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农具: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 ——从龙门的拗棚说起
富阳龙门,是孙权后裔聚居地,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旅游线上的国家一级景点,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孙承安、孙华、孙伟良三位孙氏后裔,通过自己的笔触细腻解读龙门,汇集成书《在龙门读中国》。本文为“政治经济”的第八篇《农具: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 ——从龙门的拗棚说起》。
《在龙门读中国》已经正式出版
农具: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
——从龙门的拗棚说起
□孙伟良
龙门的田间地头曾拗棚遍布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龙门古镇四围的田地里,有一种十分常见而普遍的灌溉农具,乡民唤之ào páng。人们会说会叫,但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有人写成“夏棚”,或许是因为这种农具多见于夏天干旱时节,而“夏”在龙门方言里确实是读成“ào”的;也有人写成“沃棚”,或许是因为龙门人把“沃”读成“ào”,“沃”的意思是浇灌,更接近这种农具的使用意义。经多方考量,笔者觉得应该写成“拗棚”更恰当,因为从使用方法来看,这个农具是拗过来拗过去用的,而“拗”读音和乡民的发音一样。
这种拗棚在龙门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但一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古镇田野中仍有上百个之多。何以龙门会有那么多的拗棚?这与本地的农耕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龙门古镇是个盆地,四面是山,中间围着数千亩田地,而且地势南高北低。千余年来,龙门人以耕种为生,每到夏天,山水干涸,庄稼缺水。为了生存,老百姓便在田间地头筑塘挖井,存储水量以备不时之需,所以龙门的塘与井特别多。而要取到井里的水,便要有相应的工具,于是拗棚这种灌溉农具就出现了。
从山上砍来一些毛竹,在井上架起一个拗棚。由于井低田高,先在支架的两只脚上横绑一根竹子,然后在这根竹子和岸边的田埂上铺两块木板(或者竹子),呈倒“八”字,这样,人就可以走到井口上方的竹竿上,站稳,双手紧握井钩,深呼吸,把井钩和木桶拉下井里,用力一拗,木桶倾斜,水满,然后迅速放手,木桶和井钩便提升起来,将要到井口的时候,拉着井钩又向前一拗,木桶恰好倒在岸边沟渠的口子上(为避免木桶受损,这沟渠口上铺有稻草),水便哗哗地流进干涸的稻田了。一到七八月间干旱时节,烈日当空,塘水干涸,井水便成了稻田的救命水。其时,许多拗棚屹立于田塍,放眼望去, 突兀林立,颇为壮观。朝霞初上或夕阳西下时刻,田间地头便咿呀作响,一个个农人挥汗如雨,拗过来又拗过去,汩汩的清泉从井里提上来流进稻田,滋润了龙门的千亩禾苗。
俞校,清咸丰、同治年间人,龙门孙衔的受业弟子,工诗,因屡试不第,在龙门等地任私塾教师。他曾有一首《汲水》,诗云:“长夏天公放老晴,夜深犹听桔槔声。锄禾日午时挥汗,爱此凉多趁月明。”白天挥汗锄禾,月夜汲水抗旱,这首诗写出了农夫遭遇久旱无雨时的辛劳;尤其传神的是,夜深人静,吱——哗——吱——哗,单调而富有节奏的“桔槔声” ,即用拗棚从田间地头的井里取水灌溉的声音,把读者带入了宁静而幽远的意境,也从一个侧面,真实地记录了拗棚在龙门的悠久历史。
拗棚是杠杆原理的科学运用
拗棚是一种十分典型的杠杆类农具。在水潭或井的上方,用三四支毛竹竖起一个支架,支架下面撑开,上面则合在一起,在支架的顶端悬一根横梁,一般也用毛竹做成,横梁的远端绑上一块重石头(或其他重物),近端则绑上一根细竹竿,如同井钩,这个钩子的下方连着一只木桶,木桶是特制的,它用一根木轴与竹竿连在一起,于是,竹竿可以伸进水井,木桶可以自由转动。
拗棚的结构就是一个普通的杠杆,当不拎水时,石头位置较低(势能小);当要拎水时,人用力将竹竿与木桶往下压,另一端石头的位置上升(势能增加);当木桶舀满水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石头原来所储存的势能因而转化,通过杠杆作用提升木桶和水。在这个过程中,拎水时用力方向向下,由于木桶是空的,且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感觉并不吃力;而提水时因为远端石头下沉,通过杠杆作用提起水桶,也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所以,拗棚结构虽然简单,却巧妙地利用了简单机械的科学原理,成为非常实用的一种灌溉农具。
拗棚是一种古老的农具
拗棚,是一种很古老的农具。它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桔槔。
《庄子·天地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出游,在汉阴看见一位老人抱着瓮提水,浇灌田圃。子贡见他很劳累,便告诉老人,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机械桔槔,很省力。老人很不情愿,还说人利用机械做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心灵就不纯净了,进而思想就会混乱,你就得不到至高无上的“道”了。原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故事中提到的机械工具——桔槔,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提水机械,至迟在公元前400年前后已经得到应用。根据文献记载,桔槔是用木材加工制作的,主要原理有两个:一是杠杆原理,一是利用后端的重力。其结构是在水源岸边竖立一根木柱,古代称之为植。木柱上绑扎一根横杆,古代称之为桥。横杆一端用绳系一水桶,另一端系一平衡重物,借助人力提水。
桔槔始见于《 墨子·备城门》,作“颉皋”。春秋战国时使用桔槔的地区主要是经济比较发达的鲁、卫、郑等国(今山东西南、河南北部、河北南部)。《说苑·反质》记载郑国大夫邓析过卫国,见五位农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下车为之教:“为机,重其后,轻其前,命曰桥。终日溉韭百区不倦。”但卫国人说,并不是不知道有这种机械,而是“有机之巧,必有机之败”,所以不用之。这里邓析对桔槔的结构和工作效率有较全面的描述。鲁国的太师金借桔槔阐发为人之道,其中对桔槔的概括:“独不见桔槔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
桔槔的主要作用是灌溉,多出现在凿有水井的田园苗圃中,用以替代瓮、罐、缸等盛水容器。到汉代,桔槔就成为园圃灌溉的主要农具,并和汉代发明的辘轳一起,在此后的2000年中,成为农村菜园最重要的灌溉农具。
一口井、一架桔槔、一丘田,以及简易的田间渠道,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善的井灌农业单元。在浙江诸暨,这种田被称作“汲水田”;提水的桔槔由拗桩、拗杆、拗秤和配重石头构成;汲水的水桶称作拗桶;用桔槔提水灌溉的井称作“拗井”,“拗”字形象地体现了井灌提水过程。
龙门与诸暨同在吴越,相距不过百里,农业形态基本相似。由此可见,龙门人把“桔槔”说成“拗棚”是有道理的,那么写成“拗”也是有据可依的。
农具充满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尺度”,高度评价了生产工具的巨大作用。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就各个地域、环境、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最先出现的农具是耒耜,它们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石制农具,耒耜是用来翻土、挖沟、打洞的工具。
商代是发达的青铜时代,但农具仍以石器为主,间或使用一些青铜器。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广泛采用,如锄、铲、锸、镰、犁等,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耕地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汉代,耧车、翻车、扇车和犁壁相继发明。耧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播种机,它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耧车用牛牵引,将开沟、下种、盖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赵过发明的三腿耧能同时播种三行,一人一天可下种百亩,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翻车,又叫龙骨水车,系东汉时毕岚首创,三国时魏国的机械制造专家马钧又加以改进。翻车利用齿轮原理,用脚踩带动长长的木链(即龙骨),木链等距离地拴满了竖着的刮板,外面套着水槽。刮板随木链绕时,将水刮入水槽,随着木链的绕转,水源源不断地流进田里。扇车,又叫扬扇、风车,是一种扬场净粒的器械,西汉时发明,一直使用至今。扇车由车架、外壳、风扇、入斗及调节门等构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犁只有一个犁铧,西汉时发明了犁壁,它是一块斜卷的铁板,装靠在犁铧的后面。
隋唐时期的筒车是一种完全利用水能的灌溉工具,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这应该是最先进的科学“自动”装置了。隋唐以前,犁架都是直辕,大而笨重,改直辕为曲辕后,使得犁架变小,使用灵活,能够自由调节犁地的深浅,从而改变了过去二牛抬杠式的牵引方式,只用一牛即可轻松地拉一具耕犁。
明清时期,出现了绳索牵引的代耕架,北方出现了露锄,南方出现了塍铲、虫梳和除虫滑车等农具。
如今,在龙门五边厅上,陈列着龙门过去和现在使用的不少农具,有龙骨水车、谷栈、风车、打稻机、独轮车、石磨、犁、耙、耖、淌耙、刮耙、秧凳等。这些种类繁多的农具,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适合本乡本土的农耕特点,并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得以改进完善。即使有些已经消亡,如拗棚被农用水泵取代,但它们曾经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们的设计原理,仍有着不朽的生命力。
农具,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创造才 能。
作者介绍
孙承安
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等文集。
孙华
1966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教育逾30年,曾获杭州市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现任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副校长。
孙伟良
1973年2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教育28年,曾获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现任杭州市富阳区富春三小副校长。
图书订购通道
作家签名现场
01
订购福利
三位作者联合签名
订购图书我们将邀请参加新书交流会
订购通道
三位作家签名本价格:55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