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一组偷拍照流出,我才知道了这个真相 | 伴读
不久前,北京大学官方账号放出一段视频,记录了课后的一幕。
中午十二点多,已经下课好一会,还不断有人找老师讨论问题。
上一堂课刚结束,下堂课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进来。
上课前二十分钟,教室就已经坐满了人。为了听课体验更好,大家几乎是抢着坐前排的座位。
而没抢到座位的同学,只能发朋友圈调侃“喜提地板”。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清华。
课后的讲台“人声鼎沸”,周末的图书馆座无虚席。
有人感慨“学风”太好了。
那这些学生是靠天赋还是靠努力呢?
在某问答平台上,这个问题收获了3000多个回答,1364万的阅读。
而有一条回答获赞11.6万,其中的观点是:
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努力。
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十几年间由成长环境、教育资源、人生轨迹等因素潜移默化形成的“习惯”。
在好习惯的驱动下,越来越强的惯性,推着孩子成长。
而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滋养。
“我们应如何养育孩子”,是无数父母苦恼的命题。
天才不可复制,但优秀一定有迹可循。
初中女生张宇宣,成为小有名气的原创音乐up主。
不过是在一堂数学课上。
这个女孩走神了,脑海里浮现出一段旋律。
下一秒,她翻出歌词本,匆匆写下曲子,只等放学铃声响起。
回家半个小时,她拿着吉他一通作词编曲,一上传到网上就爆火了。
而更让无数父母惊奇的是:
她的成绩依旧排名班级前十,拿过不少主流奖项。
也就是说,文化课、乐器专业课、音乐,一样都没落下。
接受媒体采访时,张宇宣说,音乐是她从小的梦想。
她的家庭给了她梦想最大化的尊重。
无论什么事,甚至是选学校的这样的大事,家人也会通过协商开会来解决。
在父母的支持下,张宇宣可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此前,在一次家庭教育相关的研讨会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首师大特聘教授孙云晓表示,“家庭教育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习惯,这才能受益一生”。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辅助考试,这是所有父母要走出的误区。
不久前,《小舍得》开播,剧中田雨岚为孩子肯付出一切的劲头,让人望而却步。
可田雨岚想到差点抑郁的孩子,依旧不解:“我怕耽误了他,又怕累坏了他,我明明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成了他的仇人了呢?”
同样在这场研讨会上,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罗静抛出了一系列灵魂拷问——
你们家孩子参加奥数了吗?有没有学编程?语言考试到几级了......
她表示,家长应该明白,人生不是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的不是要“赢在起跑线上”,而是教孩子跑得更长更远。
好的品质,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一定能让孩子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受益无穷。
①重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赵昱鲲看来,孩子在中小学时期的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程度,与考取的大学等级,以及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更相关。
与此同时,他提醒父母也要解决好自己的命题,要想清楚“自己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家庭是两个人的事,要学会享受育儿的过程,彼此都要共同成长。
②平等积极的沟通,给予孩子成功的正反馈
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鼓励,加强他做好一件事情的正反馈。
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主权,通过和孩子积极平等地沟通去传递爱,父母应学会让孩子把命运、把人生选择权、把变理想为现实的能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让孩子成长为自主、自信、有爱的“披风少年”。
人生是场马拉松,父母永远只能陪跑半程。
加藤谛三的《长不大的父母》中就解释过,为人父母的意思是,你已经成为一个懂得给予他人快乐的人,而不是一味地向对方索取的人。
影响孩子一生的是教育,家庭教育要仰仗父母的格局和用心。
等我们不再能够帮他们保驾护航后,家庭教育的滋养才是他们战胜困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