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天国的上帝信仰最终全面崩塌,前文提到的太平军在部队中宣传宗教思想的三大法宝(定期举行宗教仪式、读天书、讲道理)逐渐不灵了。由于战事吃紧,举行宗教仪式、读天书、讲道理都不再具备规律性和计划性之可能。加上精通拜上帝教教义老兵的折损,幸存下来的长官们,出于自身对教义理解的局限,能讲的都是些旧调重弹、反复再三的“老道理”。由于没有新鲜内容的注入,讲道理只能是流于形式,从而失去了原来那般极具征服性的说服力与吸引力。而新编入伍的中下级军官因尚未接受过系统的上帝教教义培训,其自身对上帝也是一知半解,那么他又如何能够胜任为下属“读天书”、“讲道理”这般正式严肃的思想教育工作呢?军心不稳、士气低落,这都与天国的信仰危机有着直接关系。咸丰十一年(1861年)冬,一名士兵在浙江秀水某饭馆对众人诉苦说:“长毛做不得,不如行乞。我从头子在杭打仗一月矣,不曾吃得一顿饱饭,至今日得果腹,且又死生不测”——这种负面情绪可以说在当时太平军新兵中颇具代表性。另外,太平军兵源结构的改变(或者说是兵源籍贯的比例转化)也可以视为其战力衰退的一个重要因素。太平天国起事之初,其兵源大多为来自广西的山民、烧炭工,两湖的纤夫、矿工,以及长期参加土客械斗的客家贫民,这些出身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本就骁勇好斗、勇往直前。(通俗地说就是“无产阶级是比任何阶级都富于革命性”)但当太平天国主要活动范围转移到了富庶的江南地区后,由于此处文风繁盛、商业气息浓厚,士民柔弱且狡黠,自然不是招收兵源的理想地区。随着延绵的战事对能征善战、信仰坚定之老兵的持续消耗,而大量补充入伍的尽是贪生怕死、思想薄弱还善打小算盘,出工不出力的江南士人,这太平军的后期战力可想而知!
太平天国主要控制区域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封爵太滥,逐渐形成了李秀成、李世贤、陈玉成、陈坤书等等诸王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些王爷们为了扩充势力、抢占地盘必须迅速拉起队伍,硬撑场面。如此一来,对于兵源招募的政治审查即大开绿灯、来者不拒。就这样,大批流民饥汉、地痞无赖、土匪山贼甚至投诚的清军纷纷混入了革命队伍。从账面上看,太平军的人数在“滚雪球”般地增长,可战斗力却出现了“雪崩”式地下滑。如1861年包村(属浙江诸暨)一役,数十万太平军围攻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寨,结果历时八个月,损兵折将数万人才将其攻陷;1862年天京城下雨花台之战,李秀成亲率大军号称六十万(虚数,实际为二三十万规模)被饱受瘟疫折磨的不足一万湘军挡在了战壕之外,双方经四十余日激战,李秀成始终无法突破湘军对天京的包围,最后只得灰溜溜地撤军。正因为领导者的失察或疏忽,导致大量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之辈溜进了革命队伍。据护王陈坤书所部一本残存的名册显示,在记有年龄、籍贯、入营时间与地点的三百七十人中,无一人参加过金田起义或是两广籍贯(即非“老兄弟”),75%以上的官兵系1860年至1863年间参军(即金田起义十年后),且以安徽、苏南人居多。这些新入伍者主要由倒戈或被俘的清军、各式各样的游民组成。桀骜不驯,散漫成性,太平军中强暴民女、残杀百姓的事件大多系其所为。而一些统兵将领忙于征战,疏于军队思想改造工作,对部下约束不力,甚至本人带头以身试法,导致太平军军纪愈加松弛,局面濒临失控。
影视资料来源:陈嘉上导演,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投名状》
这些打着太平军旗号的"投机分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不仅进一步败坏了太平天国的名声,还使军队纪律日益废弛,一些部队已与土匪无异。南京文人李圭被太平军裹挟后,随之向江苏丹阳、金坛进发。他对沿途所见如是描述:“…杀戮之惨,蹂躏之酷,无日无之,笔难尽述,姑略言以见其概焉:其被掳之强壮者,以白刃逼令居前队,当矢石,无论矣;弱者存活,十不二三,余则或乱枪戮死,乱刀砍死,或带活剖腹摘取心肝,或系首于树,积薪胯下焚灼;若火枪击死,怪力杀死,犹死之善者(当场咽气还算好运,就怕生不如死)。妇女貌陋者亦多死。美者至沿路逼淫,力拒惨死者十之六七;或带至贼馆充'贞人’(太平天国对女官的称谓,但此处当为“慰安妇”解),少违意,使众贼轮奸,至惫极而后杀之(先奸后杀,毫无人性)。”
李圭(1842年-1903年),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中国近代邮政倡导者之一。
不过李圭也泾渭分明地强调上述暴行并非太平军(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之)两广老兄弟所为“但如行此类事者,大抵以湘、鄂、皖、赣等籍人,先充官军或流氓地痞裹附于贼,或战败而降贼军,积资得为老兄弟者居多。其真正粤贼,则反觉慈祥恺悌,转不若是其残忍也。”最后李圭还(非常有良心地)不忘点评一下清军:“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掳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属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也不敢言也。”——可见彼时的清军也并非“正义王师”,与军纪败坏、无恶不作的太平军正可谓棋逢对手、半斤八两!上帝信仰的崩塌、组织成分的混乱、两广老兄弟的消亡,其结果便是当年那支从金田村走出,胸怀建设“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之理想的革命队伍,如今已然蜕变为两眼空洞、双耳不断回响着七字真言——“抢钱抢粮抢娘们”的匪军。
影视资料来源:陈嘉上导演,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投名状》
除了混入革命队伍的兵痞游民、流氓无赖,更有甚者,并未加入太平军就敢祭出太平天国这块“金字招牌”打家劫舍、烧杀抢掠,败坏太平军在民间的名声。据记载,江浙一带多有土匪、盗贼乔装假扮成太平军设卡收税、抢劫滋事、杀人放火。在江苏常熟,“每有聚众恃强,口造谣言,身冒长毛,哄到巨宅,假势骇人,叫哗雷动”(汤氏《鳅闻日记》);在浙江海宁,“土匪扮长毛,夜劫花溪大坟头迁避家”(海宁冯氏《花溪日记》);在浙江嘉兴,“皆土匪私立关卡,并非长毛令也”、“有无赖子伪设长毛卡勒索客船税…盖狐假虎威往往而然也”(沈梓《避寇日记》);在(浙江嘉兴)乌青镇,“不逞之徒,乘间窃发,土棍枪匪皆冒长毛名目,持械吓逐”,结果造成居民惊恐逃避,“溺死、跌死、践踏死、劫杀死者,盈千盈百”(皇甫元塏《寇难纪略》);在江苏吴县,“新郭乱民牛皮糖阿增等共十余人,伪扮长毛,昏夜入人家劫掠”(蓼村遁客《虎窟纪略》);在江苏太仓,“贼至乡不过十余人,黄旗,红绸扎额,并非的真长发”(佚名《避兵日记》)。可见在战乱年代,群盗蜂起、秩序失控,给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破坏。在浙江黄岩民间流传着“长毛如篦,土匪如剃”的歌谣(《黄岩县志》)。除了太平军自身信仰崩塌外,大量吸收劣质兵源,也是其战斗力与部队纪律骤降的重要原因。加之狐假虎威、招摇撞骗之地痞流氓的推波助澜,更加深了民间对太平天国的敌视与误解。
作者谦虚公:热爱人文知识,努力行走各地,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希望本着一颗谦虚的心和大家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