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青田石及其未来

清・黄士陵刻许镛自用青田石章

韩天衡工书法、国画、篆刻,与青田石渊源深厚,素来对青田石赞誉有加。还专门作文《石乡记取》描写与青田石的石缘和在侨乡逗留期间的有趣见闻……

韩天衡刻青田石章

对于青田石,我很痴迷。记得最初见到青田石的时候,是50余年前在上海去温州途中的“偶遇”。那个时候,交通还不是那么便利,要从上海去温州,首先要乘坐绿皮火车到金华,然后再乘坐长途汽车前往温州。而青田,是长途的休息站。一般到休息站的时候,我都会下车来。看到站边上的摊子,上面摆着各式的青田石,以及小雕件。售价都非常便宜,差不多在几毛钱到一块钱之间,你就可以买到一块好的印石。也是这样的路途,让我和青田石结缘。

青田石是一总称。其因产区、坑洞的有别而品类繁多,各呈风貌性情。最早艳名于世的灯光冻,其它若封门青、蓝花冻、五彩冻、酱油冻黄金耀等亦是个中佳品。青田佳品,品类数十,而其主调尚清、尚淡。即便是红、绿、蓝、紫、黄诸色,皆已退尽火气,决无火爆刺眼之弊。又青田石即便是其色大别,而磨出之石粉皆呈白色,此又迥别于它地之石。我素爱青田印石,先后入藏颇丰,兴来置诸石于画案亦苍亦翠,间赭间黛,或亦或紫,百面千态,和而不犯,同中有异,具雍容娴静之态,无取宠献媚之貌。我观石,石观我,我玩石,石玩我,两相知,两相依,不知昼去,不知老至,自有一种百看百回头的痴迷。

青田石被选用于主流治印,是青田石的石性所决定的。因其石质细腻,脆硬合适,随刀刻划能尽得笔意韵味,使用青田石能集篆与刻于一体,两个过程均完成于印家一人之手。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天然品质,渐渐托起了一个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在《西泠后四家印谱》中见印344方,青田石216方,占70%。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十分钟爱青田石,多用青田石治印。韩天衡对青田石极为推崇,他曾在《我所认识的青田石》一文中说:“以印材论,上品青田石本身即为艺术品,……毋论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受刀听命,最宜于宣泄刻家灵性,因此青田石是印人中最中意,最信赖的首选印石”。

吳子建刻青田石章四方

以印材论,上品的青田石本身既是艺术品,毋论其质地冻或非冻。石性皆清纯无滓,“坚刚清润”、“柔润脱砂”、最适于奏刀听命,最宜于渲泄刻家性灵,因此是印人最中意、信赖的首选印石,古来第一流印人无不乐于选用青田石奏刀,既是一大明证。此外,历来印人对它石中看不中用的批评反证了青田印材是其亲密的至友。

方介堪、謝光刻青田石章三方

石不能言最可人。吾尝喻之美人,如浣纱女西施。喻之丹青,青田若水墨,典雅修妍,一派清光,喻之香茗,青田石如雨前狮峰,青碧欲滴,芬芳扑面,回味无穷。青田石乃石中之翘楚,令刻家和藏家心旷神怡,是得一望二,嫌少欠多的尤物。以刻印出发,则吾唯倾心于青田。

就像上海在全国金融界的地位一样,青田石在印石界的地位与之相仿。

李新吾刻青田石印章

此外,历来印人对它石中看不中用的批评反证了青田印材是其亲密的至友。和寿山石一样,青田石现今也面临着产量枯萎的情况,因此,我认为青田可以转化思路,将石雕尤其是钮雕、薄意材质和篆刻三者合一,且打破用材的区域性,从广义上打造印石文化;作为石雕博物馆,也可通过“借展”来传播石雕印石文化。

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