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奇案:新房床下有人 窃贼还是情夫 妓女假扮新妇 揭露幕后真相

正德年间,孝丰县的富民章国钦娶妻,妻子司马氏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两家有权有势,婚事办得声势浩大,迎亲的队伍多达百余人,送嫁妆的80余人,再加上送亲的男女,两家合计不下两百余人。

章家婚礼大闹三天,院内院外灯火通明,护院家丁往来巡逻,可以说既热闹又有序,按理说不应该出现什么问题。

却没想到在第四天,新郎新娘准备回门的时候,忽然从新房中走出来一个人,衣衫褴褛,面如土灰,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好像几天没有吃饭似的。

章家家丁齐齐上前揪住此人,以为是窃贼,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暴打,直到章国钦赶到,家丁和奴仆们才住了手。

新房内出来一个人,本就十分让人疑惑,章国钦怀疑该人与新妇有异样的关系。但看此人,一脸猥琐,身着破烂,而新妇是官宦人家女子,花容月貌,按理说两人也不可能看对眼啊。毕竟是从新房里出来的,再多的疑虑也不能够打消。

这人说道,自己叫王小三,靠佣工为生,因看章家喜事办得热闹,人又多又杂,就想偷偷混进起,趁机偷窃点东西。没想到家里防备严密,一连几天竟不敢动作,更无从下手了。躲在房里三天,实在扛不住了,只得放弃了。王小三一再辩解自己根本不认识新妇,更谈不上有奸。

既然与新妇没有关系,章国钦也算是放下一颗心了。但偷窃不能毫不惩处,于是提出将其送交官府处置。

王小三一听,马上跪地哀求,自己没有得手不说,还遭到了一顿乱打,也算是罪有应得了,恳请章国钦放自己一马。

章国钦哪里肯听,不由分说地与奴仆一起将扭送到县衙,以盗窃事状告王小三,称是当场抓获。

闻知县接到诉状,当即提审王小三,却听王小三辩称道:我本是一名医药郎中,章国钦的妻子司马氏结婚前,脚上得了烂疮,请我去医治。我医治了半年多,伤口还未愈合,所以她让我随她到夫家,以便时常用药。我本不该在此时随行,但她欠我药费,所以我今天去到章家讨债。却不想章国钦纵奴将我殴打,还冤枉我是窃贼,将我扭送到县衙。

一旁的章国钦也是傻了,他万没想到,王小三竟是医生,所讲的事情也是有凭有据,毫无坑骗之处。司马氏得脚疮是在过门前,章国钦不知道是谁在医治,只是觉得欠药费一事委实奇怪:司马家也是大门大户,怎么可能欠药费不给呢?

确定了司马氏确实患过脚疮,闻知县又问道王小三司马家的情况。

却见王小三并不畏惧,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起来,连司马家的陪嫁物品、家中的奴仆使女,甚至连打造家具的工匠、金银首饰的细类、出嫁前母亲的嘱咐和司马家的亲戚朋友也就道头头是道,章国钦听得是连连点头称是。

王小三的一番供述,看起来是天衣无缝,有根有据的,但看他的言行举止又分明不像一个医生,在场人也一时难辨其中真假。

这时最好的办法是请司马氏到堂对质。但刚进门的新婚抛头露面到公堂,这对章家和司马家来说,无疑于奇耻大辱,更何况是与一个盗贼对质。

章国钦本以为捉住贼,却没想到被反咬一口,如今还要新妇到堂,委实憋屈。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章国钦左思右想,决定在衙门打通关节。

他打到刑房书吏黄子立,以30两银子为酬劳让他帮忙说服县太爷。

黄子立得到银子,立马找到县太爷,如此耳语了一番后,县太爷点头称是了。

次日,章国钦带着一名年轻的妇女,盛装乘轿来到堂上。

县太爷一拍响木,让妇女识辨眼前这男人。

新妇环顾左右,并不作答,却听跪在一旁的王小三说道:“素娥,我为你治病,你丈夫却诬陷我为窃贼,你说句公道话,我是不是窃贼?”

女子转头看了看王小三,仍是不说话,只听王小三还在“素娥、素娥”地喊个不停。

闻知县冷笑一声,让衙役将之上了大刑,让他从实招来,此时,王小三才知道自己受骗了。

原来,章国钦结婚那天,王小三趁人多混杂,偷偷潜入了新房,藏于床上,准备伺机行窃,却不想三天三夜,章家宾客满堂,无从下手。

当天夜里,新郎与新娘在床上夜话,新娘说起了自己脚疮,也谈到了自己的嫁妆和自家的亲戚。这些床第间的闲话被床底下的王小三听得个明明白白、仔仔细细。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下手的机会,王小三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实在耐不住饥饿,只得从床下爬了出来。

到了县衙,为了脱罪,王小三就将自己偷听到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讲出,使闻知县将信将疑,不得不要新娘到堂对质。

而章国钦为了不让新妇抛头露面,找到了黄子立,诡计多端的黄子立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去妓院找一名妓女来冒充新妇上堂。

王小三一直躲在床底,只听过新妇的声音,并未见过新妇的样貌,妓女在堂上一言不发,让他无法从声音上辨明真伪,以为能够叫出新娘的小名,就可以先发制人,却没想到这一计“狸猫换太子”之计恰恰让他暴露了自己。

王小三因偷窃无果,笞二十,交地方保甲严加管束。

古代的奇案,之所以为奇,就在于裁断案件时,多出奇谋,而不是一味地遵循着传统的办案方式。比如在今天的案件里,如县太爷非得新妇上堂,那可能不仅破不了案,还闹得两败俱伤,唯有王小三逃脱罪罚。正是有了书吏的奇谋,才让这桩案子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真相。

可见,做事做人必须得学会变通。

死背教条、墨守成规并不是解决所有事情唯一的方法,遇到不同的问题,还得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更便捷、更灵活的方式去处理。

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问题习惯于老方法,用经验去做事,直白一点说,这样的员工并不是有10年的经验,而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9年。

方法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并非能解决你遇到的所有问题,凡事要会举一反三,或者说在走不通的时候,改变一下现有的客观情况或主观情况,那么机遇或者说机会也会随改变出现转机,令情况发生好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