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三方博弈中,确保你利益最大化的四大手法!

出处】《资治通鉴 卷第十 · 汉纪二》

【原文】蒯彻曰:“...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赵、燕,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熟虑之!”

【译文】蒯彻道:“...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牵系在您的手中,您为汉王效力,汉国就会获胜;您为楚王助威,楚国就会取胜。若您真肯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都不受损害,并存下去,您与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种形势一构成,便没有谁敢先行举手投足了。再凭着您的圣德贤才和拥兵众多,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令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刘、项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去制止楚、汉纷争,为百姓请求解除疾苦、保全生命。这样,天下的人即会闻风响应您,哪还有谁胆敢不听从号令!然后您就分割大国,削弱强国以封立诸侯。诸侯已被扶立起来,天下的人便将顺从,并把功德归给齐国。您随即盘据齐国原有的领地,控制住胶河、泗水流域,同时恭敬谦逊地对待各诸侯国,天下的各国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表示归顺了。我听说'上天的赐与如不接受,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时机到来如不行动,反而会遭受贻误良机的灾祸’。因此,望您能对这件事仔细斟酌!”

分析

所谓博弈,就是博弈各方策略的运用与实施过程。具体就是利益攸关方之间相互交手过招、利害交锋、运筹制胜的活动,实质是围绕实现目标争夺优势、谋取胜利、争取成功而展开的双方或多方互动,简而言之,就是利益角逐。

在对博弈的定义说完之后,我们来看案例,案例中韩信、刘邦、项羽作为博弈的三方,项羽兵困成皋西面的山区,不能前进,已经有三年了;刘邦方面,率军抵抗项羽,多次失败,难以自救;而韩信此时占据强大的齐国,决定天下胜负大势的关键在于韩信(如果韩信为刘邦效力,汉王就会获胜;如果韩信帮助项羽,项羽就会获胜),所以,韩信作为博弈中的一方,如何能在三方博弈中取得利益最大化,这是蒯彻为韩信所考虑的。

1、己方——保证实力:保证自我实力能成为他们各自倚靠的对象

这是三方博弈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案例中,蒯彻为韩信在保证实力方面所提的建议是:

其一,百姓方面:为民请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蒯彻深谙这个道理,所以在建议中就立马打出了“为民请命”的旗帜,即顺着老百姓的意愿来为民请命,这效果是很明显的:天下的百姓就会闻风响应来响应韩信。一旦达到这个效果,那么何愁实力是个问题呢?!得到天下更不是问题!

其二,外交方面:礼待诸侯

分割大国,削弱强国来扶持、封立诸侯,诸侯就会将功德归结于韩信,同时,礼待各诸侯国,那么何愁各诸侯国不会相继来朝拜韩信?!

通过上述简单分析后,我们知道,蒯彻在建议中主要是抓百姓和抓外交。重视百姓主要是基于粮食等后勤供应考虑,抓住了百姓,就等于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后勤供应;而重视对各诸侯的外交问题,主要是基于兵马、合纵连横的军事方面来考虑的,抓住了诸侯,就等于在军事实力方面不成问题!总的来说,就是保证自己的实力能够成为他们各自凭借的对象。

2、彼方——相对平衡:弱势一方多扶持,强势一方多打压,二者保持相对可控的平衡状态

案例中,蒯彻为韩信在平衡方面所提的建议是:

其一,内部牵制:牵制后方

蒯彻的内部牵制,怎么个牵制法?他在建议中是这么说的:出击刘邦、项羽兵力不足的地区来牵制他们的后方,即搞乱他们的后方,使其无暇投入全部精力在军事实力等方面的提高上,分散他们的精力,以防他们的做大做强后最终反噬自己!

其二,外部树敌:封立诸侯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就弱化敌人方面,除了上面提及的从内部牵制敌人外,还可以从外部入手,即为他们树立敌人,在案例中就是封立诸侯。一旦自己扶持、封立起来的诸侯越多,那么他们同刘邦、项羽的利益交集之间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用构筑盟友的关系来分化敌人,假手他人,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

延伸至职场而言,三角博弈还是很实用的,比如,你遇到个不服管教的下属时,你就可以有意扶持另外一个跟他有矛盾的下属,用他来牵制、制服那个不服管教的下属,由于自己对那个被扶持的下属有提拔之恩,所以他就会听我们的,假手他人,最终间接实现了对那个不服管教的下属的控制。当然了,这里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不能脱离对这两个下属的监督控制,做到两个下属之间的相对平衡,防止因互斗过火而崩盘,那就得不偿失了!

权谋笔记,帮助你在职场快速成长!

quanmoubiji,bangzhunizaizhichangkuaisuchengzha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