为耳识不需要光明,不需要色相。
鼻、舌、身三识都需要七个缘,不需要空和明。比如味、声音、冷暖不需要保持距离,必须接触才能起作用。就算是声音,耳根必须接触到声波才能起作用。
“好相邻”,这些助缘不能单独起作用,必须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合作,这个识才能生起。

【我拍的迎春花】

“合三离二观尘世”,“合三”指鼻、舌、身这三个根与所缘境要相合,三个识才能发挥作用——“观尘世”,认识我们这个物理世界。比如衣服舒服不舒服,你不穿上,是没有感觉的,看上去很好看,穿上才发觉不舒服。看上去很好吃,吃起来才发现可能令人作呕,闻起来让人想吐。声波,刚才讲了。
“离二”指眼根和耳根,这两个识去观尘世的时候,就不能“合”,而要相“离”也就是有空间。
注意,这里的“离”与“合”,是就“根”与“境”而言,而“识”本身与所缘境并没有远近的分别。
所以“愚者难分识与根”,没有智慧的人,分不出来是“识”的作用还是“根”的作用,一般人只知道“根”,不知道背后起作用的“识”。(公众号:潜真堂)
比如,我们说眼能看,我们知道是眼球的作用,是视神经的作用、脑神经的作用,其实这些都是“根”。没有识,就像电灯没有电,依然亮不起来。
但是,我们现代科学,还认识不到“识”的作用,而是认为“根”就是“识”。根,负责摄取,但发生了别认识作用的是“识”,这个问题认识不到,就是“愚者”。玄奘法师如是说,要抬杠,就找他老人家去。
我们追问一句,如果眼根坏了,眼识还会发生作用吗?
《楞严经》上,佛讲过这个问题。在“十番显见”中,佛对阿难说:“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佛对阿难说,瞎子并不是什么都看不见。比如你问问盲人,你能不能看得见?他会告诉你,眼前只有黑暗。盲人的眼睛坏了,但眼识还在起作用,他看到的是黑暗,眼根的现量就是黑暗。
同样,耳根坏了,耳识只能接收到嗡嗡的声音,寂静的声音。这是“根”坏了,但“识”还在发挥作用。就像,一些动物,把肢体切下来,还会跳动一段时间,这是生命的余力,身识的作用还没有完全散去,没有完全归返到阿赖耶识。

部分专辑链接

《南湖传习录》、 《推手践习录》

《南湖传习录》番外篇

《潜修集》 、 《笃学记》

《事问集》 、《共修集》

《读史札记》 、 《论语漫言》

《年轻时代》《水云笺》

《雷法修缘》《中医医案》

(0)

相关推荐

  • 尘世之眼

    人生即过客,何必千千结.本在尘世间,勿忧圆与缺!

  • 六入虚妄会六入即如来藏性

    如来藏在眼根称为见性,在耳根称为闻性,在鼻根称为嗅性,在舌根称尝性,在身根称触性,在意根称知性,是一个本觉佛性映在六根门头.六入没有自己的体相,所以这里极力斥破其离尘无体之妄. 眼入本如来藏性和耳入本 ...

  • 十八界虚妄见闻、觉知的功能是怎么产生的

    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共成十八界限,十八界是佛为心,色二迷障都重的人说的,所以心色俱开:色法分为六尘.五根:心法分为意根和六识. 眼色识界本如来藏性 眼识就是能看见物象的功能.一般人认为,它是眼根 ...

  • 笃学记‖041. 月明簾下转身难

    笃学记|041. 月明簾下转身难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九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q ...

  • 笃学记丨012. “透金贯石”挺难的

    附:<灵源大道歌>全文 笃学记丨012. 透金贯石 透金贯石不为难,坐脱立亡犹倏忽. 这是<灵源大道歌>的第31句和第32句.我们先讲第31句. "透金贯石" ...

  •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笃学记|060. 如来现起他受用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八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笃学记|064. 渊深七浪境为风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二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笃学记|066. 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三十四 第八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 ...

  •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笃学记|057. 恒审思量我相随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五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笃学记|056. 八大遍行别境慧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四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笃学记|055.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三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

  •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笃学记|054. 带质有覆通情本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十二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