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391-400条

391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发汗当是发热,否则便不可理解了。霍乱新愈,以不慎饮食,又复吐利发热,但脉平而不微厥,知非转入太阴,只小有烦,则胃不和耳。其为新虚,不胜谷气,乱用饮食,所致甚明,减食即愈,故不出方。

392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伤寒病新愈,余热未尽,若男女相交,则男病可传之女,女病可传之男,谓为阴阳易。其人身重为有湿;少气、少腹里急为有水,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水不滋于下也;热上冲胸者,水合热伴气上冲也;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者,亦皆水热冲逆、眩冒之为候也,烧裈散主之。

393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凡大病新愈后,犹未完全恢复健康者,由于不善摄生,或过劳,或过食因而复发者,则为劳复。若其人心烦闷、腹胀满者,宜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更有宿食,大便不通者,宜更加大黄以下之。

394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伤寒愈以后,由于调理无法,而更发热者,宜小柴胡汤主之;若脉浮者,为病在表,宜汗以解之;若脉沉实者,为伤食,宜下以解之。

395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金匮要略》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用牡蛎泽泻散,以利小便也。

396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大病差以后,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虚有寒饮也,当与理中丸,温胃以逐饮。

397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伤寒病已解后,精气大伤,津液亡失太多,而致胃虚有热,故虚羸少气。中虚停饮,因而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398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病人脉已解,谓平脉,无浮、沉、迟、数等病脉之意。脉解病亦当解,而于日暮微烦者,乃以大病新愈未久,家人强与之食,脾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所进食物,积食生热,故日暮时发微烦,此宜减其食量,使胃无所积则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