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给地主刘德放了15年牛,他登基后衣锦还乡,如何对刘德的?

孟老夫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儒家名言激励了无数的中国的仁人志士,中国人很是讲究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中国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得国最正的朝代,因为他的建立者是一个真正从人民中来的人,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生于1328年,小时候家里穷,只能帮地主打工,而年幼的朱元璋就到了地主刘德的家中帮其放牛,由于生活贫困加之瘟疫流行,朱元璋的父亲以及几个兄弟都死了,朱元璋找到了地主刘德,希望他能给一块地和一副棺材来埋葬其父亲。

没有想到的是刘德非常严厉的拒绝了朱元璋,而且还把他痛骂了一顿,另外的一个地主刘继祖看到朱元璋这么可怜给了朱元璋一块地让其安葬他的父亲,朱元璋将其父的尸首用草席裹了起来,将其安葬了下去。为了生计,朱元璋在16岁的时候进入皇觉寺出家为僧,只不过由于寺庙僧人的排挤,朱元璋做了一个云游僧人,四处化缘,这样的经历也增长了朱元璋的见识,让他更加了解了民生疾苦。

在1353年,朱元璋25岁的时候他加入了郭子兴的反元义军,从此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经过15年的时间,朱元璋扫除了劲敌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割据力量,并且派遣徐达北伐,将元朝统治者赶到了北边草原。

在1368年的时候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以南京为都城。建国以后的朱元璋大力发展生产和反腐,在其治内,社会生产得到恢复,但是朱元璋也有一些作为古代统治者的私心,他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一直稳坐江山,对那些开国功臣们大肆杀戮,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朱允炆面对“靖难之役”时无人可用的窘境。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在他当上皇帝以后他想着回到老家安徽凤阳去看看,中国人在乎衣锦还乡,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些虚荣心理。

朱元璋回到故乡以后,去看望了曾经的一些乡亲们,当年的那个放牛娃如今成为了最为尊贵的皇上,所有人都想一睹朱元璋的风采,但是唯有一人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就是曾经拒绝过朱元璋请地要求的刘德,刘德知道朱元璋来了以后跑是跑不掉的了,如果他只是一个小官,那自己可能还能跑走,但是现在他是天子,我又曾经那么对待过他,死罪是肯定跑不掉的了。

刘德想到这里,心如死灰。当朱元璋来了以后,刘德扑通一下就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磕头如捣蒜,拼了命的说自己是有眼不识泰山,如何如何该死等等。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并没有责怪他,只是对他笑呵呵的说道:“当时的你也不知道我今天会成为皇帝啊。”随后朱元璋问起了曾经给他地来安葬父母的刘继祖。

只不过此时的刘继祖已经去世了,刘德自然如实回答。朱元璋听到这里感叹不已,他随后赏赐了刘继祖家一个侯爵,世代继承。而刘德了,朱元璋赏赐了他30亩地,而且还免了数年的赋税。刘德此时依旧磕头如捣蒜,但是却是感恩的心情了。

也正是这份心胸和眼界才使得朱元璋最后打下了大明王朝,或许这也是后代明朝皇帝胡乱折腾但还是能够流传276年的原因。朱元璋最后活了69岁,在中国古代皇帝里头算是高寿的了。

在吃过苦难之后依然还能够对他人报以宽仁之心,这确实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但是中国古代也有这种锱铢必较的人物,比如在战国时期的范睢,他是秦国宰相,只不过范雎的人生哲学就是“一饭之恩必尝,睚眦之怨必报。”这也就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下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