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
写作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窘境——今天要写什么?🤔作为一个长期写作者,必然要接受这样的挑战。在《写出我心》一书中,娜塔莉提供了不少好方法,比如说:列张写作练习题目表等,这里不一一赘述,面对写作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我说说自己是如何调节的,在此抛砖引玉。
壹
别光想,去写就对了。
我发现,每当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时,往往是尚留在“想”的层面,我真的没什么可写的吗?就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一番分析,然后发现这个想法其实站不住脚。事实是:并非已经穷途末路,没什么可写了,而是想写更“好”的、更有意思、更有价值的文章,而不满足于琐事连篇。
知道自己这个需求以后,我就去分析这个需求,看它是真的“事实”需求吗?一经仔细打量,不难发现,这里的“好”、“有意思”、“有价值”意思都很含糊。我们很清楚,目标不明确,理想就很难达成;另外,谁说生活零碎写出来就没意思了呢,许多美好的诗歌、散文、小说、哲学不都是从生活细节出发,然后升华出哲理和有趣来嘛。
通过觉察自己的思维,就会离开惯性思维的误区,认识到冲突和矛盾来自于思维局限。于是,我就越过“光想”这一阶段,立刻就投身到写作的状态中去,就从“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好....”下笔,你会发现文字会不断地往指间冒,像是一股源源不断地喷泉水,它有自己的“牢骚 ”、“怨言”、“看法”、“意见”要来说。
有时候,写着写着,“我”倒消失了,变成了以文字本身发表的言说的一个工具,根本不用过度思考和谋划,仿佛“我”只是一个通道罢了。
.
贰
定个小目标,且当觉察记录
“我要发光”日更群的打卡任务最少三百字,这对于坚持日更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不会有太多的压力,想着打卡三百字而已,就不会要一定要输出多“厉害”的文字,只要手写我心,让内心的声音以我观察之笔记录下来,不做过多的点评和评价,全当是观察自我思考者的笔记。
我曾经将文字作为疗愈工具,每天将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以文字的形式叙述出来,内心就会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和喜悦,那时候也有滔滔不绝的话要写,而今感慨:情绪健康了,原来内心还可以如此安静,原来除了沉浸当中,还有如此多不同的选择去接纳情绪。
当下的觉察,记录觉察就是我的选择,也有人选择记录幸福,有人选择写感恩日记,但凡适合自己的都是最好的选择。
一天寥寥数语,以不多的笔墨来描绘一天的生活,留白之地甚多,一副简笔生活画就跃然文中了。通过书写又觉察了自己,可以重新认识自己,如此一举两得的小目标,根本不会有疲倦感,因为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反而觉得很有趣味,更想去深入了解自己了。
.
叁
编辑附体:再读,再修改
作为一个文字书写者,得学会两个身份技能,分别是作家的创作能力,编辑的整理修改能力。一个看重自由创作,一个讲究严谨规范,这两种技能看似矛盾,因为编辑会妨碍作家的创作力,而作家常常不留意规范及细节,实则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通过不停地写和悟,我看到了这两个分身集结的的优势,一旦他们通力合作,写作便可以事半功倍,不光不会有“不知道该继续写什么好”的尴尬,而且书写的成品会更加严谨和规范。提取两个身份之优势,共同雕琢一篇文章,这算是孤独的写作者能体验的合作的乐趣。
每当行文一半,实在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我的常规做法便是启动编辑模式,暂时关闭作家的创作欲,回过头去一字一句地去倾听刚才笔下的文字,去理解作为作家模式下的自己想传达给读者的内容。此时的编辑介于作者和读者之间,是一条坚实的纽带,她以审慎的目光来判断作者的话是否到位,读者是否能够完整的接受信息,而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想必我说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读者,大家都能接受,如果这个第一读者变成编辑,那他是不是更接近作者的心。
经验总结来看,每每编辑模式启动一会后,作家的创作灵感便会受“编辑”的启发,而生出更多的好点子来。于是,编辑就退场,作者又上场,开始她的舞文弄墨,大展拳脚。在思维不顺时,写作可以如此交替进行。
总之,两个分身集于一人之身,却不让其同时上场。因为同上出现的话,文字的书写难免事倍功半,毕竟谁也不喜欢在自由创作是有一个喋喋不休的编辑在纠错。但是,一旦区分了时间,确定了彼此的目标和界限,那结果却可以达到互利共赢了。
不信,你也可以去试试,其实编辑的工作比较枯燥,要想做好也有一定的挑战呢。
.
总结
没什么好写的时候,我常常这样做:
1.别停在想,即刻去写
2.定个小目标,当觉察记录
3.编辑“附体”,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