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分子医学在精准抗癌中大有可为

“建设健康中国,中国就得有自己的药,尤其是性命攸关的抗癌药。如何精准地杀掉有害细胞,分子医学在精准抗癌中起到重要作用。”6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谭蔚泓在首届“长三角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上做“分子医学助力健康中国”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

谭蔚泓提到,“新冠疫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危害,从暴发至今,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7850万,死亡超过385万。新冠的发生更加表明了'健康中国’的重要性和艰难性。虽然目前中国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谭蔚泓认为,我国健康和医疗状况不容乐观。

2018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在我国,每一分钟就有超过5人死于癌症。病人大部分死于化疗后产生的副作用,很重要的原因是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破坏了其他细胞。

“而分子医学就是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理,在分子水平上早期和精准诊断疾病、有效治疗疾病,并且还要在分子水平上预防疾病。对解决我国医疗健康问题发挥重要作用。”谭蔚泓认为。

那么如何寻找一种分子,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呢?

“我们可以用核酸适体更灵敏地检测到在我们的血液样本里面有没有这些癌症的细胞。核酸适体,这是一个分子医学里面所需要的非常好的一个探针。”谭蔚泓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抗癌治疗过程中,要在分子层面找准癌症位置,然后用核酸适体精准地寻找癌细胞并准确地把药物打到癌细胞上,这样既能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还能降低毒副作用。

当下,分子医学在医院已经有了很多应用,如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等。谭蔚泓认为,“目前分子医学最大的可行性在于基因测序,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找到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修补,大大降低了遗传病的发生。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是通过精准分子合成再加上智能分子网络设计,来实现对任何一种生物的操作”。

责编:邱越

主编:寇晓雯

校对:齐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