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梅江镇上祝宅村:江西吉安府同知倪尚忠作谱序
走进梅江镇上祝宅村:江西吉安府同知倪尚忠作谱序
梅江镇上祝宅行政村位于梅江镇政府驻地西南18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上祝宅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自然村中世居祝姓,南宋时由下祝宅衍分梅溪南岸定居,为新建居宅,故原名上新屋,后改为上祝宅,也称路下塘。地处半山区,区域面积为1.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5亩,山地1646亩。有12个村民小组,388户,1124人。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苗木、马铃薯、甘蔗为业。村中有祝氏厅堂等明清古建筑。
上祝宅祝氏,查得梅江镇长陵村宗谱,该宗谱名为《长陵祝氏宗谱》,主修:祝国统。编纂:祝学祖、祝樟洪;宗族堂名:敦义堂。版本为1995年敦义堂电脑打印本。本谱始修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此为第十九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三十世,排行字为:冶。共二十三卷,计二十三册,为线装本。
卷目内容:卷一:源流钩略、新谱序、新人物传;卷二:遗像、旧序、凡例、家规、仪注、宅图、批谕、序、传、赞、歌;卷三:文集、跋、墓图、祀产、约据;卷四:世系图;卷五至卷廿三:行传。
始祖为:周代祝方。
始迁祖:祝伯荣,宋绍兴年间(1131——1162)因避地从括苍迁居兰溪祝宅。
排行字为:钟清桂荣奎锦深相焕增弓冶贻谋远箕裘绍绪洪道扬则名节善超传盛旌
本支名人:宋代祝如变;元代祝永温;明代祝希元、祝思仞;清代祝得贤、祝求是、祝石华、祝学忠。
珍贵史料:明代江西吉安府同知倪尚忠《谱序》、《沙洲义冢记》、县府批谕;明代状元朱之蕃《祝公靖安序》、明代三山翁《南平簿侯仰泉祝公陛任别序并诗》。
倪尚忠(1550年-1609年),明代宣府龙门卫(今张家口赤城县)人。
倪尚忠原籍江苏省淮安府盐城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他的先辈、指挥佥事倪凯奉命调至宣府镇龙门卫守边,从此成为龙关倪家的始祖。
倪尚忠继承家学,自小习武,他相貌堂堂,力大无比,经常使用两把大刀,一个重80斤,另一个重120斤。隆庆元年(1567年),17岁的倪尚忠世袭了指挥佥事,开始驻防今赤城县金家庄、南北栅口、三岔口一带。一次,恰好兵备到这里巡视边防,提出一些险关要隘、墩台军务的问题,主将不能对答,而倪尚忠却了如指掌,兵备十分惊讶。后来,有敌人入侵,倪尚忠只身潜入敌阵打探虚实,发现一群敌兵在抢劫百姓财物,他大喝一声,随手弯弓射杀一人,其余的四散逃跑,他生擒一人而归,受到主将的赞许。万历六年(1578年),倪尚忠由指挥佥事晋升为左参将。有一次,敌军入侵,兵力强大,左右副将多次请战,倪尚忠却下令坚壁不动。众将害怕贻误了战机,受到军法惩处,可是屡次请求都不准允。直到当天傍晚时分,当敌军疲惫不堪时,倪尚忠才下令反击,大获全胜,夺得辎重不计其数。从此,敌军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万历十三年(1585年),倪尚忠调宣府西路任左参将,防守左右卫、张家口等地。次年二月因军功加升宣府副总兵,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升协守大同副总兵。当年十月初六升镇守保定总兵官。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宰相)丰臣秀吉当权,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因有海河的便利,明王朝决定以天津为输转中心,发兵援朝抗倭,调倪尚忠移驻天津,举凡调兵遣将、征募船只、制造武器都在天津进行,倪尚忠成为第一个驻守天津的总兵官。
倪尚忠任边将40多年,功名显赫,勤勉有加。他不仅尚武爱兵,而且重文爱民,礼贤下士,有儒将风范,其鼎力修寺建塔的善举更是至今传为佳话。
龙关(今张家口赤城县龙关镇)普济寺、重光塔是明代正统初年昌平侯杨洪兴建的,弘治年间重修,到了万历年间,经过100多年的风吹雨淋,寺院严重荒芜。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倪尚忠镇守保定兼统领蓟门时,得知此情,随即施舍白银110两,部属将官也都解囊捐助,并派专门人才四人,能工巧匠若干人到龙门施工重修。在倪尚忠的感召下,龙门附近官宦富商、善男信女纷纷布施,历时五年,终于整修完毕,使普济寺、重光塔重现当年辉煌。
古韵浓厚长陵祝每逢节日时鼓乐喧天,火炮齐鸣,厅堂上摆祭品,戏台上演戏,石子路上迎龙灯、抬彩会桌、抬香亭、抬花烛、举大旗、迎执事、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