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读书会:第一本精神分析书籍弗洛伊德《日常心理分析》总结

第一次读书会总结:
不管是遗忘,还是遮蔽性记忆,都是个人情结的体现,心理咨询探究的是其中的压抑情绪以及心理学意义。当我们通过自由联想回忆遗忘的记忆,也是在直面痛苦,而情结也将随着直面而解开。
第二次读书会总结:
语误,读误和笔误,里面除了体现个人情结,也体现了由多个个人组在一起形成的集体情结。
比如,作者将“无私”写成“自私”,编辑也没审核出这个问题,那就说明作者和编辑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都是“自私”的,这样就有了集体无意识的链接。
第三次读书会总结:
重点讨论了俄狄浦斯情结:弑父娶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男孩容易和父亲原型形成竞争关系,女孩则容易和母亲原型形成竞争关系,导致同性之间的人际关系的紧张。
在小时候,一般小男孩和小女孩都会说,要跟妈妈(或者姐姐)结婚,要和爸爸(或者哥哥)结婚,这个就是俄狄浦斯期。这个时期受阻,那么以后一辈子都会停在这个情结里。
第四次读书会总结:
重点讨论了无意识和暗示的关系,如果无意识没有准备接受暗示,那暗示就不会起作用;如果无意识准备好接受暗示,那么暗示才会起作用。
所以通常人们强调的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时有用,有时没用,都取决于无意识。
第五次读书会总结:
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读完了弗洛伊德的《日常心理分析》,大家对自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失误言语,行为等背后的潜意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今晚着重讨论了“迷信”,什么叫做迷信?如何去解释被社会大众定义为“迷信”的言行举止?这个背后有个人无意识的觉察和投射,也有个人与集体无意识的链接。
下周开启第二本新书《精神分析引论》的阅读和讨论,继续欢迎大家加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