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中暑,别忽视了这一点

这几天老被“非洲兄弟在中国中暑”刷屏啦。其实,非洲兄弟皮肤颜色深,更容易吸收阳光的热量,中暑也不奇怪啦。不过这样也的确从某种角度证明,咱们这个夏天有多热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高温、高湿或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人体调控体温的机制就有可能失灵,导致“中暑”。

关于“中暑”,有一点大家容易忽视,那就是: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中暑!

孩子比成人更容易中暑的原因
  • 儿童体温调节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患暑热症。

  •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单位体重对应了更大的体表面积。这意味着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儿童更容易从外界吸取热量。

  • 运动时,儿童每单位体重要比成人多产生20%~25%的热量。

  • 和成人相比,有些孩子对口渴不那么敏感,这常常让他们忘记及时喝水。

何谓中暑?

老百姓概念里的“中暑”,在医学上对应的名称是“暑热症”。

暑热症的范围很广,严重程度从轻到重分别是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 热痉挛是轻度“中暑”,炎热天气剧烈运动时出现肌肉疼痛收缩,体温正常伴出汗,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热衰竭是中度“中暑”,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无力等,体温可以升高至39℃以上;

  • 热射病是严重“中暑”,极高热体温超过41℃,意识模糊、烦躁不安、抽搐发作、昏迷、呼吸和/或循环衰竭,可危及生命。

在前几天一则让人震惊的新闻“山东一名产妇坐月子中暑死亡”里,那位不幸的新妈妈就是因大热天不开空调不开电扇,长袖长裤盖被子还要“厚一点”。这位产妇就属于最严重中暑类型——热射病。

一般情况下,严重到危及生命的情况很少,大部分还是轻症的暑热症。但对孩子来说,因为中暑危及生命的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晓的原因就是:家长把孩子忘在封闭的车里,自己离开了!

烈日下封闭的汽车内温度升得很快。例如在35℃气温时,只要20分钟,车内温度就可升至48℃,40分钟后则可升至65℃。这么高的温度,如果不及时将孩子救出,必死无疑。

药物对预防宝宝中暑有效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没有什么药物可以预防中暑。小孩也好,大人也罢,不建议常备和服用所谓的“防暑药”。

就拿老百姓心目中的“防暑神药”藿香正气水来说,成分中含有40%~50%的酒精,可以引起婴幼儿酒精中毒。

如果还同时服用了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相互作用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即面部潮红、结膜充血、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 比如每年夏天这样的新闻也是时有耳闻,大人尚且中招,何况孩子呢?

(新闻来自《楚天都市报》)

另外,由于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和一般的感冒发热不同,退热药对中暑引发的高热是无效的。

如果怀疑孩子中暑引发高热,请不要自行给孩子服退热药,有疑问应及时送医或尽快咨询儿科医生。

虽然没有药物可以防暑,但我们可以这样做来预防孩子中暑:

  • 给孩子少穿点儿、注意遮阴

  • 避免让孩子长时间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

  • 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尤其在运动时)

这三个要点做到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中暑了。

宝宝万一发生中暑情况如何应对?

首先,将患儿移至凉爽的环境中,给他补充足够的水分。

不同严重程度的暑热症处理有所不同,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轻度“中暑”

喝水、淡盐水或电解质溶液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保证休息,密切观察孩子的状况,等待恢复。

中度“中暑”

脱下孩子的衣服,可以用凉水浸湿毛巾全身擦浴。按摩他的手臂、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以便帮助恢复循环。若处理后情况无改善,应及时就医。

严重“中暑”

应紧急就医,若出现危重状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需要尽快就医的情况:

中重度的中暑都需要到医院。医生有时会给孩子输液以补充液体,并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医生妈妈写在后面

虽然已在前文中提过,但我还是想再次强调一次,对家长而言,最严重的过失是大热天把孩子忘在封闭的车里!

可每一年,甚至不用到夏天,就会陆陆续续发生这样的惨痛事件。

幸运的孩子,被路人发现,被交警救出;不幸的孩子,就此夭折,小小的生命还未绽放就要为成人的过失买单……

这不是什么简单的“中暑”,而是事故啊!

国际儿童安全组织推荐“ACT”以减少儿童车内中暑死亡。

Avoid(避免)永远别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哪怕一分钟;

Create reminders(创建提醒)把你最需要的物品如钱包、手机、公文包放在孩子身边);

Take action(采取行动)如果你看到车内有单独的孩子,立即电话报警,或根据提示施救)。

下面这张海报,就提醒家长千万别把孩子忘在车里,以免悲剧发生。

愿每一个孩子都不要以这种方式“中暑”,愿每一位宝贝都凉爽度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