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调目公式调钓法的解读
全调目公式作为调钓法的一种工具,不仅仅可以用来精确地确定钩饵初始的水下状态,还具备一些对垂钓来说非常有价值的用处。比如,判断一些说法的正误,解释一些垂钓中使人疑惑的现象或者规律,包括垂钓期间根据鱼口上下捋漂改变钓目时推断钩饵新的水下状态等等。
上一篇文中提到,“如果钩目不是1目,那么,还采用“调平水钓一两目”的调钓法,钩饵的水下状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下面首先来说说这个问题。
冬季我们经常见到老师傅钓鱼。老师傅年纪大了,眼睛多有老花。为了看清漂,所用漂尾径一般较粗。有的尾径粗至三四毫米。而所用鱼钩,因为主钓轻口小鲫鱼,多为小钩。这样的搭配,钩目极小,不会超过半目。就按半目来考虑,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按照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即B后状态的极简版全调目公式推论2,D=T+G,调目为0,钩目为0.5,如果钓目D=T+G=0+0.5=0.5目,那么,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只有上钩悬浮、两饵和下钩均到底了的B后状态。钓1目时是什么情况呢?钓1目是比钓B后状态更“顿”,到底的钩饵更多。所以两饵的悬浮系数还是0。按照全调目公式T=D+xE-yG,有0=1+0*E-y*0.5,得y=2。
两钩的到底系数y=2的意思就是,两个钩都到底了。前面已知两饵是到底的,所以在钩目为0.5目的情况下,调平水钓1目即钓两个钩目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钩饵全到底了。
由此得到双空钩半水调钓法的全调目公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推论:
推论3:D=T+2G时,即钓目等于调目加两个钩目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全到底。也就是广义的台钓中钓顿的极限。注意推论3中,没有饵目。也就是说,无论饵的大小,只要满足D=T+2G的条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确定的全到底。两子线均不受力。
这个推论也可以从全调目公式直接推出。钩饵全到底,所以两饵的悬浮系数x=0,两钩的到底系数y=2,代入全调目公式,得:
T=D+0*E-2G
T=D-2G
D=T+2G
调平水钓两目呢?多钓的1目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说,比调目加两个钩目已经钓到钩饵全到底的钓目还要多的目数的来源在哪里呢?根据“子线弯曲的顶漂作用分析”一文的结论,在台钓范围内,弯曲的子线不顶漂。根据全调目公式的适用范围可知,在钩饵全悬浮直至钩饵全到底的范围内,漂目的变化量是与钩饵的水下状态改变量严格地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可以断定,多出来的这1目的钓目,不是发生在钩饵全悬浮直至钩饵全到底的广义的台钓过程中。
再回头看看“子线弯曲的顶漂作用分析”一文,图5上面那一段。“更加清晰地说法是,如果短子线不是死死地绑紧在铅坠上,而是铅坠下连着一个可以自由方向转动的铁环,然后将子线绑在这个铁环上,在正常抛杆钩饵到底的情况下,子线可以自由地在铁环上转动一定角度而不必与铅坠发生直接的接触的话,子线过饱和弯曲的内力就只会使铅坠偏移,然后内力释放。不但不会顶漂,甚至会使漂目下降。”
这段分析的含义就是,如果铅坠下连着一个可以自由方向转动的铁环,在钩饵全到底之后,继续往上捋漂,其作用只是使已经全到底的钩饵的子线从顺延弯曲渐次变为躺底。而子线从顺延弯曲变为躺底这个过程中,子线都没有内力,就不会顶漂。不会顶漂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会使钓目增加。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往上捋漂只要不超过子线长度,漂目都不会发生变化。往上捋漂的作用只是使铅坠的位置从上钩饵垂直之上相距子线长度,变为居于上钩饵的平面一侧,相距还是子线长度。铅坠近底悬浮。如果往上捋漂超过子线长度,那么,铅坠逐渐到底,漂目陡然增加。
而实际垂钓中,子线是紧紧地绑在铅坠之下的八字环上的。在钩饵全到底之后,继续往上捋漂大半个子线长度的过程中,子线也是从顺延弯曲渐次变为躺底,不会顶漂,漂目不变。(这也是很多钓手疑惑的地方。以为是漂出了问题,以为是水底不平或者打偏了,以为是饵的雾化太快等等,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只是钓“过顿”了,子线都部分躺底了。同样的,在铅坠近底时往下捋漂大半个子线长度时,漂目也不会变化。往下捋漂的作用只是使近底的铅坠移位提升至钩饵的垂直上方。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捋漂大盲区”)。但是,当铅坠下降至近底时,八字环下一小段子线的弯曲就会超过饱和弯曲程度而顶漂。顶漂的意思就是,铅坠通过弯曲的一小段子线的弹性内力轻触底了。虽然铅坠八字环本身看上去并未触底,但是其一部分的重量是通过弯曲子线传至底面由底面承担了,就无需再让漂受浮力承担,所以漂目就会增加铅坠到底部分的压漂目数。
由此可见,钩目为0.5目时,调平水钓两目,比调目加两个钩目的钓目还要多的目数的来源找到了,就是有1目的铅坠重量通过铅坠之下的一小段过饱和弯曲的子线传至底面了,漂目就“升上去”这一目。此时,铅坠看上去近底悬浮,实质是一目重量到底。铅坠与钩饵在底面相距大半个子线长度。几乎相当于钓锁死铅坠的铅坠轻触底的跑铅,相对于台钓来说,已经是极顿了。
所以,不能迷信“调平水钓一两目”,对于想达到B后状态,要根据钩目来确定钓目。如果钓目大于调目加两个钩目,就是钓部分子线躺底了。
同时,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如果钩目过小,那么,很少的钓目变化就会引起钩饵水下状态巨大的变化。不但对后期捋漂微调钓组灵顿极为不利,连初始钩饵水下状态的判断和实现都相当困难。
上面分析了钩目过小的情况。作为对比,下面分析钩目过大的情况。
有些钓友觉得漂尾越细越灵,不但钓轻口鱼时喜欢用,到了夏季还痴迷用细尾漂。如果所用鱼钩稍大,则钩目也较大。这里以饵目E=3目,钩目G=4目为例。
如果要达到B后状态,有D=T+G,如果调4目,钓目则多至8目,明显不合适。即使调平水,钓目也多至4目。也比钓两目难分辨鱼口。
如果从只下饵到底状态通过往上捋漂变化为一悬一沉,即让下钩重量从悬浮变为到底,则漂目增加钩目即4目。这样多的目数变化,也为观漂造成困难。如果钩饵的水下状态改变较大,比如改变一个钩饵的状态,比如从一悬一沉变为全到底,则漂目也会改变钩目加饵目之多!这里的例子就多达7目。如果是从“灵”到“顿”,虽然钓目增加7目之多,钓手也能“办到”。但是若从“顿”到“灵”,在调目较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无漂可捋”的窘境。
也就是说,钩目(包括饵目)如果过大,则在后期捋漂微调钓组灵顿时,改变的钓目也过大。这也是上一篇中提及“钩目G和饵目E是钓目D变化的放大器”的原因。
因此,钩目在2目左右比较合适。就冬天钓轻口鱼来说,如果钩目达到2目,调平水钓钩目的两目,观漂清晰。而且下钩饵到底,下钩子线顺延弯曲,具备极佳适口性。而上饵也到底,但是上钩重量还悬浮。灵顿兼顾。即使是夏天钓巨物,也同样适用。
观察一下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即B后状态的极简版全调目公式即推论2:D=T+G。发现这个公式里没有饵目。也就是说,无论饵的大小,只要满足这个公式,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精确的B后状态。如果初始想钓顿,就可以只测钩目G,以公式D=T+G来实现B后状态。不必测饵目E。后期在一个钩目的范围内上下捋漂,在两个钩目重量的钩饵的悬浮与到底之间微调钓组灵顿。简单来说,在初始为只有上钩重量悬浮的B后状态时,可以通过往上捋漂使钓目增加一个钩目,使上钩重量变为到底从而钓全到底(即达到D=T+2G),也可以往下捋漂使钓目减少一个钩目,此时分三种情况。一是当饵比钩重时,使原来到底的上饵重量里,有钩重的部分变为悬浮,从而钓上钩饵轻触底。二是当钩饵一样重时,使原来到底的上饵全部变为悬浮,从而钓一悬一沉的A状态。(即达到E=G的D=T+E-G)。三是当饵比钩轻时,使原来到底的上饵和下钩饵里,有共钩重的部分变为悬浮。此时,两子线的水下状态就从B后的下钩子线顺延弯曲上钩子线垂直受力,变为两子线均垂直受力,适口性发生根本性改变。
下面以调4钓2为例,分析一下,不考虑钩目饵目的调钓,是完全无法判断钩饵的水下状态的。
冬天钓轻口鱼常用红虫饵。红虫极轻,钩上挂两三条红虫时,即使漂尾径较细,饵目也不到半目。两饵不到1目。所以调四目的话,最多钓不到3目。此时钩饵都是悬浮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就钓不到2目那么少。
即使饵目达到1目,调四钓二时,无需代入全调目公式,也可知是在钓钩饵全悬浮,而且钩饵的离底高度不可知。除非精确找底。
如果饵目为2目,钩目为1目,可以直观预判,下饵是到底的。所以x=1,代入全调目公式,来看看调四钓二时,钩饵的水下状态是什么。
4=2+1*2-y*1
得y=0。
y=0的意思就是,两钩没有一个到底,还都是悬浮着的。两钩饵里只有下饵重量是到底的。此时两子线均垂直受力。
然后增加饵重至5目,钩不变。直观判断出下钩饵到底了。
4=2+x*5-1*1
得x=3/5
x=3/5的意思就是,有3/5的饵重是悬浮的。也就是3目重量的上饵悬浮,还有2目的上饵和下钩饵到底,上钩重量也是悬浮。下钩子线顺延弯曲,上钩子线垂直受力。
饵目从2目增至5目,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钩饵的水下状态从只有下饵重量是到底且两子线均垂直受力变化为2目的上饵和下钩饵到底且下子线顺延弯曲。这个差异可以说是很明显的。从适口性来看也是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再增加钩重至5目,饵不变还是2目。直观判断出下饵到底了。
4=2+1*2-y*5
得y=0
与第一种情况一样。
由此得到双空钩半水调钓法的全调目公式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推论:
推论4:D=T-E时,即钓目等于调目减去一个饵目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只有下饵重量到底,其余钩饵悬浮的A前状态。也就是相对来说广义的台钓中钓灵的极限。
注意推论4中,没有钩目。也就是说,无论钩的大小,只要满足D=T-E的条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确定的下饵重量到底、其余钩饵悬浮的A前状态。两子线均垂直受力。对于底面酱层淤泥软厚或者浅草密布的垂钓环境,需要钓“悬浮之灵”的情形,上一篇里是以只有半个下饵到底为初始钩饵的水下状态的。为了适应实际垂钓中满足后期捋漂微调灵顿的需要,不妨以只有下饵到底的A前状态为初始钩饵的水下状态。
如果初始想钓灵,就可以只测饵目E,以公式D=T-E来实现A前状态。不必测钩目G。后期在一个饵目的范围内上下捋漂,在两个饵目重量的钩饵的悬浮与到底之间微调钓组灵顿。简单来说,在初始为只有下饵重量到底的A前状态时,可以通过往下捋漂使钓目减少一个饵目,使下饵重量变为悬浮从而钓全悬浮(即达到D=T-2E),也可以往上捋漂使钓目减少一个饵目,此时也分三种情况。一是当钩比饵重时,使原来悬浮的下钩重量里,有饵重的部分变为到底。此时下钩子线还是垂直受力,但是受力减少了饵重。二是当钩饵一样重时,使原来悬浮的的下钩全部变为到底,从而钓一悬一沉的A状态。(即达到E-G的D=T++E-G)。三是当钩比饵轻时,使原来悬浮的下钩和上钩饵里,有共饵重的部分变为到底。此时,两子线的水下状态就从A前的两子线均垂直受力变为下钩子线顺延弯曲上钩子线垂直受力,适口性也发生根本性改变。
这个推论也可以将x=1、y=0代入全调目公式直接推出。
之所以不用D=T-2E作为钓灵的极限,是因为台钓作为底钓技术,一般不钓全悬浮。
最后增加饵重至5目,钩目也增加至6目。直观判断出下钩饵到底了。
4=2+x*5-1*6
得x=8/5
x=8/5的意思就是,两饵里有8/5的饵重是悬浮的。这与前面直观判断的下钩饵到底矛盾。于是再假设只有下饵到底。即上饵是悬浮的。
4=2+1*5-y*6
得y=0.5
就是有半个下钩到底了。与假设的下饵到底不矛盾。钩饵的水下状态为:半个下钩重量和下饵是到底的,另半个下钩重量和上钩饵是悬浮的。两子线均垂直受力。
经过在相同调目和钓目即相同调钓目差情况下,不同钩饵的搭配引起的钩饵水下状态的极大差异,可以证实,仅靠调钓目差是无法确定钩饵的水下状态的。
由此也可以得出改变钩饵状态的几种途径。限于篇幅,就在下篇继续对全调目调钓法进行解读。
结论:
1、全调目公式的推论3:D=T+2G时,即钓目等于调目加两个钩目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全到底。也就是广义的台钓中钓顿的极限。注意推论3中,没有饵目。也就是说,无论饵的大小,只要满足D=T+2G的条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确定的全到底。两子线均不受力。
2、不能迷信“调平水钓一两目”。对于想达到B后状态,要根据钩目来确定钓目。如果钓目大于调目加两个钩目,就是钓部分子线躺底了。
3、如果钩目过小,那么,很少的钓目变化就会引起钩饵水下状态巨大的变化。不但对后期捋漂微调钓组灵顿极为不利,连初始钩饵水下状态的判断和实现都相当困难。
4、在钩饵全到底之后,继续往上捋漂大半个子线长度的过程中,子线从顺延弯曲渐次变为躺底,不会顶漂,漂目不变。这也是很多钓手疑惑的地方。同样地,在铅坠近底时往下捋漂大半个子线长度时,漂目也不会变化。往下捋漂的作用只是使近底的铅坠移位提升至钩饵的垂直上方。可以将这个过程称为“捋漂大盲区”。
5、钩目(包括饵目)如果过大,则在后期捋漂微调钓组灵顿时,改变的钓目也过大。因此,钩目在2目左右比较合适。就冬天钓轻口鱼来说,钩目如果达到2目,调平水钓钩目的两目,观漂清晰。而且下钩饵到底,下钩子线顺延弯曲,具备极佳适口性。而上饵也到底,但是上钩重量还悬浮。灵顿兼顾。即使是夏天钓巨物,也同样适用。
6、只有上钩重量悬浮即B后状态的极简版全调目公式:D=T+G。这个公式里没有饵目。也就是说,无论饵的大小,只要满足这个公式,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精确的B后状态。如果初始想钓顿,就可以只测钩目G,以公式D=T+G来实现B后状态。不必测饵目E。后期在一个钩目的范围内上下捋漂,在两个钩目重量的钩饵的悬浮与到底之间微调钓组灵顿。
7、推论4:D=T-E时,即钓目等于调目减去一个饵目时,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只有下饵重量到底,其余钩饵悬浮的A前状态。也就是相对来说广义的台钓中钓灵的极限。如果初始想钓灵,就可以只测饵目E,以公式D=T-E来实现A前状态。不必测钩目G。后期在一个饵目的范围内上下捋漂,在两个饵目重量的钩饵的悬浮与到底之间微调钓组灵顿。
8、经过在相同调目和钓目即相同调钓目差情况下,不同钩饵的搭配引起的钩饵水下状态的极大差异,可以证实,仅靠调钓目差是无法确定钩饵的水下状态的。(特别说明,很多知名大师,还在孜孜以求地宣讲调x目钓y目钩饵的水下状态就是什么什么。相当于他们在解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时,却只有一个式子,然后他们却信誓旦旦地宣称x和y分别等于什么什么,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请原谅我没忍住,颇失严谨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