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袁隆平院士走了
他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里梦外,皆为粮仓丰盈,鞠躬尽瘁
5月22日中午,悲伤的消息传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从我们有记忆开始,袁隆平的名字就常被提到,与他一起的,还有杂交水稻一词。
这位稻田守望者,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从未停下过脚步。
“我的脑瓜子还可以,还要从'九零后’一直工作到'百零后’……”
去年秋天,第3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时的这一幕,恍如昨天。当时得知结果后的袁老,开心得像个孩子。
我们所有人都视他为英雄,却不曾也不愿想到,英雄也是人,会老,会离我们而去。
那个手捧稻穗憨笑的老人,终究是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朝思暮想,并为之倾注了一辈子的稻田。
我们更愿意相信,老人是化作了春风、夏雨和秋露,在禾下守护着他的“孩子”,守候他的梦……
01
“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91年前,袁隆平出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饥不果腹的时代。
读一年级时,老师带他们去郊游,参观一个园艺场。园艺场很美,结得满满的桃子和葡萄,特别喜人。
当时的场景让袁隆平想起电影《摩登时代》里的一幕:窗子外边的水果,可以伸手摘来就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十分美好。
现实与理想融合,袁隆平开始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从那时起,他便立志学农。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左)
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袁隆平毫不犹豫地选择农学院。
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
为了说服父母,袁隆平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
好说歹说,父母最终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他如愿以偿地进了重庆相辉学院(西南农学院前身)农学系。
那一年,他19岁。
袁隆平大学毕业前留影
02
遭受质疑,经历失败,他从不放弃
1953年大学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教书,在那里一呆就是16年。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深刻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分量。于是他思考要从科学上寻找高产的办法,向饥饿宣战。
他把所有的热情与青春,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的一天,行走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大粒多,那是一株天然杂交稻。
水稻是雌雄同花,没有杂交优势,传统遗传学理论早有定论。可袁隆平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人工培育杂交稻,水稻产量是不是能得到极大提升?
此想法一出,许多人嘲笑他不自量力,一个乡村教师挑战世界权威,多少人等着看笑话。
但袁隆平没有放弃。终于,1964至1965年间,他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也就是杂交水稻的母本。
随后,他撰写了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首次描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病态”特征,开启了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技术研发的序幕。
就在他满怀期待等着杂交水稻实验成效之时,一场暴雨打破了他的梦。
前一晚他还披着雨衣蹲在试验田里,所有稻苗都生长得好好的。
第二天一大早,稻苗都被人毁掉了。甚至还有人恶意诽谤:“秧苗定是他害怕实验不成功,自己拔的。”
这次破坏把他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失败和污蔑没有将他击败,反而让他变得愈发坚强。
那年,他38岁。
03
圆梦的初心,从未改变
苍天不负有心人。
1970年,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中,袁隆平研究出一株“野败”野生稻,成为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1973年,他用在海南岛配制的10多斤杂交稻种,在湖南农科院0.08公顷的试验田中试种,亩产高达505公斤。
1974年,他在安江农校试种自己选育的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杂交水稻,亩产高达628公斤。而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
那年,他44岁。
从上世纪70年代三系法配套成功,到上世纪90年代两系法闯关成功,从20多年来超级稻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到近几年第三代杂交水稻走上前台,水稻的世界沧海巨变,水稻的单产步步攀升。
没有改变的,是袁隆平圆梦的初心。
前几年,为了产量的事,他发了一回好大的脾气。
“三一工程”是袁隆平提出的新战略,即三分地产出360公斤粮食,养活一个人。
准备项目申报材料时,专家们提出:水稻又要优质绿色又要实现高产,难度很大,是不是将高档优质稻的产量降低10%?而且优质稻卖得高些,收入还多些。
袁隆平把本子往地上一丢,说:“我不同意,钱有什么用?当你没有饭吃的时候,两个金元宝买不到一个馒头。”
产量指标就这么保住了。难是难,那就跳起来去达标!
从壮年到老年,水稻都像是他的“孩子”。他家的后院,紧挨着试验田,即使晋级“90后”了,一天也要看上三四回。
2019年9月,在出发去北京领共和国勋章奖时,他专门来到稻田跟水稻道别:“你们都乖乖的,我过几天就回来啦。”
04
农民高兴了,他就高兴
把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上,是袁隆平毕生的愿望。
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走出国门,袁隆平想让更多人“吃上饭,吃饱饭”。
自1979年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培训班里,总能看到袁隆平的身影和笑容。
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国,杂交水稻已实现大面积种植。
有外国人更是给他起了一个外号——Father。
在他们心里,袁隆平是父亲般的存在。
有一个故事,他津津乐道。“那年正当SARS肆虐,各国都加强防范,但阿罗约总统执意邀请我访菲。我在稻田里问当地一个农民'这个稻把子重不重’,农民说'很重’。我又问'你高不高兴’,农民说'很高兴’。”
农民高兴了,他就高兴。不论他们是哪里的农民。
常年在田里研究劳作,袁隆平也常被人当作农民。他比真正的农民还黑、装束还简单,颠覆了人们对大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农民们看到他,都想围过来。有的,就想看看和电视上是不是一样;有的,拿着自家几个土鸡蛋,想送给心中的“米菩萨”;有的,只是想和他说说话……
05
不折不扣的“宝藏爷爷”
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除了他令人折服的科研精神,他的才华亦让人欣赏不已,是大家公认的“宝藏爷爷”、“90后梗王”。
他会拉小提琴,多数时间忙于科研的他,会抽空练习小提琴,也会跳踢踏舞。
为了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国际友人沟通,他苦练英语。
他会下象棋、打乒乓球和气排球。
他还会常常和固定的牌友做“脑力锻炼”——打麻将。
当被问及“您觉得您帅不帅”时,他回答:Handsome。
问他为啥不带博士生,他给出的原因很真实了:
当被问到自己的团队里都是精英,好不好管理时,袁隆平的表情亮了:
当说起自己上下班不用按规矩打卡的时候,袁隆平脸上挡不住的得意,还给自己贴上“自由散漫”的标签。
在很多人眼中,袁隆平是个不解风情的科研小哥哥,鲜少有人知道在妻子面前,他是个暖男。他常拉着妻子一个拉小提琴,一个弹琴唱歌,互相倾听凝视,琴瑟和鸣。
出差时他想给邓哲买裙子,却不知道尺码,索性买了两条,写信说“哪条合适穿哪条”。90岁生日当天,面对着漂亮的生日蛋糕,他也不忘把第一口蛋糕喂给妻子吃。
在9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特地穿上新衣,光顾了常去的那家理发店,理了个帅帅的发型,理完发后还笑称自己又年轻了5岁。
世间时光如流水,袁老虽不服老,但我们可以看得出他真的老了。他在翻看书本的时候,双手都是颤抖的。
过度劳累了,袁老需要吸氧。
家人都劝他退休,不要再劳累了。可老人家倔强得很:“我这辈子最大的追求,就是所有人都能吃饱肚子,我还没痴呆,退休是不可能的。”
袁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将水稻视为自己的血液,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的事迹铭记于心。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走好,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