獠牙狰狞 神威凛然——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出土獠牙神面玉牌饰赏析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2018年度发掘中,从编号M149的长方形土坑墓中出土了一件玉牌饰,编号M149:1。该玉牌饰呈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多黄色和褐色玉沁。外形略呈方形,片状,残宽7.9、高4.7、厚0.3厘米。整体造型颇为精致。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平面上雕刻的纹样,人面形象,眉眼耳鼻口,五官皆备,却在嘴部突出表现上下两对獠牙,显得狰狞而神秘。

▲ 图一 孙家岗遗址出土玉獠牙神面牌饰(M149:1)

▲ 图二 孙家岗遗址出土獠牙神面牌饰(M149:1)线图

人面两侧耳下有穿孔耳环,顶上有冠,冠檐长伸飞卷。但一侧冠檐有残缺,残断处重新打磨并斜向钻孔。玉牌前后两面的纹样完全一致,并可对应,区别在于一面为减地阳纹,显得立体厚重,另一面为阴刻,显简洁凝练。另外玉牌顶、底两面皆平,顶面正中有钻孔,底面则见有三个钻孔。

这种在人面口中突出獠牙,实为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群中典型的神面形象,可称之为“獠牙神面”。肖家屋脊文化是公元前2000年前后分布于长江中游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其核心在湖北汉东地区。汉东石家河遗址群中肖家屋脊遗址和谭家岭遗址中,以往便出土过造型纹样与孙家岗遗址M149:1玉牌饰类同的玉器。

▲ 图三 谭家岭遗址出土獠牙神面造型玉器(W9:7)

▲ 图四 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獠牙神面造型玉器(W6:32)

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群中是有玉人造型的,例如谭家岭遗址W8:2玉人头像,湖南常德石门县也曾采集到一件肖家屋脊文化的玉人头像。与玉人形象相比,神像最显眼的便是从其口中上下伸出的两对尖利獠牙,是最能凸显其神性的面部特征。

▲ 图五 谭家岭遗址出土玉人头像(W8:2)

▲ 图六 湖南常德石门采集玉人头像

以獠牙来表现神性,是我国史前艺术造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王仁湘先生《武装到牙齿的史前众神》一文对此有系统梳理与精彩论述,并引用郭静云先生史前野猪崇拜相关论述,认为这种獠牙形象最早取材于野猪之獠牙。

在人面造型中添加獠牙,就是赋人以神性,使人升格为神。目前所见最早的獠牙神人形象见于东北兴隆洼文化。像内蒙赤峰地区白音长汗遗址AT27②:7,以叶蜡石磨制雕琢的人面像上,以贝壳在其口部镶嵌出上下两对獠牙,整体造型虽然简单古拙,但狰狞之意尽显。辽宁阜新塔尺营子遗址最近新出土一件石器也见有类似形象的雕刻纹样。兴隆洼文化这些獠牙神面形象的时代大约在距今7500年前后,比肖家屋脊文化獠牙神面形象在时间上早了3000多年,空间上,两地也相距数千公里,所以我们当然不能毫无根据的穿越时空,将两者直接关联起来。但不同时空,相似的獠牙神面,却体现出我国史前时代以獠牙凸显神性,呈现神格这种艺术手法与相应观念的渊源之深、流布之广。

▲ 图七 白音长汗遗址出土兴隆洼文化獠牙神面(AT27②:7)

▲ 图八 塔尺营子遗址兴隆洼文化石器上的獠牙神面

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獠牙形象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高庙文化的白陶之上,但都是兽面。这些獠牙兽面常有翼,有的直接被托载于鸟翼之上,显然也是具有神性的神兽。史前白陶上的獠牙神兽造型自成体系,其图案早期具像,后来逐渐抽象几何化,到距今6500年前后的汤家岗文化时,若不和早期相联系,就已经难得辨认了。所以孙家岗遗址M149:1玉牌饰上的獠牙神面形象与白陶上的獠牙神兽形象恐怕也不能直接关联。

▲ 图九 高庙文化白陶上的獠牙神兽纹

▲ 图十 高庙文化白陶上的獠牙神兽纹

▲ 图十一 汤家岗文化陶盘上抽象几何化的獠牙神兽纹(M98:1)

白陶之后,类似的獠牙形象便主要见于玉器。安徽巢湖一带距今5600年前后凌家滩文化的玉器群中,见有1件獠牙兽造型玉器,其身如龙,盘圈成环状,其背有鳞(或是羽?),其顶有翎,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被赋予了神性的神兽形象,考古报告中便直接称其为玉龙。凌家滩玉器群也见有很多玉人,其造型皆双臂上屈,捧于胸前,呈恭敬事神状,显然不具备神性。

▲ 图十二 凌家滩遗址带獠牙龙形玉器(98M16:2)

▲ 图十三 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98M29:14)

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化,其玉器上常见有良渚文化标识性的“神徽”图案,该图案为一头戴羽冠之人骑于一大眼利爪的獠牙神兽之上,人与神兽共显于同一图案之中。这图案中的人像,常被称为良渚神王,最能凸显其神格的,就是其身下的獠牙神兽。

▲ 图十四 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神徽”

从这一脉络来看,肖家屋脊文化之时,似乎是神人直接吞噬了獠牙神兽的神格,凸显神性、呈现神格的獠牙直接从神人口中生出,遂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孙家岗遗址M149:1玉牌饰上的獠牙神面形象。

獠牙之外,孙家岗遗址出土这件獠牙神面玉牌饰上最能体现其神性特征的还有神像顶上的冠。此冠有上下两层,下层冠檐长伸并向上勾卷,其造型明显区别于肖家屋脊文化玉人头像上的冠,更显华贵神秘。

这种神冠造型的寓意,我们可以从肖家屋脊文化另一类玉器,玉兽面牌饰上来寻找线索。例如谭家岭W9:52,其主体造型就是獠牙神面之上的神冠。这种玉兽面牌饰也是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中一种典型器类,谭家岭遗址,六合遗址、肖家屋脊遗址等出土有多件。其中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的一件同类器显示出其原始简朴形态,整体造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山东大汶口文化陶缸上那些驮着太阳飞过山巅的神鸟形象。所以獠牙神面牌饰上这种上下双层,长檐勾卷的造型很可能与飞鸟相关,或可称之为“飞鸟神冠”。这倒是让人想起白陶上那些獠牙神兽,都是自带飞翼,或被驮载于神鸟羽翼之上的。

▲ 图十五 谭家岭遗址出土玉神面牌饰(W9:52)

▲ 图十六 肖家屋脊遗址出土玉神面牌饰

▲ 图十七 大汶口文化陶缸上的“飞鸟”刻纹

(1、陵阳河遗址采集;2、尉迟寺遗址M215;3、大朱家村遗址M04;4、大朱家村遗址采集)

长檐勾卷的飞鸟神冠,狰狞外露的上下两对獠牙,再加上减地阳纹琢玉工艺所呈现出的立体与厚重,使孙家岗遗址出土这件獠牙神面牌饰整体给人一种神秘古朴、神威凛然之感。

(本文来自:“湖南考古” ,作者:赵亚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