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是小人?
《论语》里的原话是: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里是不是都说“大丈夫一言九鼎,驷马难追”?,江湖上也讲究“啐口唾沫是个钉”。当看到孔子这句话的时候,不少人为了保住孔老夫子的“良好形象”,硬是通过各种方式给它曲解了。
我们先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这里的“言必信”的“信”,不是“相信”,是“守信用”。所以,“言必信”的意思就是“你说出去的话,必须要守信用”。
“行必果”的“果”,也不是“结果”,而是“坚决果断”。这个“行必果”,跟前面的“言必信”之间存在着一层递进的关系。连起来看就是“你说出去的话,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守信用,而且你还应该坚定地果断地为此付诸行动。”
“硁硁然”就是敲打石头的声音,石头一般都什么样,坚硬顽固。所以,在这里“硁硁然”就引申成为坚硬固执的意思。这里的“小人”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不是阴险的人,恶人坏人,而是指相对于君子和大人而言,见识不够,没有开悟的普通人。
所以,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那些不管说了什么都能做到讲信用,并且还会坚决果断地为之付出行动的人,其实都是浅薄固执,没有见识的普通人啊。
好,回到最初的问题。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把这种行为和品行定义为小人呢?
其实孔子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是最早的知行合一。
讲两个孔子遇到的事件。一次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第一站去的就是卫国(孔子的父族据说是在卫国),在快到卫国国都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卫国大夫公孙氏在发动叛乱,于是把孔子一行人都强行给扣留下来了。
几次谈判之后,答应放了他们,但得答应不准再去卫国。孔子就答应了,还发誓了。但一出城门呢,就带着弟子们往卫国方向去了。子贡就不解,说老师,我们这样难道不是背信弃义了吗?孔子说,我们那是在要挟之下答应的,不能算数。这就有点像是现在有些私人之间的协议,它不受法律保护,无效。
还有一次,也是在他们周游列国途中,在路上遇到一帮山贼,把孔子一行人围困了。但这些人也都知道孔子名气大,不敢随便动他,留在自己手上也烫手,于是就也放了他们。但要求说,你们可不能报官,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孔子也爽快地答应了。
但结果你应该知道,孔子刚一脱身就去报案了。子贡又傻眼了,说老师,你这也太不讲义气了吧,以后咱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啊,谁还愿意相信咱啊。孔子说,如果我今天不去报案抓他们,那他们今后肯定会祸害更多人,我们今天幸运,那是因为我名气大,他们不敢动。要是换作别人呢,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吧。虽然我是答应了他们,但对于这种不符合正义,不符合良知的事,如果我们对他们讲信用,那岂不是纵容作恶了吗?
看完这两个故事,你应该理解了吧,为什么孔子说“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是小人。不仅孔子,儒家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孟子也说过同样的话,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就是说真正的牛人,有担当的人,不会被自己说的话所困住。那什么才是准绳呢?惟义所在。其实这里的“义”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良知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主宰
一切事物的判断标准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符不符合我们的良知。
如果你答应了别人一件事,后来发现这是错的,你还要继续吗?一个真正的君子,绝对不能被一些传统和常规所束缚,要与时俱进,随时而变。大丈夫不能被诺言和世间的规矩所控制,假如这些诺言和规矩是不符合正义,不符合良知的。那么就无需在意,并且可以大胆地去做,勇敢地去打破它。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成规。如果有,那么这个成规也是你的良知。就好比说,你为了送临产的孕妇去医院而闯红灯;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歹徒进行搏斗,使用了暴力;为了抓住罪犯而在谈判的时候使用了欺骗和谎言等等,这些都是在良知的指引下打破常规而为的。
规则、制度、法制,这些东西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具体制定的,都有不完善,也有不合理之处。如果拘泥于此,不实事求是,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哪来的与时俱进?
阳明先生认为,人生在世,当你在准备遵守或者违反外在的规则之前,你应该首先问问自己的良知,这样做合不合适?因为规则不在外界,而在于你的内心啊。
谨以此文致于那些在光明自己良知的所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