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锦源,罗布泊的守望者
它,藏匿在“罗布泊”中,守望者“魔鬼城”,默默无闻。
它,建在风口,饱受风沙,始终如一,不论春夏,不论秋冬。
它,就是“魔鬼城”里守护神,是行人的灯塔,是导航的舵手。
它,名字就叫——。
根植大漠深处 ,魔鬼城里战风沙
在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中,
天山的天池是西王母邀请众仙举办蟠桃盛会的“瑶池”。
据说,西周的周穆王还曾到此拜会西王母,
并流传出一段佳话。
唐朝诗人李商隐也著诗称赞: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相较于天山的神秘,
位于新疆南边的罗布泊更是探险圣地。:
罗布泊曾是一片面积达三千平方公里的水域,被誉为中国额第二大咸水湖,是鸟兽栖息的好地方,也是罗布人繁衍生息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但由于气候环境变迁及人类活动加剧,罗布泊逐年干涸,1973年,罗布泊湖水已完全消失,昔日姻被浩淼的大湖成了莽莽的荒野,只留下了那只由古湖堤组成的大耳朵,在日夜谛听着这万古荒原上风沙奇异的奏鸣。
“这里是世界风口,风力时常达到10级以上,尤其是夜间,气流与土丘碰撞,发出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似鬼哭狼嚎又似千军万马驰骋,让人毛骨悚然。”的村民如此形容。
不止如此,每每天亮时:身上一层沙、锅碗随风去、帐篷开了花。
更难熬的是,因为地处大漠戈壁深处无人区,且通讯不畅,除了检测核辐射工作外,寂寞与孤独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房,仅有的帐篷和锅碗也随时面临着被大风刮走的险境。的15个人就在这样的条件上,过了30年。
没有电就用煤油灯,没有水就去150公里外拉,没有房就挖窑洞,没有菜就从家里带腌制的萝卜白菜……
自此,人开启了与“魔鬼城”较劲、和风沙斗争的漫长岁月。这段岁月,转瞬20年,未来更无期。
这里曾是新疆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之一,楼兰古国就在这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仇恨,也发生在这里。
这路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是丝绸古道上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门户。
罗布泊—作为遥远、荒芜与神秘的符号,长期以来一直被科学家、探险家所关注,为广大探险爱好者所向往。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
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内东北部,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曾是我国的一个湖泊,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
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首次进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并且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注入罗布泊的诸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来自敦煌的祁连山冰川融水疏勒河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疏勒河流入湖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布泊留下了许多中外科学家、探险家的足迹,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英国探险家斯坦因都来罗布泊进行“考察”;20世纪710年代,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彭加木同志在罗南岸考察时不幸走失;90年代我国著名探险家、当代“徐霞客”余纯顺壮士在穿越罗布泊的途中不幸遇难......这些都使罗布泊更加神秘、扑朔迷离。
罗布泊的神秘,吸引着人们去探索。身临其境,面对千姿百态的雅丹、如月球般荒莽的地貌、怒放的盐壳、弓形的地平线、失落的文明,人们又会被它的气象万千,宁静而粗狂的瑰丽景色所陶醉。然而,罗布泊——神秘传说之中的死亡之海,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一生也没有机会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