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的海马爸爸放弃了什么?
怀孕的爸爸?对,你没看错,海马所属的海龙科家族全部都是爸爸怀孕生子的,它们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类雄性怀孕的动物。为什么雄性也能怀孕,海马爸爸跟其他动物的爸爸有什么不同呢?
雄性为何能怀孕
如果问你,人类妈妈怀孕必需的器官是什么?你应该立刻能想到,那就是子宫。海马爸爸也有一个类似的器官,我们称之为孵卵囊。孵卵囊位于雄海马的下腹部,是由两层褶皱的皮肤连接而成的。囊前方有一个孔,雌海马从此处放卵入袋,未来的海马宝宝将会从这个孔出生。孵卵囊是海马爸爸“怀孕”的必备神器。
除了孵卵囊,海马爸爸还有一种神器,让小海马们在孵卵囊中能获得足够的营养,那就是虾红素蛋白。雄海马的上皮组织在虾红素蛋白基因的指导下,形成一个蜂巢状的“子宫”,虾红素蛋白组成的“胎盘”能给受精卵和小海马提供养分和氧气,整个过程与哺乳动物的妈妈们怀孕、生育非常相似。
因为有了怀孕的能力,所以拥有了择偶的权利,这是海马爸爸不同于其他物种雄性的特权。雄海马更青睐美丽、雄壮的雌性,当雄海马选定配偶后,它们会共同舞出一支爱情舞蹈,相互环绕着游动。雌海马的卵细胞发育成熟后,就将卵排入雄海马的孵卵囊中,卵细胞在那里受精。随着越来越多的小海马被孵化出来,雄海马的育儿囊慢慢变大,颜色逐渐加深。带着大肚子的雄海马很少游动,经常栖息在水底,它们的食欲也会受到影响,进食量有所下降,直到两个月后产下小海马。
海马爸爸的怀孕能力很强,在整个繁殖期,它会毫不停歇地接连“怀孕”,有时候上午刚生产,晚上又怀上了。雄海马一年约生产10~20次,每次生下几十只到数百只不等的小海马,有一种加勒比海马堪称是海马中的“生育冠军”,一次能生下1500余只小海马。
背后还有秘密
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为了孩子,海马爸爸的牺牲比你想象得更多。
我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生物都有自己的免疫机制。免疫系统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防线,但在怀孕时,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人类妈妈在孕育胎儿时,胚胎所携带的基因有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那部分基因对于母亲来说就是外来物质,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动去清除它,如果清除成功,就会造成流产。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孕妇都能顺利产下健康的宝宝,这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还存在着一种免疫耐受机制,通过减弱妈妈的免疫能力来保护胚胎不被母体清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是编码所有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的基石,下调MHC的表达就能减弱免疫能力,人类妈妈的免疫耐受机制中,其中一类子基因MHC-I的表达和功能明显减弱了。
而海马爸爸还要更加决绝,德国亥姆霍茨基尔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奥利维亚·罗斯及其团队发现,为了减小身体对幼子的排斥,海马爸爸体内的MHC-I基因不仅表达下调了,它甚至完全放弃了另一类子基因MHC-Ⅱ基因。
免疫细胞CD4-T淋巴细胞能识别多种外来物质,包括身体内部的坏死细胞,它识别出这些“坏家伙”的身份后,就将这些信息传递给MHC-Ⅱ基因,该基因编码产生的抗体分子就能针对性地清除这些“坏家伙”。因此可以说,如果人类失去了MHC-Ⅱ基因,将会发生许多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甚至罹患多种癌症。
失去MHC-Ⅱ基因的严重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但雄海马却适应良好,它们甚至因此避免了一种“阴险”病毒——艾滋病病毒的侵扰。
艾滋病病毒在人类体内的主要攻击对象正是CD4-T淋巴细胞,它不仅杀伤CD4细胞,还会“威逼利诱”。有的CD4细胞会“英勇不屈”,坚持战斗直至牺牲;有的则会“叛变”,它们会将艾滋病病毒当成“自己人”,给艾滋病病毒打开人体大门。而MHC-Ⅱ基因的存在也会助长艾滋病病毒的“气焰”,曾有研究表明,MHC-Ⅱ基因表达活跃的CD4细胞比不表达MHC-Ⅱ基因的细胞更能促进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和转录。
雄海马这种完全不害怕艾滋病病毒入侵的能力正是我们人类梦寐以求的。如果我们也有这种能力,就能真正战胜艾滋病这种不治之症。可惜的是,失去一种免疫基因还能好好活着的能力,目前只在雄海马身上发现,而我们想要这种能力很难。不过,对雄海马基因的研究,启发了人类治疗艾滋病的新思路。也许未来,我们也能通过减少“叛变”的CD4细胞的数量和下调MHC-Ⅱ基因的表达来治愈艾滋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