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鬼App荣幸地邀请到艺术家江夏然开设全新日更音频专栏《看透·屏幕时代》
江夏然,1990年生于福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2年获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16年获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2016年担任四川美术学院驻留艺术家,2016年受荷兰政府、Jan van der Togt美术馆及乌特勒支的Oooit艺术资讯公司联合邀请,赴荷兰驻留创作。
以下是《江夏然·看透屏幕时代》00讲音频和全部文字稿。
你好,我是江夏然,欢迎来到我的专栏《看透·屏幕时代》。平时呢,我们一看到艺术品拍出天价,一聊到艺术家的历史伟大,你都会听到很多类似的表达:因为,谁谁谁记录了时代精神、哪哪个流派反映了时代精神、这件杰作又代表了时代精神,所以,艺术品是无价之宝啊。哎呀,这“时代精神”四个字啊,已然成了艺术史价值评判体系的铁律啊。这事,你得去问黑格尔,可是,要真把他请来啊,大概会听到这样的话:“我把宇宙万物的本质啊,叫做“绝对精神”。这“绝对精神”在一每个时代的具体显现呢,就叫“时代精神”。那艺术家是干嘛的呢?就是用主观的作品去反映这个客观的时代精神嘛。”天呐,这听起来,是不是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什么时代精神、又绝对精神的,实在是太虚、太抽象了。客观世界里真的飘着一股叫绝对精神的东西吗?没有嘛。拽这几个大词,只能事后诸葛、的聊聊天,要想事前预判、动手做事那可就不行了。艺术家、艺术品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历史筛选、和时间的淘汰。我们要看到趋势、抓住时代,主动出击。呵,说说容易,可我们到底有什么方法,该怎么做呢?我的答案,凝结在另一个以时代作为前缀的大词里,那就是“时代之眼”。嗯?你一听,这不是一样含糊不清吗?不,不然。时代之眼有明确的着眼点,能带我们看清、看透、看穿自己的时代。The period eye,“时代之眼”是英国的著名艺术史学者巴克森德尔突提出的理念。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我们在解读艺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回到艺术家创作的那个当时当地,还原到那个历史现场,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作品。用巴克森德尔的话说,就是先造一个“时代之眼”。用这双时代之眼,设身处地的去看看、那时的社会有什么剧变?他认为,哪怕是小到颜料管子、小到画笔的形状变化有了什么迭代?都有可能改变艺术家创作的方向,甚至是创生出新的艺术风格、新的艺术流派来。这双看透艺术史的“时代之眼”,不止能鉴赏啊,我们把它反过来用,就可以赋能创作啦。那你要说了,大时代、大趋势纷繁复杂,我要看哪呀?信息量大到爆炸啊,看什么都看不清,算了、还是随处飘荡、随遇而安吧。那么,我们透过这“时代之眼”看哪呢?紧紧的盯住这两个地方:第一,技术;第二,观念。看艺术家个人生平啊,出身什么阶级啊、童年如何天才啊、前后几个情人啊、家道怎么中落啊、晚年如何内省啊、死了才出名啊……然后,很多人就拿着艺术家传记开始解读作品,这么搞、动不动就把艺术品赏析,弄成了一场心理咨询。这种办法,对解释极个别艺术家还是管点用的,但是、面对艺术史就完全无力了。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总是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那就是“技术”。我们很容易把“技术”和“艺术”对立起来,不少人认为技术是没有灵魂的机械,而艺术是人心、人性的袒露。所以,导致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都忽略的技术的力量。可是,如果没有了“炼铜技术”,怎么打磨岩石,哪来的古埃及金字塔呢?如果没有了“油彩”的发明,哪来达芬奇的晕涂法、哪来伦勃朗的厚涂法呢?如果没有了“玻璃透镜”、没有了“小孔成像”,哪来的北方文艺复兴、哪来的弗兰德斯画家那高超的再现能力呢?别说,没了“油彩”和“小孔成像”,就算只是没了“透视法”的发明,西方绘画那一直引以为傲超写实的逼真画面,都不可能。如果没有了“摄影术”、没有了“光科学”、甚至哪怕是没有了“锡管颜料”,又哪来的印象派呢?以上这些,都是艺术史的例子,我们跳出艺术史,我来给你举个材料科学的例子吧。我们都瞧不起“塑料”对吧,劣质、单薄、浅薄,和历史底蕴、艺术气息,半毛钱关系没有。但是,对不起,我必须得说、如果没有了“塑料”,我们的视觉艺术、视觉文化最少要倒退上百年。以前的摄影底片都是玻璃做的,特别笨重,重到什么层度呢?每次出门拍几张照片,底片都得找人雇马来驮、才能搬的动。是伊士曼,用塑料做成底片,并且发明了柯达相机,才让普普通通人们能够奔着跳着去海滩拍照。其实,我们人类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快速的滚筒跑马灯,就能播出连续的影像。可是,就圆筒做的再大,也是一瞬间就播完了,怎么办呢?是透明的塑料胶片,让影像能够像同心圆一样卷在一起呀,不仅故事长了,而且透光,这就能将影像在黑屋子里投射到巨大,让许许多多的人可以同时观看。不仅如此,在塑料发明以前,连黑胶唱片都不可能,连听觉文化都得倒退大几十年。说到这里,我看到技术是艺术创新的基础,一代代艺术家都对新技术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是新手法、是新风格、亦或是是新媒介。那么,我们时代视觉文化的新技术是什么呢?是屏幕。最近很火的NFT艺术品,不就是基于屏幕媒介的艺术创作。今天,无论你是不是用屏幕直接创作,你都绕不过去、每个艺术家的艺术都必须回应屏幕这个技术存在。好,说完了技术。其次说,我们用“时代之眼”紧紧盯住的第二个地方,观念。许多创作者会认为,艺术嘛、说到底还是感性情绪、风格形式、和出神入化的手艺嘛,观念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观念常常只不过是创作的理由吧?就像,毕加索画情人和藤椅,都大差不差,因为他只是想画立体主义风格而已;而马蒂斯画老婆和苹果,也都没大所谓,他只是想画野兽派风格而已。艺术家的解释?艺术品的物料价值?还是,拍卖师的叫价?都不是。艺术品的影响力从哪来?从你的作品代言的那个“观念共同体”中来啊。这个观念共同体越强大、与你的共振越强大,作品的影响力也就越强大啊。如果没有古埃及法老们的“死亡崇拜”的观念,哪来的“埃及墓葬艺术”呢?如果没有古希腊人“奥林匹克”和“供养人”的观念,哪来的轻盈、动感、个性化的大理石雕像呢?如果没有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的观念,或没有教会传播教义的需求,又哪来的为了“图像传道”,而逼出来的程式化拜占庭艺术呢?以上这些,都是美术的例子,我们跳出美术史,我来给你举个波及整个文艺领域的例子吧。弗洛伊德的思想、改变了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观念,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将欲望解放了!弗洛伊德的观念,首先作用在了艺术领域。当代的绘画、摄影、乃至于电影、音乐,还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都充斥着一个的主题:“本能欲望的奔流”。弗洛伊德的观念之后,文艺作品也彻底的变了。欲望从以前的众人鄙夷,变成了天经地义,甚至变成了值得追逐、值得赞颂的东西。因为,欲望不再是原罪、不再是道德败坏、不再是魔鬼的化身了,而是我们自己最内里、最真实人性,是我们自己不能否认、不能抹杀的原始生命力。今天,在欲望和理性角逐时,反而是压抑欲望的理性,显得太机械、太冷漠、待见的人、少了;今天,在欲望和道德的交战中,反而是打压欲望的道德,显得很伪善、很教条、当真的人、少了。弗洛伊德之前,欲望是人生意义的两大难题之一:如何面对死亡和欲望。而弗洛伊德的观念,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取消了这个问题,问的必要都没有了:既然,欲望并不可耻、欲望是正当的,那也没什么好去“超越欲望”了,享受就好了嘛。只有文艺界如此吗?不,日常生活里也里也如此嘛。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在公共场合谈论自己的欲望。“吃货”、“颜控”,把男人叫成为肉,还分新鲜不新鲜叫“鲜肉”,给女人打分,还分及格不及格,“90分美女”、“10分丑女”,居然,“资深绿茶”和“妖艳贱货”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里,还成了褒义词、成了对女人的夸赞。在公众话语里,“性”已经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了,这在弗洛伊德之前是难以想象的。说到这里,观念还是学者才关心的东西吗?观念还是虚头巴脑、虚无渺茫的东西吗?不是了,你非常清晰的看到了观念的力量。所以,海涅才会对我们发出那句振聋发聩的警告啊:“不要低估观念的力量,教授的平静书斋里生长出的哲学观念,能够摧毁一种文明”。是啊。人类大脑里产生的抽象观念,是能够毁灭具象的、现实世界的。人类历史就是一系列观念的流变的历史。新的观念、从旧的观念里破壳出来,知识分子、艺术家为新观念找到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呢?去回应自己的时代、改变自己的时代。当你欣赏艺术、创作艺术时,为了不迷路,你要时刻擦亮我们的“时代之眼”。紧紧盯着两个地方看,一、是科创技术的进化,二、是思想观念的演化。是的,我作为特邀专栏作者,我这个专栏的责任就是带你开启时代之眼,带你看透时代、帮你剖析创作主题、给你做一个观念的武器库。那说到这,你要问了。我们要如何将在时代之眼里所看到的东西,融化到自己的作品里呢?或者说,如何将在我课程中学到的思想观念,转译成艺术创作呢?送你一个极简小窍门:请你时刻带着观念、效果、图像、材料,这4个视点来收听课程内容,这样对你的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讲《童年的消逝》时,童年的消逝、就是一个观念;消失消逝、就是一种效果;而各个时代童年处境、就是一连串的图像;玩具和印刷机就是一种有质感的材料。挂着这4个视角,然后围绕着关键词开启你的想象力,你就能很容易能把我们对时代的思考,消化成你自己的作品了。当然,艺术创作、法无定法,相信你还有很多自己的诀窍啦。
(三)点亮你的时代之眼
该结尾啦,还是回到我们的初衷上来吧:我们的专栏,为你开启时代之眼,用思想赋能你的创作,把观念装进你的作品里传递出去。
是啊,我们活在这个急剧转型的时代里,万万不要屏蔽了我们的时代,万万不要辜负了我们的时代啊。加入课程,一起点亮我们的时代之眼吧。1. 这个课程是你屏幕时代的创作百宝箱。助你从屏幕“驯化者”转变为“掌控者”,学会借用屏幕的力量放大你表达、和创作的价值。2. 我们每天都被大大小小的屏幕包围着,江夏然老师会带你从屏幕的角度,深刻剖析我们思维和行为、人性和时代的巨变。3. 江夏然老师拥有广博的阅读量,他将带你认识十几位思想家,为你融合解读几十本经典著作。而且,他擅长把高深的理论给掰开揉碎了,用最明白的话给你讲通透。4. 江夏然老师很擅长“口语化的写作”和表达,他的每一讲都有能让你听着大笑、想着大悟的生动的案例,让你听课,就像是和一位幽默的老朋友在谈天说地,天天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