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薛俊杰读荒湖的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有感:深情回望和追问“九章”

深情回望和追问“九章”

——读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有感

半夜里,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自己刚刚从母腹里诞生出来,装在一只竹篮里,房子自然也是这样的老房子,房子屋角的飞檐上站着一只象征吉祥的白色鸟。母亲将我抱起来,递给父亲,父亲抱着我,又递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后来,我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人传递着。后来,我长大了,他们已经抱不动我了,我慢慢成了一个老人。这时,陆小玉过来了,她小心地搂着我老朽的身体,将我放入一只木桶里,她用柴火烧好了热水,木桶是圆柱形的,有半人高,放在门口的石板上,冒着滚烫的热气。

“亚子,该洗澡了。”陆小玉喊着我的乳名。这时,落日正搁在云台山的顶端,金色的余辉洒在木桶上,从桶里升腾出的热气慢慢化成一道彩虹,彩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像布匹一样悬挂在面前……

——这是荒湖老师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的结尾部分,通过文中“我”的一个梦,让小说画上了一个句号。人生如梦啊,让我想起《红楼梦》开头一句诗:“悲喜千般同梦幻,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奔忙,盛席华诞,由来一梦,终会散场。就像小说四十六节小标题说的,“人生就像一个圈”。小说读完,掩卷沉思,难以闭目,我想到了很多: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白居易的《琵琶行》、曹雪芹的《红楼梦》、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川端康成的《古都》、路遥的《人生》……

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我反复读了多遍。在我最近三年的阅读中,想一口气读完的小说除了付秀莹的《他乡》,就是《有底线的人》。小说的可读性很强,从一开场就紧紧地抓住了我的眼球,在小说“我”的讲述和追忆中,时空意识在现在和过去中交叉流动,重现了逝去的岁月,对往事、对故人的无限怀念和哀伤。

长篇小说的世界都是复杂的,宏大的。想通过一篇读后感来讨论,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和一位普通读者,只能选取几个点,来说说自己对小说的一点阅读感受和肤浅体会。

一、 人物塑造:有气息的人物

小说是塑造人物的。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谈小说,还真绕不开人物这个古老而重要的话题。只有当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成功了,小说才会成功。《堂吉诃德》《苔丝》《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阿Q正传》《孔乙己》,这些小说能穿越时空,成为经典名著被诵读至今,无疑都离不开人物塑造的成功。

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塑造了几个特别鲜活的人物,急促、顺畅、平缓、微弱,人物呼吸的气息和脉搏,让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

第一、 周正海

周正海无疑是小说人物塑造最成功的一个。小说通过对人物特征的反复渲染,让周正海这个人物开始了呼吸,产生了脉搏。

1、哭:

陵园就在旁边,我抬头盯着里面的纪念碑,只想大哭一场。我站在路边的樟树底下,掏出手机准备给大哥打电话,问问老屋改造的情况。

写完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并在那个瞬间想到了陆小玉,那个宁可愿意给我当情人也决不出嫁的新国县老姑娘。

酒后回到宿舍,我盯着窗外的荷花湖水,猛然间流出泪来。想到在新国县任职六年来的酸甜苦辣,我越哭越来劲,最后终于嚎啕起来。

我哇的一声,终于哭出声来。

2、磨牙:

父亲爱磨牙,我和弟弟也磨牙。这会儿,父亲和弟弟的磨牙声交错进行,此起彼伏,仿佛这屋里躲着几只怪兽。

可是,睡了两个晚上,他奶奶不高兴了。老人家倒没对我说什么,却跑到我家门口,冲着我母亲说:“你家老二晚上磨牙磨得厉害,像只青蛙似的……吵着我家纯子了!”

说实话,对自己爱磨牙的毛病,我也觉得难为情,读大学时,同学们描述过我磨牙的样子:发生时间多半是在我睡着后一个小时左右,先是一阵小磨,“吱……吱……”地响着,磨几下,停一阵,表情也平静,嘴巴也是闭着的,像一只躲着谷仓里的幼鼠。约摸过了一刻钟,我磨牙的力度开始加剧,响声逐渐加强,节奏越来越快,面部表情也开始有了变化。

因为磨牙,班里没有女生愿意跟我谈恋爱,因为磨牙,自己明明喜欢那个戴眼镜的山东籍女生,却不敢向她吐露心声。

3、我是个有底线的人:

再说,就是曹兵没把家乡的后背山炸掉,像这类工程上的事,我也不会插手,这是我做人做事的底线。我是个有底线的人。那天,我让江子哥把烟酒拿走。他没拿。

我是一县之长,管着县里的财政,要想拿点钱出来,送给某个大官,比如送给刘建明,其实也容易,但我始终没有这样做。我说过,我是个有底线的人。

写完后,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并在那个瞬间想到了陆小玉,那个宁可愿意给我当情人也决不出嫁的新国县老姑娘。当然,我也不会让她当情人,我说过,我是个有底线的人,对于她的那份感情,我一直埋在心里,充满感激。

我说过,我是有底线的人,虽然我不爱我的妻子张虹,但我们毕竟没有离婚,两年里,我和陆小玉的友情就一直停留在那个水平上。

第二、父亲

通过大量的细节刻画,让一个敢为人先、勤奋、坚韧和勇往直前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的形象很丰满,很扎实,像千千万万的父辈那样,在艰难岁月里,呕心沥血,守护着一个个的家,代入感和共情性很强。身在生活富裕的年代,读到“父亲”的苦难历程,真是让人泪目。

1954年,在我老家农村建造三间瓦房,到底需要多少资本,我没法知道,也懒得去研究了。我能知道的是,面对资金不足,我的父亲没有退却,仍然坚持趁早动手。他老早就看中了后山的两棵树,一棵是樟树,另一棵是枫树。接下来,父亲开始准备砖瓦。我说过,父亲是个有雄心的人,他用五分钱可以做出五毛钱的事业来。小时候,我曾许多次见过,每当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亲就会坐在板凳上,从贴身的内衣口袋里摸出热乎乎的手帕,里面包着颜色发旧的纸钞,他一层一层地揭开手帕,露出叠放整齐、印着图案的人民币。然后,他连咳嗽都忍着,用食指蘸着口水,一张接着一张地计算着那些钱,前后算上两遍。这些钱显然不足以应付即将要办的事情,奇怪的是,父亲只要决心要办的事,基本上都办成了。

父亲大约准备了一个冬天和一个春天,1955年初夏,小麦开始泛黄,泥工师傅正式进入施工现场。这期间,父亲向生产队提出申请,砍掉了后山的两棵大树,并神奇地搬到了施工现场。他至少从山上挑回了两百担石头,这些石头,一部分用于烧制石灰,大部分用于砌造屋基,那年头不流行钢筋水泥,造屋的地脚和基础全是石头和石灰。他系着围腰,在门口的水田里亲手打制了一千口泥坯,待泥坯干透后,再转移到工地。他从十里开外的老祠堂挑回了一千块青砖和数量无法统计的布瓦,按照每天一担、每担八口青砖的速度和节奏,他前后至少坚持了一百天,一百天就是一千公里,相当于挑着重担,从老家走到北京。

我们周家湾与老祠堂之间,不仅隔着一座山,半路上还有一口井。井水冬暖夏凉,三九天里冒着热气,每次路过那口井,父亲就会放下担子,蹲在井口,双手捧着井水,猛喝一顿,用他的话说,那口井都被他喝干了。多年以后,当我拆掉三间老屋的两面间墙时,曾悄悄拎过一块青砖掂量过,它至少有二十斤。当年,父亲每次挑八块,重量至少一百六十斤。

二、生命意识:物哀思想和人生追问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是他的世界观。这个概念简单地说,就是“真情流露”。在日本小说《源氏物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有底线的人》在“我”讲述和追忆中,对逝去的岁月,对往事、对故人都有一种无限的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有一种对历史感怀的沧桑感。

文中“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对文中“父亲”、“母亲”、“陆小玉”、“两块石头”的心之所动和真情流露,触景生情,感同身受,我认为这就是中国的一种“物哀”思想。

当年,父亲每次挑八块,重量至少一百六十斤。在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晚年的父亲曾多次给我讲述过这段经历,当时因为年幼,听听而已,现在人到中年,父亲早已埋入黄土,每每想起这件事,我总是半天不能自持,不知暗自流下多少眼泪。

从家里到单位不到两公里,我每天早上七点四十出发,八点准时到达,基本上分秒不差。道路两旁种着各种各样的杂树,其中柿子树有九棵,白玉兰六棵,红叶李四棵,我数过许多次。我在固定的两棵树之间拐弯,每天可以看到那种尾巴长得像船桨一样的黑鸟,它们成群结队地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他们很快认识了我,只要我从树下经过,它们就静静地蹲在树枝上,直到我走远了,才飞到别处。上下班的路上,我偶尔会想起新国县,想起陆小玉,有时会流出泪来。流过泪后,我会盯着树上的鸟,反复安慰自己,我周正海为什么要流泪呢?

横梁上堆满了柴草,只要老鼠跑过,或者一阵风吹来,柴草就会簌簌地掉下来,精准地掉在我头上。有一次,我故意不捡掉头上的柴草,让它一直停留着,心里怀念着那次感冒发烧睡在雕花木床的经历,怀念着细姐抱着我的那份亲热和温馨,想着想着,我的眼睛里又会涌出泪水来。

好一会儿,我才平静下来。运沙船只驶离了眼前的江面,朝着下游渐渐隐去,江面仍然是乌蒙蒙的,似乎要下大雨。联想到这些年来经历的那些事,我突然觉得自己幼稚可笑,我周正海这一生,竟然被两块石头绊住了,一块是新国县的烈士纪念碑,另一块就是东楚市的这块楚国界碑。为了守住这两块石头,我跟这个斗,跟那个争,明明是鸡蛋碰石头,却还要硬着头皮往上撞,结果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没有退路。

返回东楚时,我把母亲的遗像带走了。我将它放在那间小房的桌子上。母亲死后,那间房子成了我的书房,窗前放了书桌,我将母亲的遗像放在桌面上,靠着窗子,每天吃饭前,我会端着饭碗,来到遗像前,给她三鞠躬,再返回到饭桌上。平时,家里有了水果之类的食物,我会洗净后,先放在她的遗像前,隔上两天再自己享用。有时候,我会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盯着遗像里的母亲,让眼泪缓缓地涌出来。面对母亲,我决不擦掉眼泪,直到它完全流完流干了,我才离开书房。

天色一擦黑,我早早地上床了,却半天没有睡着,尼姑庵里每隔一个时辰就会传出三声钟响,只是,从此没有了炮竹声。这是个有月亮的晚上,旁边的溪沟和菜地里传来一阵阵蛙鸣。我躺在床上,直瞅着对面那个像米筛大小的窗户。云台山果然名不虚传,这会儿,山上起雾了,乳白色的云雾从窗孔里源源不断地涌进来,塞满了整个屋子,屋里弥漫着一股湿润腥甜的气息。我一把坐起来,瞅了一会,随后又躺下去,然后又坐起来。我就这么来回地倒腾着。我将自己的前半生来回想了一遍,想着想着,我流下了泪水。

在小说《有底线的人》阅读过程中,我总是联想到楚国的屈原。屈原是一位政治家,他博闻强识,志向远大,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然总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在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时,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诗歌,屈原通过诗歌对生命、对宇宙进行了追问。

小说《有底线的人》中重点塑造人物——周正海,是一位县长,在仕途和政治漩涡中苦苦挣扎。他也有他的政治抱负和底线坚守,为了对人民负责,对历史有个交代,他得罪了一帮上级和权贵。透过文中“我”的视角,来追问人生的意义。

这次换届,有人为了赶我走,砸破我的车窗,还写匿名信威胁我,现在当我真的要走了,却又有那么多的人请我吃饭,为我送行。这一冷一热,把我给搞糊涂了,我悲欣交集,越哭越迷糊,不知道人生到底为了什么。

我记得,在阅读托尔斯泰、雨果等一批十九世纪文学大师的小说时,我会激动得拍着书桌,从椅子上站起来,恨不得立马冲出去,在操场上拼命地奔跑。从他们的作品里,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做人做事一定要心怀大爱,心系苍生,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些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人生就是一个圆圈。没错,两百年前,即清朝嘉庆年间,我的老家周家湾就是从云台山周由迁移出来的。两百年后的今天,我居然无意中找到了周由,这是不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我梦见自己刚刚从母腹里诞生出来,装在一只竹篮里,房子自然也是这样的老房子,房子屋角的飞檐上站着一只象征吉祥的白色鸟。母亲将我抱起来,递给父亲,父亲抱着我,又递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后来,我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人传递着。后来,我长大了,他们已经抱不动我了,我慢慢成了一个老人。这时,陆小玉过来了,她小心地搂着我老朽的身体,将我放入一只木桶里,她用柴火烧好了热水,木桶是圆柱形的,有半人高,放在门口的石板上,冒着滚烫的热气。

三、死亡美学:冷峻面对和不可回避

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在文学世界中,生存与死亡相对于其他来说,算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一个只会写生存不会写死亡的作家不是好作家。同样,那些文学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写出来的精彩绝伦的死亡,总是让我们对其悲天悯人之心,对其关注人类生存和命运的高尚情怀,不由得肃然起敬。作家意识到死亡,并对其进行思考是感受观察生活的开始,因为死亡牵涉到人往何处去的哲学命题,暗含着对人生目的的关注。

《红楼梦》里曹雪芹笔下写了很多人的死亡,如: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金钏、晴雯、贾元春、贾迎春、林黛玉、王熙凤等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通过死亡的主题,彰显出生命的悲剧命运。

雨果也喜欢写死亡,在小说《巴黎圣母院》的结尾:

“在地窖里,人们发现了两具尸骨,一具把另一具抱得很紧。一具尸骨是女的,紧抱着的那具尸骨是个男人。人们想把他同她紧抱着的那具尸骨分开,他就倒下去化成了灰尘。”将死亡写的如此刻骨铭心。

《有底线的人》中,作者也写了很多人的死亡,亲人一个个接着死去:

小时候,我常常觉得我家很不幸,死了四个哥哥姐姐,如果他们都活着,那该多热闹呀。长大后才明白,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家家如此,生养的孩子当中,能有一半的成活率,就已经不错了。

我成年后,母亲不只一次给我讲过那些没养活的姐姐和哥哥。其中一个,不知是哥哥还是姐姐,都快长到一岁了,一场发热没躲过,死掉了。父亲趁着孩子的身体还没凉透,为其穿好衣服,装在破烂的箢箕里,然后拎到后山上,埋进那排小坟堆。母亲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脸色平静,甚至面带微笑,像是在讲述别人家的事。

三天后,大姐死了。我和母亲还有细姐去了医院的太平间,大姐躺在水泥板上,四周放着冰块,身上落满了被冰水淋湿的谷壳,脚上穿着白色袜子。我直盯着她,她的鼻子、耳朵和嘴巴里粘着谷壳,我不知道,这些谷壳怎么会与冰块相遇,大姐的脸是青肿的,头发凌乱,双手捏着拳头。那是母亲在她咽气前,帮着她捏紧的。

六年前,张虹的姐姐死于乳腺癌,接下来,她的父母亲又先后去世,临死前留下遗嘱,房子归她弟弟。

父亲之死。

母亲死了。

细姐在返回老家的路上出事死了。

细水叔死了。

作者对死亡的描写和处理,都很冷峻,很平常,生老病死,不可避免。或许死亡和出生一样,是一件平常的事。通过这么多人死亡的描写,让人对现实世界的美好事物产生一种幻灭感,对生命和命运涌现出无限的悲凉。

四、回归与发展:从《魔庄》到《有底线的人》

1、回归现实主义

经过“新潮小说”的洗礼,进入新世纪,中国的长篇小说有了很大的转折,一个很新的趋向,就是现实主义的回归。莫言的《蛙》,苏童的《黄雀记》,格非的《望春风》《月落荒寺》,等等,作家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本土”和“现实”,回归现实主义。借用木心的说法:“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最后出路。”我不知道这种回归是好是坏,总之,是一种新趋势。

如果说荒湖老师上一部长篇小说《魔庄》聚焦的是工业发展与农业文明的冲突,那么《有底线的人》,我认为是更多关注城镇化进城和乡土农村的传承,传统文化保留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问题。

《魔庄》的写法更多关注现代技法,通过象征、暗示、夸张、魔幻色彩等等,把现实和幻想结合起来,来反思工业发展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现实。工业与农业并不冲突,现实的背后最终还是定格在“人为”。而《有底线的人》回归到传统的现实主义,摒弃了太多的现代技法,把更多的笔墨着色在人、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距离、“房子”与“石头”、“活人”与“死人”、农村与城市、历史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直面现实冲突和自身体验。

2、传统小说的发展

《有底线的人》我认为是对传统“章回小说”和“话本小说”的一种融合。全文共四十九节个小标题,类似于“章回小说”的回目。这四十九个小标题统领和推动着小说的发展,全文分四十九节,每一节的情节都围绕一个小标题进行展开。文中的“我”既是小说中的角色,有时“我”会跳出来,扮演说书人的角色,跟读者直接对话,如:

1954年的中国农村是个什么样子,读者若有兴趣,可以去翻翻历史资料,那是刚刚从内战中结束的新中国。

我出生于1966年夏天。当年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读者可以从相关史料中去搜寻。那年,中国大地暴发了一场运动,无数的青年人戴着红色袖章涌向首都北京,接受伟大领袖的接见。

在时空处理上,现在与过去来回切换;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双线并叙,最终在周由并线,类似于两个半圆合并为一圈。所以,《有底线的人》对传统古典小说的线性结构和顺序叙事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发展。

莫言说:“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长篇小说的尊严。”长篇小说《有底线的人》共计约15万字,相对长篇小说的长度和篇幅而言,稍显单薄。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有千千万万读者的参与,才有了小说与读者的互动,人性的感触,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从而让小说呈现出它丰富、庞杂、多面以及包容的特质。从某种程度讲,阅读就是作者与读者在两个空间的对接,读者也参与了小说这个虚构世界的创建。最终,我也呼吁千千万万的读者参与进来,一起来完成小说《有底线的人》的“现实”。

最后,谢谢各位老师前辈的耐心和宽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薛俊杰,1985年生,甘肃天水人,现居湖北黄石。理工男一枚。工作之余喜欢阅读,偶尔码字。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