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济学类进行过研究,代表作有《古今图书集成》、《货殖列传》、《平准书》、《食货志》、《盐铁论》等。

春秋晚期已用金属货币

即铸币,当时主要是铜币和金币两类。铜币有四类,形状像刀的叫“刀币”,流通于齐燕等国;形状像铲的叫“布币”,流通于韩赵魏等国;形状为圆形的叫“圜钱”,流通于秦国;形状像贝壳的叫“铜贝”或“蚁鼻钱”,流通于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将秦国外圆内方的铜钱定为国币,其他各国货币不许再使用。

战国时期广泛使用铁制农具

中国是农业文明很早的国家。中国在战国时期,冶铁业就已经很发达了。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种类繁多。孟子曾与农学家许行有过关于铁耕的辩论。河南辉县在出土的战国魏墓中,曾发现有 58 件铁农具;河北兴隆县的燕国遗址中,曾出土铁农具 87 件。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

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约自公元前 256 年始,率众经过八年的努力,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为这里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 2000 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世在都江堰地区修建了二王庙,专门祭祀李冰父子。

烧草积肥

《礼记·月令》中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就知道把田间野草烧成灰,既能除草害,又能肥田。东汉时期,人们就已懂得分辨土壤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货殖列传》

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记叙从事“货殖”商贸活动杰出人物的类传,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货殖”是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从《货殖列传》中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思想,早在汉朝就有了。司马迁在书中第一篇就讲述了市场自我调节的例子:“北有牦牛,西有畜牧,东有渔盐,南有木材,人们能各凭其能,各竭其力,各满其欲。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不招自来买卖,不求自出交易”。

《论贵粟梳》

是汉文帝时期的政论家晁错所写,提出“使民以粟为赏罚”,即人民给政府多交粮食可以得到官爵或免罪,结果国家存粮果然大增。晁错在开篇即有力地论述道:“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平准书》

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经济问题的研究论述,体现了其自由市场的经济思想。汉武帝曾采纳大农令桑弘羊的建议,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即调剂运输,平准即平衡物价。在地方设立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剂、购销郡国收来的租赋财物;在京师设立平准官,负责平抑物价,利用均输官购进的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同时,为增加政府收入,还推行“算缗”min、“告缗”制度,“算缗”即是向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即是鼓励知情者揭发,揭发属实者,赏给应没收财产的一半。

《食货志》

是班固在《汉书》中记述中国西汉经济的专篇,其作用相当于此前《史记》中的《货值列传》。“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商贸流通。后来,历朝历代在编修其《史书》中都有《食货志》子目,成为研究我国经济财政历史发展轨迹的基本史料。

《盐铁论》

是西汉政论散文家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对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羊搞盐铁业、酒类等国有化持批评之词。汉武帝为了北击匈奴筹集资金,搞盐铁业国有化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的既得利益,因而引起不满和反对。北宋时期,政府对盐、茶、酒等也是实行的专卖制度。

《齐民要术》

由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 xie 所著。他很重视农业,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农业科学的著作。该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树、树木、畜产、酿造、调味、调理、外国物产等各章构成,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贾思勰生于北魏齐郡益都县(今山东寿光西南),官至高阳太守(今山东临淄一带)。

《农器图谱》

元朝时,在安徽、江西担任过县官的王祯,为总结农事经验,前后用十七年撰写了一部约计十三万六千余字、插图二百八十余幅的农学巨著《农书》,包括《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等部,全书集北魏以来农业生产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适用范围最广、最为全面的农书,在中外农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王祯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木活字印刷。元代初年,朝廷大司农司还编纂了一部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总结了我国元初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

明朝时,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60 卷,约 60 万字,形成完整的农学体系。他还翻译很多书籍,最为著名的是和意大利天主教学者利玛窦合译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几何原本》。

《天工开物》

由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撰著,分上中下 3 篇,共 18 卷,并附有 123 幅插图。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等 130 多项,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农艺书和工艺学文献。

(0)

相关推荐

  • 货殖列传(五)

    研读<史记>,品味"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史学和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史记>故事.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精彩异常,是我们所熟知历史的 ...

  •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演变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向南方转移开始于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 ...

  • 宋元两田制——中国古代经济的巅峰,官僚地主的狂欢时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宋瓷巅峰--汝窑 随着唐后期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宋依靠大官僚地主支持而取得政权,采取不立田制的政策,继承了唐的官田,又肯定了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民田),形成事实上的土 ...

  •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知识点汇总

    专题解析 中国古代经济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部分,也是中考的重点.经济史部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复习时要加以注意.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其经济形态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农具的改 ...

  •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附真题训练)

    [目标] 1.了解考试范围内各个政权的建立及更替情况. 2.掌握重要的政治制度,以及秦朝.西汉.北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3.对比理解并记住历代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地 ...

  •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

  •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

    一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滥觞--孔丘和春秋末期的贤大夫 三  早期小生产者利益和愿望的表现--墨翟.许行 四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两个阶层和两种对立的经济思想- ...

  • 高考神助攻!历史——中国古代 近代 现代经济知识,学霸私藏款

    今天我们来说说高中历史! 距离高考仅剩91天了,还有很多同学还没有弄清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影响意义等,比较着急! 其实,想要学习高中历史,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 ...

  • 【真题计划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给全国一线教师提供一个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高中教育质量,以"做真题,促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