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你的感叹

文:温家瑜 聂传安


  前天推出二班黄家豪的文章,说他因为多看了点东西,所以做起中考试题来时时会“他乡遇故知”——那种感觉真妙。

  其实二班的温家瑜也遇到这样的事儿。他上课听到老师嘴里蹦出了一个词,一惊,心想这不是自己背过的一首诗的题目吗?

  赶紧去查,正是!

  这种感觉的确很妙!

  早上的语文课,老聂又一次把我们引进《世说新语》。这回,轮到这魏晋“第一美男”潘安上场了。(老师从《世说新语》众多人物中选了近20人集中而讲,潘安排在第17位)

  说起这人,便不得不说起他“靠脸吃饭”这一技能。这位奇人在洛阳时外出架着一辆空车,回来时车便被装满了——一旁众多女性都向他抛果子,结果竟抛满了一车(好奇潘安会不会一不小心被果子砸中……)。由此可见潘安的“魅力值”应该是有点满了。(用现代的语言讲古代的故事,别有一番味道)

  他的好友左太冲(左思)十分羡慕,也学着潘安去街上逛。但奇丑的他似乎忘记自已的“魅力值”是负数,于是他收获了一身的唾沫(说实话,这似乎是收集DNA的好方法……),在此为他默哀三秒……(二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但因脸蛋形状差别太大,遭遇也大不同)

  现在,将潘安暂时挂在一边,因为在这资料上,我又看到了历史课上老师提及的石崇。(节外要生枝,另一线索)

  石崇是当时的首富,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他也丝毫不过分。他有一爱妾名为绿珠,却被中书令孙秀看中,石崇不给。于是孙秀怀恨在心,伪造圣旨逮捕并要杀掉石崇。(这段故事家瑜记得很细)

  刑场上,他才发现,他的好友,我们刚刚才搁在一边的帅哥潘安也被押在他后面。(二线合一)

  于是,便有画面在我脑中浮现:(家瑜穿越)

  “安仁(潘安的字),你也这样吗?”惊奇之后,石崇感慨着。(二人关系挺不错)

  潘安笑了,平淡地说着:“可以说咱俩是'白首同所归’。”就如他们平时聊天一般。(从这里也可看出帅哥面对死亡还是很淡定的)

  随后,天下最富的人与最帅的人便一同走向他们生命的终点。而绿珠姑娘则在石崇被捕时跳楼而亡。(这是三个人的结局,这是历史)

  “白首同所归”一句出自石崇所编的《金谷集》中潘安的一首诗,却是一语成谶。(回到语文来)

  这时,老聂的一句话把我从一个世界拉到了另一个世界:“石崇建了栋别墅,叫金谷园。”(此园总是让后来的王羲之神往,于是总想把自己编的《兰亭集》与《金谷集》进行比较)

  我猛地想起什么,连老聂都抛到了一边,抽出《唐诗三百首》便翻了起来。(触发到啥了?)

  第368页。映入眼帘的,赫然是“金谷园”三个大字!(一首七绝的题目。家瑜背书挺快,讲这个故事时,他已经背过这首诗了)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的诗)

  再一读,诗,便不止是诗了。(现在的理解一定超出最初背时)

  当年的热闹繁华早已一去不返,就连啼鸟也像是在向东风抱怨。花儿随秋风落下来,却不知怎的,怎么看都像是那为了爱人而坠楼的绿珠……(境迁时过,但历史的影子如在眼前)

  “落花犹似坠楼人”,诗人杜牧的这一感慨,使多少古往今来的人又多了一声叹息!(家瑜也许会有那声叹息,而那叹息也正是对读书者的褒奖。因为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连叹息的资本都没有)

  在二班,家瑜背诗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当老师提及“金谷园”时,别人浑无感觉,而背过此诗的他自然反应强烈。

  求证时再读诗,再与老师所讲故事相联,于是,“诗,便不止是诗了”。

  诗,也许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段段感人的情;诗,也许是生得从容,死的淡定;诗,也许是浮华尽去,哀婉犹存……

  我们不知家瑜的感叹是啥。

  我们感叹的是,家瑜能有自己的感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