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用微博吃瓜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在朋友圈或者推送或者朋友那里得知出现了惊天大瓜,必须赶过去吃一波,不然仿佛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孩子。通过上万网友的评价和微博链接、转发、关键词快速挖掘到了新的瓜,收获第二第三第四只瓜。这时有人给你传来了一份长达421页的pdf,有的地方命名为《瓜》,当年我翻看这份421页pdf时,我清晰的记得它的名字叫《论文文献》。《论文文献》还没看过,新的瓜又不断出现,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织的女权男权与社会讨论,让你如临大敌又甘之如饴。你享受转发哈哈哈哈,也爱在姐妹群里疯狂“!!!”和“???”直到你吃完所有的瓜,冷静一两天,下一个瓜又出现了。回顾一下上述行为,最开始设定诱人的目标——多方提供不可抗拒的积极反馈——让你毫不费力就感觉到进步——给予逐渐升级的挑战——营造未完成带来的紧张感——增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这套模型是美国心理学界亚当·奥尔特提出的「吃瓜模型」,不是,是互联网时代刷屏上瘾综合症。今天我们就来读这本书,美国学者亚当·奥尔特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每周一次的「现象学」读书沙龙会从一个社会现象切入,讨论与该现象相关的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传播学相关的学科知识。大家可以对此现象进行类比延伸,这样所有类似的社会现象都有了一套可以为之应用和分析的理论。笔记怎么做,是上周很多同学看完推送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本系列推送会分为「现象」、「书摘」和「知识点」三部分,那你的笔记也可以分为三部分【现象与其他相关现象】【解释该现象的理论与你的思考】【书摘及某句话可以运用or形容的场景】。从现象出发思考社会,从理论出发反思课本,从书本出发拓宽视野,顺便积累答题彩虹屁和国外学者的观点:一举四得,美滋滋。有些同学在上一周的专栏结束后问我,是不是最好跟着把推荐的这本书读完?其实并不需要,因为在书籍的选择上我会尽量挑选一些浅显易懂的、理论价值不高但具有现实意义的书,这类书往往纵观全书也就几个核心的点,或者观点本身存在一些主观性与误差,总之不具备深入研读的价值。始终明白本专栏的目的是提供开阔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视角,不评判,不定义,只理解。
💥「现象」:你有过上瘾的感觉吗?无时无刻盯着手机,十分钟不摸手机浑身难受;不断刷朋友圈,即使在一些不那么合适的场合;通宵追看电视剧集,为脆皮鸭真情实感的流泪?没日没夜打游戏,觉得下一把自己一定能吃鸡?无意识的滑动抖音,再抬头一个小时就过去了...这些,都是网络时代的「行为上瘾」。💥「学科关联」:关键词——技术与影响:媒体是如何巧妙的诱使人们停留更长的时间?技术是如何建构人们的感知?我们为何会对媒体依赖甚至上瘾?
行为上瘾是什么?诱人上瘾的体验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如何远离行为上瘾?如何用行为上瘾做些好事?这是这本书的四大核心内容,也是这本书的论述逻辑。
给大家简单整理一下这本书的脉络,真的很简单,一看就懂的那种,因为这个学者就很爱说人话。
「
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人,仿佛遵守着毒品交易的头号规则:自己绝不能上瘾。| 一个疑问:人工智能的制作者,会不会爱上人工智能?
技术在道德上没有好坏之分,除非企业按大众消费的方式来塑造它。| 技术道德观的另一种解读,结合传播学教程,很有趣。
行为上瘾即“当一种行为此刻带来的奖励最终因为其破坏性后果而抵消,才叫行为上瘾。” | 比如吃瓜的快感与当日学习计划没完成的懊恼
行为上瘾由6种要素构成:可望而不可即的诱人目标;无法抵挡、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渐进式进步和改善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困难的任务;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强大的社会联系。| 本书最核心内容
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可卡因。人们上了瘾。我们体验到了戒断反应。我们受这种毒品的极大驱动,只要来上一发,就能引发真正特别的反应。我说的是点赞。| 太精辟了,来自一个朋友圈表演者的切身体会。
在社交媒体中,做作的照片、剪辑过的视频竞相抢夺排名。这是一套基于社会认可、点赞、肯定、浏览次数、关注者人数的系统。它让人彻底沉迷在经过修饰和排演的自我评估里。| 所以希望大家在我发了一条精美的推送广告朋友圈后,为我点赞,谢谢。
跟“俄罗斯方块”和“2048”的情况一样,人类发现,介乎于“太容易”和“太困难”之间的甜蜜区简直无法抵挡。| 跳一跳同理
游戏设计者善于利用沉没成本驱使玩家继续玩下去——如果已经玩了游戏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你最不愿意做的就是认输了。你已经损失了这么多,而损失厌恶情绪强迫你一个接一个地朝机器里投硬币,以求继续玩下去。你一开始玩是为了好玩,可你继续玩下去只是因为想要避免不快,但结果确实可能带来更大的不快,甚至损失。| 及时止损,来一起念:及时止损!王者荣耀同理。
较之最近所得的赞美,你可能对过去碰到的糟糕事件记得更清楚,并且反复咂摸原来的那些评价。就算是拥有快乐童年的人,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往往记得的也是那些为数不多的闹心事。| 是时候在今晚睡前回忆一波悲惨童年了。
每一个上瘾行为的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渴望。而上瘾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渴望远比喜欢更难于打败。| 希望大家都渴望读研究生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认为,技术会把孩子们变成糟糕的沟通者。就拿短信来说吧,许多孩子(和我这样的成年人)都更喜欢发短信(微信),而非直接打电话。较之说话,发短信能让你更准确地调整自己的消息。如果听到笑话,你一般回答的是“哈哈”,如果笑话特别有趣,你可以回一句,“哈哈哈”——如果笑话可笑之极,你可以用“哈哈哈哈哈哈”来表示。如果你生气了,你可以用一句轻蔑的“靠”来回答,如果你火冒三丈,你可以选择完全不回复。用“!”,大声喊叫用“!!”,甚至“!!!!”。这些符号具有数学一般的准确度:你可以计算“哈”或“!”的数量。所以,对想要厌恶风险、担心误解的沟通者来说,短信十分理想。但短信最明显的缺点是,你奉行的是书面文字规则,这里没什么自然而然的表达,产生歧义的空间很小。没有非言语线索,没有停顿,没有轻快的语调,没有意外的傻笑,或让对话伙伴哑口无言的嘲讽。可没有这些线索,孩子们也就学不会面对面地沟通。| 这个精辟的学者,就是提出群体性孤独的那个心理学家。
孩子并非天生渴求技术,但他们逐渐认为它必不可少。等他们进入中学的时候,社交生活就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数字世界。所有的日子,他们整天整天地在 Instagram分享照片(数亿张),不停地发短信(数十亿条)。他们不休息、因为这成了他们寻求认可和友谊的地方。| 童年的消逝走一个。
这本书在观点上极其尖锐,但是在策略方面却很平庸,所以我只说这本书里论证的、导致「行为上瘾」的因素,不讨论如何抵抗行为上瘾。作者亚当·奥尔特描述了一种无形的危险:行为上瘾。从跟踪朋友圈点赞、到数字到记录步数、keep打卡健身、推塔游戏、沉迷短视频——但这一切与我们无关,奥尔特不认为我们愚蠢,因为我们行为不再受自己意愿的指引,而是更多地屈从于技术的架构。但问题不是因为个人缺乏意志力,而在于“屏幕那边有数千人在努力工作,为的就是破坏你的自律”。他们引起我们注意的方式很多:标题党一样的内容、眼花缭乱的技术、打造人设的精致、拍案叫绝的创意、预告片的剪辑、关键时刻结束的电视剧、还有一些不可察觉的app设计细节——抖音的无时间、微信的悬浮阅读、游戏的一键战绩分享、微博关键词搜索推荐机制等等。在我们甚至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已经深深沉迷其中,欲罢不能。2000年,微软加拿大分公司报告说,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12秒;到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了8秒,现在这个数字一定更加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微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2000名年轻人把注意力放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的一连串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上,结果却发现,在社交媒体上耗费时间较少的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虽然这个实验本身的变量就让人觉得摸不着头脑,但从结果导向来看这意味着什么?社交媒体让我们变笨了?对社交媒体的责怪几乎成了互联网传播学中的铁律,遇事不绝,量子力学;社交媒体,万恶之源。我们是最愚蠢的一代人?因为你把时间都花在社交媒体上啦!社会情绪激化?社交媒体的情绪化语态传播搞得;亚文化解构主流文化?都怪社交媒体提供了土壤;全民娱乐至死?微博热搜该死!这本书亚当·奥尔特不想讨论我们如何愚蠢,他只想讨论为什么社交媒体会轻而易举的操控我们,让我们无法自拔的沉迷其中,最后变成了马克·鲍尔莱恩笔下《最愚蠢的一代人》。嚯,没想到今天这本书和上周的书还能结合在一起说呢,我真是个天才。
知识点 · 思考
上一篇我们讲的“电视人”和“容器人”,就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基础上提出的批判性理论,所谓媒介依存症即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表现为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3、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群体性孤独患者、社交媒体表演爱好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患有媒介依存症,或者说,社交媒体依存症。网瘾为网络成瘾症的简称,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社会对于网瘾的概念和认识以及对网瘾的干预和处理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且概念并不统一。"网瘾"的医学定义一直未有公认,大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把网瘾称之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或者网络的滥用,也有人把它称为网络的病理性使用或过度的使用。🚩在《传播学教程》第九章有对网瘾接近两面的细致描述,其实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杨永信之后,时至今日都还会有人认为沉迷网络会是一种病理性行为。1995年以来,美国精神病学界做了大量关于"网瘾"的学术研究。到2009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拒绝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曾经官方标准所谓每天超过六小时即有网瘾——他们应该去996企业上一下班。“网瘾”固然存在个人因素,但就像本书作者说的,“成瘾”的或许是故意的设计与不可察觉的控制。“与快手追求随机平均分配的逻辑不一样,抖音更倾向于服务内容消费者,追求的是为他们提供高效的信息匹配。” 这既是留住用户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抖音对流量分配权的一种控制态度。而这种手法,也是字节非常熟悉的操作,几乎遍布了字节所有的产品,用我们熟悉的术语就是个性化信息推送机制。而抖音称之为“控制感”。抖音的“控制感”,在于控制内容、控制时间、控制感官——根据阅读习惯匹配的相似但并非同质化的内容、全屏处理打造的沉浸式、无时间逻辑的体验、以及短视频对视觉听觉的双重控制。沉浸机制打造了抖音早年“抖音一小时,人间一整年”的口号,但也被不少人诟病。
但从抖音的控制逻辑,可以清晰的窥探本文作者所说的:媒体背后的操纵者对我们成瘾的刻意引导。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的人不仅在现实情境中体验焦虑情绪,而且在离开使他焦虑得社会情境后,还在头脑中不断分析和“回放”焦虑情境,使社交焦虑情绪得到强化。
🚩当我们对虚拟内容上瘾时,与之相对的可能是对现实的排斥,在社交媒体的巨大冲击下,社交焦虑成了当代的关键词——在网上逼逼赖赖,在现实却一言不发成了大多数人的常态。
当我意识到,我打开的每一个app都会对我进行引导,都在盼着我上瘾,都在每一个我不注意的小细节上给我下套时,我觉得有一丝可怕。
你有没有想过,一些我们确定是出于自主意识而进行的行为,其实根本就是踩着别人设计好的线路,一步一步走向既定的结局?
甚至我们吃的每一个瓜,看的每一个热搜、真心实意pick的女孩,都是被设计过的。
最后,假如你对这类书还有兴趣,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互联网时代奇怪但不乏深意的理论,我们本周日开课的「网络传播概论精读课」了解一下:互联网的「传播现象学」——以彭兰老师经典教材《网络传播概论》为线索,建立新闻传播知识谱系,从大众传播讲到网络传播,从群体感染讲到群体孤独,从媒介等同讲到后真相与后机制。这个春天,关在家里,喝着奶茶,聊聊新闻与传播,聊聊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