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常用句法

论词之作法:常用句法

作者:唐圭璋

以上论单句、对句、领句、叠句,皆词之体式,以下更就作意方面,以论词人常用之几种句法。

设想句

设想句,是设想如此,而不得如牝,故颇有一种凄凉怨慕之感存乎其中。如东坡《水调歌头》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上句我欲如此,下句又恐,即不得如此也。类此之句法,并举数例如下: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柳永《蝶恋花》)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

梦魂欲渡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周密《高 阳台》)

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蒋捷《贺新郎》)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黄孝迈《湘春夜月》)

李易安《武陵春》下阕云:“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亦用此法,倍见宛转情深。此类句法,常有“拟”、“欲”、“待”等字与“只恐”、 “只怕”等字关合。

层深句

此类句法,常用“更”字、“又”字、“尤”字,以示层层深入之意。其在写景方面:如范希文《渔家傲》之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欧阳永叔《踏莎行》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王碧山《长亭怨慢》之“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皆描摹如画,含思绵邈已极。至抒情方面:如薛昭蕴《谒金门》之“早是相思肠欲断。忍教频梦见”,杜安世《卜算子》之“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田为《江神子慢》之“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皆深揭内心,凄苦异常。又如:

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周邦彦 《瑞鹤仙》)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叶梦得《虞美人》)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姜夔《齐天乐》)

皆双层浮起,不嫌单薄。此外如张子野《青门引》下阕云: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始言闻声而悲,继言见影更悲,亦用层深之法。王碧山《醉蓬莱》云“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无名氏《青玉案》云“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皆用层深句法,写足当前环境,加重悲哀成分,故读之令人倍增感慨。

翻转句

撇去一层,另转一层,此词中翻转之法也。如东坡《水龙吟》云“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两句用在换头,倍显怅惘之深。其后梦窗《高阳台》两效之,皆极其妙。其一云“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 其二云“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于境中见情,沉厚异常。程垓《水龙吟》亦有句云“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语意亦佳。稼轩则更有豪放之语,如 其《贺新郎》云“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亦用此法抒愤,豪气凌云,一时无两。

呼应句

上句呼,下句应,最为灵动。兴化刘融斋谓方回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予谓李易安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好处亦在“莫道”句呼起也。此类呼应句,前人甚多,复举数例以观: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虞美人》)

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周邦彦《六丑》)

白石用此法尤妙。其《点绛唇》一阕,通首只写眼前景物,而结尾云“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感时伤事,只用“今何许”三字一呼,其下仅用“残柳”五字咏叹应之,其味无穷。又其《庆宫春》云“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篓”,亦用此法。只用“如今安在”四字提呼,则吊古伤今之意俱明矣。

透过句

此种句法,多用“纵”字,意谓纵然如此,亦无可奈何,何况不如此也。透过一层立说,亦甚表心中哀伤之极也。此较层深句更加曲折。清真《夜飞鹊》云:“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夫不扬鞭,固已行迟,即使扬鞭,仍是行迟,此所谓透过句法,更形容马意之苦。夫马意之苦犹若此,则人意之苦更甚矣。清真用重笔,往往如此。又其《解连环》云“纵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 亦深厚之至。类此之句法,宋人尚多。如云:

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秦观《阮郎归》)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钤》)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纵玉勒,轻飞迅羽。凄凉谁吊荒台古。(吴文英《霜叶飞》)

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王沂孙《高阳台》)

所写皆沉痛无匹。总以心中有无限委曲,故有此沉痛之呼声。吾人如能善用此法,亦能生色不少也。

拟人句

以物拟人,使无情之物,化做有情之人,此修辞法也。用此法入词,饶有韵味。如鹿太保《临江仙》下阕云:“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体会藕花情态,入细入微。末句尤凝重,真不啻字字血泪也。又如清真《六丑》“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写蔷薇之长条,亦细切生动。南宋白石用此法,佳胜尤多。如《扬州慢》“自胡马窥 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将废池乔木之感觉都写出来,则人之感时伤乱,更可知矣。又如《念奴娇》云“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写鱼柳留人,何等亲切。 至其《点绛唇》云“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体会深山幽静之境,亦极微妙。“清苦”二字,写山容欲活。盖山中沉阴不开,万籁俱寂,故觉群峰都似呈清苦之色也。“商略”二字亦生动。盖当山雨欲来未来之际,谛视峰与峰间之状态,似商略如何降雨也。他如范石湖《霜天晓角》云“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李易安《凤凰台上忆吹箫》云“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韩元吉《好事近》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皆将外物写得如知己也。小山云“绛蜡等闲陪泪”,清真云“败壁秋虫叹”,一 “陪”字,一 “叹”字,亦能将外物写得一往情深。

(0)

相关推荐

  • 胡跃荣《宋词解谱》‖第三十一辑·修缮自度曲举例

    胡跃荣<宋词解谱> 第三十一辑·修缮自度曲举例 21<松梢月>词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合句式).仄仄平平平平仄(合句式),平仄仄.仄仄平平 ...

  • 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雅、婉、厚、亮

    作者:唐圭璋 词之作风,略分四点论之:一曰"雅",二曰"婉",三曰"厚",四曰"亮".古人名作,无不具此四种作风.而后人 ...

  • 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词之结法

    论词之作法:词之结法 作者:唐圭璋 词中有以情语结者,有以景语结者.景语含蓄,较情语尤有意味.唐.五代词中,温飞卿多用景语结,韦端己多用情语结.温词如<遐方怨>结云"不知征马几时 ...

  • 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章法总说

    论词之作法:章法总说 作者:唐圭璋 词集句以成节,集节以成片.有单片无换头者,有两片.三片.四片者,而以两片为最普遍.大抵每一韵,即是一节.节与节之间,最要脉络分明,层次井然.无论小令.长调,莫不皆然 ...

  • 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字法(二)

    论词之作法:字法(二) 作者:唐圭璋 俗字 词忌俗,故俗字亦当深恶痛绝之.宋沈伯时<乐府指迷>云:"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故曲中俗字,如"你我&q ...

  • 今日荐读 | 论词之作法:读词、作词、改词

    论词之作法:读词.作词.改词 作者:唐圭璋 夫文章各有体制,而一体又各有一体之作法.不独散文与韵文有异,即韵文中之诗歌词曲,亦各有特殊作风,了不相涉.苟不深明一体中之规矩准绳,气息韵致,而率意为之,鲜 ...

  • 今日荐读 | 写作经验谈:词的意脉之断与续

    写作经验谈:词的意脉之断与续 作者:黑白(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 意脉之断与续是一个内涵颇为丰富的诗词学命题,创作者和阐释者都避不开这个问题.本文以近人陈洵和南宋吴文英词为例试作探讨. 词 ...

  • 【今日荐读】母亲节:献给母亲的诗行(四首)/马誉炜

    母亲与部分孙辈儿合影,此时距她老人家辞世仅剩不足七个月时间.宇峰供图 按:母亲节又来到了.天堂里的母亲,生我养我的母亲,我生命里面的至亲至爱!转眼离开我已经15年了.我从这些年写的怀念母亲的诗文中选出 ...

  • 【今日荐读】高铁接触网挂异物 导致停运和晚点的启示/马 达

    五一期间,乘坐津浦线高铁到沧州会战友.田宇摄影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日,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词:"接触网挂异物".5月1日,因京广线定州境内一赵姓人家用来种 ...

  • 【今日荐读】飘香的茉莉花茶/马誉炜

    作者在恩施伍家台茶场留影 刘炳义摄影 清明时节,与友人一起到湖北恩施伍家台茶场采茶品茶买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偌大规模的茶场,体验明前茶采摘和制作的全过程.蒙蒙细雨中,望着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茶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