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山海经考据与考古

关键词:山海经帝俊 黄帝 帝鸿 轩辕氏 有熊氏 炎帝 帝 之尤

摘要:一直以来,主流都将《山海经》当成志怪小说,可能是深受司马迁的影响,也是因为《山海经》中的部分内容有些离奇诡怪,加之文字的错讹与误读,导致《山海经》中记载历史的部分演变成为传说,最终被当成神话,并且深入人心。直到今天,才有部分学者相信其中的历史、地理的真实性而进行了诸多解读,但是多数还是难以令人信服,尤其历史传说部分,带有过多的猜想成分。但是,这并非表示《山海经》就真的是古人的神怪小说,毫无价值,这一方面不符合《山海经》的传承历史(很官方),也不符合时代的文化语境,上古惜字如金,真的没有闲心向壁虚构,其中的地理、矿藏、动植物如此细致,对待又如此珍重(祭祀)。而且其中的许多地理与一些世系被后人认同。而个人对《山海经》的解读说明,如果厘清其中的一些错讹,其实许多后世的帝王世系观念与一些难以解读的世系关系在其中有答案,前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也反过来证明《山海经》帝王世系的可靠性,也证明后世部分学说来源的可靠性。

此文主要的观点是依据《山海经》,区分开帝俊、帝喾、帝舜的混淆,尤其是第一次区分开有熊氏黄帝(帝鸿)与轩辕氏黄帝(就叫黄帝)的不同,也第一次区分开炎帝与帝的不同!为我们顺利解读上古帝王世系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华民族找清楚祖源而提升民族自信、增强多民族认同大有裨益!

首先表达下个人对《山海经》的认识。个人认同现代学者王红旗老师的观点。他认为《山海经》一书是由帝禹时代的文献《五藏山经》、夏代的文献《海外四经》、商代的文献《大荒四经》、周代的文献《海内五经》这四部分内容合辑而成的。其中以《五藏山经》成书最古老,它是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考察白皮书,作者有帝禹、环境资源大臣伯益和测绘工程师大章、竖亥(疑即《列子》所说的夷坚)。《海外四经》的作者应该是夏王朝的史官,《大荒四经》应该是商王朝的史官,《海内五经》的作者应该是周王朝的史官,其中《海内四经》系西周时期的作品,《海内经》系东周时期的作品。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五藏山经》描述的地形地貌符合4200年前的地形地貌,而且它没有记述帝禹时代以后的信息。《海外四经》记述有夏后启的事迹,但是没有记述夏代以后的信息。《大荒四经》记述有商代王亥的悲剧故事,却没有记述商代以后的信息。《海内五经》则表现出浓厚的追溯历史的兴趣和倾向,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国名,因此其成书也相对较迟。有意味的是,晋代著名学者郭璞(276-324年)在《注山海经叙》里说“盖此书跨世七代,历代三千,虽暂显于汉,而寻亦寝废”,似可表明他已经认识到《山海经》一书涵括有长达3000年时间段的内容。

那么,究竟谁是《山海经》一书的首编者(包括把古文字翻译成当时通行的文字,以及对部分内容的改写)呢?这个问题学术界已经争论了许多年。王红旗老师认为,《山海经》一书的首编者,正是追随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学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拥有足够多的历史档案文献资料。与此同时,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馆长老聃很可能也参与其事,而领导和主持其事的人很可能就是王子朝。

事实上,纵观《山海经》全书,开篇《五藏山经》有《禹曰》,终篇《海内经》结尾文字为“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充分体现出编纂者对帝禹的尊崇和对大一统国家的向往。显然,这种政治情结非常符合王子朝的身份。这是因为,大禹是先夏时期工程师的杰出代表(治理洪水是一项工程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而王子朝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周王室的百工(各行各业的工程师或工匠);帝禹划定九州是对中国政治版图大一统的重要推动和贡献,而王子朝之所以要携带周室典籍避难于楚国的南阳一带,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拥有继续领导、管理周王朝的合法性。

进一步说,王红旗老师认为,鉴于《山海经》一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价值,它的副本或抄本很可能被王子朝作为客居楚国而送给楚王的见面礼(原本则被秘藏深山或埋藏地下),并被楚国作为机密文献深藏起来,其时应该在公元前516年至公元前505年期间。事实上,在先秦诸子百家里,唯有屈原的著作(《天问》、《九歌》等)中引用了大量《山海经》里的内容。此后,秦国灭楚,《山海经》等典籍被收藏入秦国图书馆里。接下来,刘邦率先兵入咸阳,萧何将秦国图书馆的图书典籍悉数收藏,其中应当就包括《山海经》一书。汉王朝建立后,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国力日盛,由于时过境迁,《山海经》的军事地理价值不再那么重要,该书才被解密,世人方知有《山海经》一书。故而《隋书·经籍志》有“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之语。

所以,《山海经》绝对不是神怪之论,而是地理全书。最初图文并茂,不仅郭璞自己,就连其后的陶渊明甚至还见过。可惜在此以后《山海图》失传(但是可能有迹可循,另论),所以解读《山海经》显得极其困难,尤其是《海外经》与《大荒经》。但是,笔者暂时只关注其中的帝王世系——一直被后人视为神话而不可靠的内容!但是,个人认为那只是古人因为混淆了许多帝王名号而导致的无法解读,不是其内容有问题。古人没有作假的动机!而且都是国家的机密文件,有大量国土资源与矿产信息!

一、黄帝、帝鸿与帝俊、帝喾

个人所以认可《山海经》的帝王世系原因主要有四点。除了上述的官方正统传承,又没有经历秦火,不是民间传说,因此反而原始可靠外。

第一点,就是其中的“黄帝世系”记载在后世多不见,仅有的似乎熟悉的一条关于“雷祖”的:“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帝颛顼”(《海内经》),因为与“方雷氏”相似还被后人误读,错嫁接到有熊氏姬姓黄帝名下,结果导致混淆!但是,事实上《山海经》其余的黄帝世系除了鲧禹一系(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外,后世典籍基本没有清晰的传承!如: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

黄帝生禺䝞,䝞生淫梁,淫梁生番禺。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狄。

即便引用也不能自圆其说,而颛顼大帝在《山海经》中的世系(有八条之多)许多也没有下文。后世所谓的黄帝四妻与世系除了嫘祖(雷祖)外,其他为后世人所传的重要世系没有一项见于《山海经》!如果作假编造,对于如此重要的黄帝怎么会如此荒诞?

再举一个例说明。据《史记·五帝本纪》等,一般都认为黄帝一生娶有四个妻室,她们是嫘祖(《山海经》作雷祖)、方雷氏、彤鱼氏、嫫母。且《史记》云:“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 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依据《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阳与夷鼓为姬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只有青阳与夷鼓为姬姓。

如此,依据《国语》与《史记》,焉有长子(青阳)世系既得姬姓而《山海经》居然无记录?反而次子昌意又有明确而详细的记载?而依据《山海经》与《国语》,岂有长子世系(《山海经》雷祖之昌意,只记录了此系,肯定是最重要的长子)反而改姓之理(依照《国语》)?

第二点,作为极其严谨(当然,后人因为有编造天下一家的黄帝世系嫌疑而不认可,但是这真的不能怪史迁公,下面论)的司马迁,在有前人历史如《国语》、《左传》等记载与至今都绝对统一的认识下——黄帝姓姬,怎么会犯一个看似极其低级的错误(事实上不可能,必是史迁公遍访全国而得出的谨慎结论)——黄帝姓“公孙”!几千年以下,中国的史学家几乎没有人反思这个问题,倒是都在打太极!而且也不管上古会不会在这种“姓”,既然后世有“公孙”之姓,那么意思就是“公之孙”!看,多省事!为什么不反思除了公孙,还有音极其相近的公输、公上、公山、公西、公晰,甚至可能包括“庚桑”;其实,由于古音的地域差异(以后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其实还有公仪、公玉、公羊、公冶,乃至于“梗阳”都是!为什么出现如此多的音相似的复姓?怎么解释?

而对于轩辕之名号,也想当然地认为是高车(包括后世疏勒之高车族,重复犯错)!不知《山海经》“轩辕之国”早前都作“轩猿”,但是可以肯定也绝对不是最初的字眼!

第三点,自古传为圣知的孔子,在面对两个弟子宰我(就是因为“昼寝”而被孔子批为“朽木不可雕”的宰予)与子贡关于“黄帝三百年”与“黄帝四面”的时候,解答得也十分牵强!由于司马迁(以及后世几乎所有的自视为正统的史学家)认为黄帝为一人,也如孔子一样“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回答!而对于西汉以来的纬书与补遗的史学多视之为完全是附会编造(尤其是乾嘉学派到近代的疑古派)之论。但是,纬书等真的完全不可靠?被疑古派批为汉儒附会的“四象”说不是在现代被马王堆出土的漆箱画作与舞阳西水坡遗址(早至于6400年前)的蚌画所证实?

那么《春秋命历序》中所讲的“黄帝传十世”、“颛顼传九世”、“帝喾传十世至尧”等,难道都是编造的谎言?

但是,几千年都没有被大家重视的《山海经》却至少提供一个了证明!那就是作为帝尧父亲的帝喾(这一点没有异议)在《山海经》中位置很诡异!

帝喾见于《山海经》,一共三处(暂不论所谓混淆的帝俊,下论),分别是:

《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

《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在经中,帝喾全部与帝尧联系在一起,表明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而且按照文字,帝喾似乎年代或威望在帝尧之后!不像作为帝尧之父而且名声巨大的帝喾!另外《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对比《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似乎帝喾有如帝丹朱一样被罢免但是依然因为正统而受到尊重!

如此,结果可能出人意料!依据行文特点(记载排序与墓葬地理规格),此中的帝喾只可能是一人,就是德行不够而被罢免的帝尧之兄——帝挚!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此处的“帝喾”就是“帝挚”!如此“帝喾”只能是传承的帝号,不是特指,帝挚才是特指,挚为名,帝挚作为长子继承“帝喾”之帝号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是说“帝挚”为第十代帝喾(喾之义为“下教民,上告天”)完全可能!而放勋由于为次子继承帝位,所以只能改帝号为“尧”(为高远之义)!

因此,《春秋命历序》的五帝等世系、年代有可能是可靠的!也就是说,五帝之名为帝号(尊号),未必只有一代!

这也反过来证明,《山海经》的帝系是可靠的!只是后人既错解了帝号,又混淆了许多帝号,而导致根本无法解读。

第四,《山海经》保留了最早的帝俊世系,但是因为后人的错解而混淆,但是实际上可辨识。只是大家没有想到结论会是如此!

如“帝俊”,即有帝喾、帝舜之异说,偏偏没有帝俊自己的位置!其实这可能是因为“俊”字太优异,《鹖冠子·能天》曰“德万人者谓之俊”,加之“俊”“喾”“舜”古音接近,所以混淆了三者,如此让后人认为《山海经》都是在编造故事,或者就是神话而已!

但是,帝俊、帝舜与帝喾也不是不可辨别。

如《大荒南经》云:

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皆送,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又: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又:帝俊生季厘……有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而《大荒西经》云: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又: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

其实,在《大荒南经》中,除了“帝俊生季厘……有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在《大荒西经》中,除了“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中的“帝俊”为“帝喾”外,所有的“帝俊”实际上都是“帝舜”(谁让俊与舜的音也相近呢)!

而《大荒东经》中的“帝俊”确实就是“帝俊”!其中全部都有建“国”的记载,全部都“使四鸟”:

“有中容之国,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司幽之国。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当然,最神奇的是《海内经》: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加之《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帝俊生季厘”郝懿行疏云:“文十八年《左传》云,高辛氏才子八人(《海内经》:帝俊有子八人),有季狸,狸、厘声同,疑是也。”

很显然,此中帝俊(生晏龙)、帝喾(赐羿彤弓素矰、有子八人)与帝舜(生三身)三者都在!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二、帝俊与炎黄

但是,问题没有结束!不是帝喾与帝挚的问题。而是帝俊的问题!

历来就有人怀疑说《山海经》的最重要的帝系好像不是黄帝而是“帝俊”,但是下面的理解就出错了,认为此帝俊就是帝舜或帝喾,或者帝喾就是帝舜,一通太极,看似完美,其实完全理解错误。

那么,帝俊又是什么来头,怎么不见古人提及?除了《山海经》,如果不是帝舜或帝喾,那又是谁?

我们回头看《大荒东经》的内容: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相信没有人发现其中的机密与异常!

首先看“黑齿”,果然如经中所说?其实,关于黑齿国在《海外东经》描述完全不一样:“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显然,《大荒东经》描述的是“黍食”,而《海外东经》描述的是“食稻啖蛇”(即便是两处也一样),完全不一样!地理位置也不一样!所以,肯定出错了!

问题出在哪儿?大家没有看见帝俊四子有一个共同特点了吗?相信都一带而过!就是都“使四鸟(古代鸟、禽为广义的禽兽)”即“豹、虎、熊、罴”!

“豹、虎、熊、罴”!不眼熟吗?仿佛在哪儿看过?

怎么能忘记!那么著名的历史传说,影响华夏五千年的故事!实际上不是传说!更不说神话!

对呀!就是所谓的“炎黄大战”!怎么能忘记这么著名的事件!

如此熟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在《大戴礼记》也有相同的记载,为孔子之言:“黄帝……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阪)泉之野。”,即黄帝驱使“四鸟(兽。貔貅为后人加入)”战胜炎帝是天下共知的事实,所以,驱使四鸟的必然是黄帝世系!

或云,不对呀!怎么没有看到黄帝?莫非帝俊是黄帝?一点看不出其中的逻辑。那么“帝鸿”为黄帝?这个还真的没有错!《世本》云:“黄帝又曰帝鸿氏”,《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帝鸿,黄帝”。当然,这其实是他们蒙对的!但是如此,黄帝之孙怎么销姓?而与黄帝“帝鸿”为兄弟的“黑齿”也无解呀!怎么姓姜?好熟悉!

看看《国语·晋语四》怎么说:“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这个也是被我们认可了几千年的典故!虽然有一些怀疑者,但那也是因为后人误会将“姜姓炎帝”当成“神农氏”,又将此“有熊氏姬姓黄帝”当成“轩辕氏公孙黄帝”而导致的不可解所致!

咦?难道炎帝不是“神农氏”?研究历史典籍的人都知道,最初为姬姓黄帝同胞的“姜姓炎帝”真的不是“神农氏”!后世最初多传为“烈山氏”或“历山氏”,不是神农氏!

那么这里面的问题又出在哪儿?

再回头看上面所述的“黑齿”的错误。首先,对比炎黄同父,所以,所谓的帝俊就是少典!几千年没有人挑明!而“黑齿”应当为“炎帝”之错讹!因为皆为黍食,而黍必须由原始的狗尾草经过人工多代培植才会成为可食谷物,所以必为农耕民族。

但是!您可能会说,“黑齿”与“炎帝”字形与声音都差的太远,错讹不太可能吧!

其实,不是不可能,而是我们几千年又错误地认识了“炎帝”!主要是受后世错误的帝王朝代“五德终始论”误导所致!

《山海经》中的炎帝(也应当是最初的)可不是黄帝的兄弟族!他的世系很清晰,完全没有后代所说的姜姓“炎帝”的一点信息!当然不包括后人的嫁接!

《大荒西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

当然,《大荒北经》还有另外的记载:“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本来与姬姓同宗的“姜姓炎帝”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帝王世系》为了自圆其说进行了嫁接!云:“神农氏(错戴名号,当为烈山氏)在一百二十年而崩。纳奔水氏女曰听泼,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釐,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轩辕氏。”

难道烈山氏、炎居、节并、戏器、祝融、共工、后土、噎鸣(且不说信与夸父)与八代炎帝对上了?从哪个角度都完全不可能!可见这种错误的嫁接导致后人对《帝王世系》与相似的《世本》、《路史》乃至于《竹书纪年》等完全不相信!甚至于连《史记·五帝本纪》都有理由高度怀疑!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我们还得回头看《大荒东经》的内容:

“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首先,黄帝时代有“销”姓吗?不说当年中原对金属还没有多少概念,即是有一些,也不至于在当年用“金”旁取姓,尤其是不可能用“肖”字!这可是十足的贬义词——衰微!所以肯定是传承过程中产生了形讹!

其实“肖”,金文作,与“姬”之形态极其接近,产生错讹是可能的!而取“姬”姓的原因,从“颐”看确实有可能是宽下巴之意,表达的是成功培养黍米而有口福、吉祥(熙即有吉祥、光明之意)之意。

那么“炎帝”怎么可能错讹成为“黑齿”?其实最初不是“炎帝”,一如“帝鸿”一样为“帝炎”!但是是否与“黑齿”还是差的远?实际上应当为“帝”!

是否觉得字很陌生?那是当然!不仅你陌生,当时传承的人也一定陌生,因为此字为“之(金文作)尤”上下合体结构,所以,音读尤!

读到这儿,研究过楚帛书的人可能一下子明白了——哦!对呀!在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黄帝经·十六经·正乱》中对蚩尤的记载就是“之尤”,而非“蚩尤”。其文曰:“(黄帝)出其锵钺,奋其戎兵。黄帝身遇之尤,因而擒之”。而所谓的“之尤”应当就是“

”遭“腰斩”为二,以蚩尤被轩辕所杀,所以才有此名字,后世又将其贬低为虫类,“之尤”最终成为“蚩尤”!但是,也由此可见蚩尤族出自“帝”!“帝”之“”为何意?上“之”最初为“出”意,而下“尤”为优异之意。所以本为褒义词“突出优秀”之意!为尊称。不然,蚩尤后来也不可能自称(篡称)为“帝”而与轩辕战!

由于陌生,所以他们可能在此文字上面圈了个长椭圆圈(古文作上下书写)!如此让本来的“”分别带帽穿靴而成为我们看到的“黑齿”模样——金文作“”!但是,上面我们分析过,以经证经,黑齿国根本不是如此!

但是如此导致了千古疑惑,让本来可能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无比!

厘清了《大荒东经》中的“销姓”为“姬姓”与“黑齿”为“”后,黄帝帝鸿与帝同祖于帝俊就与后代《国语·晋语四》所讲的、也是我们一直熟悉的黄帝同祖于少典完全吻合!不仅仅是姓名,也包括氏族特点:黍食,使四鸟!

但是,如此有引发了更大的问题!因为如此说来,一,《山海经》中的“炎帝”又是指哪个族系?是“神农氏”吗?

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公孙轩辕黄帝又是谁?他到底姓什么?源自哪里?与有熊氏姬姓黄帝什么关系?

如果真的如你所说,公孙轩辕黄帝与姬姓有熊氏黄帝不是一个氏族,那么上古文化岂非一团乱麻?你凭什么如何让人信服?

上面其实已经说过,严谨的史迁公在遍访全国后,最终抛弃传承了几千年黄帝姓姬的传统说法,肯定地表达黄帝姓公孙,虽然这显得十分逆流与扎眼!但是好在中国人自古擅长太极混沌术,轻轻一糅合就没事了,几千年就这么相安无事地保留了下来!就是精于考据的乾嘉学派与近代的疑古派大家即便产生了怀疑也都没有办法理出其中的脉络!

我们回头再讨论,我为什么说公孙、公输、公上、公山、公西、公晰乃至于庚桑,由于古音的地域差异其实相同的复姓还有公仪、公玉、公羊、公冶乃至于梗阳呢?

可能对于专业的人士来说很简单,但是对于对古音韵学没有一点概念的普通人来说,可能一时没办法想到。不过,我先举个成语来说明,就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叶公好龙”!太经典的成语了,一直到现在都很深刻而适宜!本来就是真实的人与真实的事,结果后人受到庄子诡怪寓言的影响,都把它当成虚构的寓言故事!当然,这不是我的重点。我说这个成语的时候,可能一部分人知道,“叶”古音读如“设she”!加之古时口音的细微差距,所以就产生了如上所说的诸多其实应当源自一个共同姓的不同“音译”!

音译?难道是外来的?如此相似的诸多复姓,如果不是外来的音译,你以为呢?公孙是“公之孙”,那其余的怎么说呢?

作者介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