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壳了

近期,我设计了一个课,主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学生体验同学团结合作。

我设计了课堂实地排练情景剧的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情景剧、小组讨论分配角色、小组练习,最后请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乍一看,挺好的,学生全程参与其中,体验感受。

可是,在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时,我有些犯难了。

我的本意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验同学团结合作;学生通过表演的内容感受同学群体的意义。也就是说,表达时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走。

常规的方法就是,学生展示结束后,老师提出问题:在排练的过程中,你们小组遇到了些什么困难?最后怎么解决的?你想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说点什么呀?

不管老师在这个地方留多充足的时间,都只能是请到几个同学说。这样就引发出了新的问题: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展现这个活动吗?说得更清楚一点,假如是为了六一儿童节,排练这个情景剧,把这个情景剧演好就是目标。那么,这堂课中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很明显不是这个内容本身。

所以内容和目标在这里分界线就很明显了。内容是这个情景剧,同时这个内容就是为暴露出学生在群体活动时所面临的问题而存在。学生最终演得怎么样,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记录下群体活动时的问题,从而指向群体团结合作这个目标的达成。

叙述到这里,似乎清楚了一点。也就是在学生排练结束之后,需要有一个支架来帮助学生反思刚才群体活动中的表现。这个支架也才是这个环节的关键点。

在最开始的思考中,老师简单出示两个问题,当然也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但是全部学生没有卷入进来。

问题就到了:设计一个能够卷入所有学生的反思支架,在课堂上给予回馈,从而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

啊!想不下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