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记忆
陈子才
(2014年11月21日)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中国到处都处于饥饿之中。1961年冬,我从上海返回新疆,中途因故滞留兰州,有几件事令人难忘。
在火车上,我看见一个衣着破旧的男孩子从一个男子手中抢了一个面包,他并不逃跑,而是俯臥在走廊的地板上,啃食这只面包。待到吃完之后,他站起来抹了一下嘴巴,对那个男人说了一声:“谢谢!”
在兰州一家饭店里,我坐在桌旁吃饭,对面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服务员给他端来一盘馒头,放在桌上,对他说了一句:“同志,你的馒头,请留心!”,那个人回答一句:“知道了。”语音刚落,在一旁站立的一个靑年人将头上的鸭舌帽取下,扣在那盘馒头上,双手一巻就跑掉了,那盘馒头有八只,只剩下三只。
我在兰州街上,见一个人拉着一车玉米馍,他在前面拉车,有人从后面拿了几个。有人高喊:“有人拿你的馍啦!”,拉车的人放下车去追拿他馍的人,等他返回,一车玉米馍已被大家抢光.....
在新疆吐鲁番临时火车站食堂里,我就餐时买了一碗粉条湯。放下碗,去拿筷子。当我返回时,一个流浪汉端起那只碗将湯喝光。见他可怜,我无语。静思此事,如果那个人不是饥饿难忍,也不致于那样做啊。
如今,中国丰衣足食,大家吃得好了,餐桌上的浪费十分惊人。记得有位校友对我说,当他们返回新疆,有人为他们接风,一顿饭吃了七千元。总共三、四个人,肯定剩下不少啊。
艰难岁月,饥饿记忆。书之笔端,为了不忘过去,也为了提醒自己和世人,粮食珍贵,切莫浪费。朱子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应记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作者系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退休干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