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史话(七)汤姆逊、长冈、卢瑟福构建原子模型
上个视频我们说了,人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确认原子的存在,虽然我们看不到原子本身,但19世纪末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看到了原子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元素的放射性、元素的嬗变、电子的发现。
尤其是在1905年,爱因斯坦从理论的角度,也确认了原子的存在,就是我们熟知的布朗运动。
既然已经知道了原子的真实性,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构建原子模型。
最先提出原子模型的人是电子的发现者——约翰·汤姆逊。
汤姆逊出生在曼彻斯特,父亲的出版社经常给大学印刷教材,家庭条件相当不错,而且能够经常接触到大学教授,以及各类的书籍。
耳濡目染,以及良好的教育使得汤姆逊,在14岁就考上了曼彻斯特大学,1876年,21岁的汤姆逊就被保送到了剑桥大学,1880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884年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瑞丽勋爵,在5年任期到了以后直接甩手不干了,瑞丽这个名字我们很熟悉,在解释黑体辐射分布的时候,说到过瑞丽公式,还有我们在解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时候,也经常提到瑞丽散射。
瑞丽勋爵是第二任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第一任是麦克斯韦,瑞丽辞职以后,剑桥大学就开始物色新的物理系主任,先后找了开尔文勋爵,和德国的赫尔姆霍兹,这两位加起来已经快一百三十岁的人了,功成名就,所以都直接拒绝了邀请。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职位做梦都不敢想。不过在剑桥大学的汤姆逊看到了人生翻转的机会,斗胆向学校提出申请,既然没人干,那要不先让我试一下,在瑞丽的支持下,28岁的汤姆逊成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三任掌门人。
事实证明,汤姆逊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在他的手下出了9位诺奖获得者,其中就包括欧纳斯特·卢瑟福。
这位比他的老师更牛,在他的手下出了11位诺奖诺奖获得者,堪称诺贝尔奖幼儿园。后面我们还会提到卢瑟福,他也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1897年汤姆逊发现阴极射线其实就是电子,这一发现让他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奖,在发现电子以后,汤姆逊认为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且原子成电中性,那么原子中肯定有带正电的部分。
在没有实验证据的情况下,1903年汤姆逊纯靠想象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史称“葡萄干布丁”模型。
他勾勒出了这样一个图景,原子呈球形,电子以同心圆的方式镶嵌在正电荷云里,整个结构看起来就像一块布丁里面镶嵌着葡萄干一样。
而且汤姆逊也说不清楚,一种元素的原子里,有多少个电子,只是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数量范围。
比如原子重量为1的氢原子,可能只有一个电子,原子重量为4的氦原子,电子数量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3个或者4个,说不清楚。
主要原因是,这时人们并不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元素顺序,其实是按照原子核的正电荷数来排列的,当然也不知原子核里面的正电荷数是多少,所以汤姆逊并不清楚一个原子里应该有几个电子。
当时人们对元素顺序的排列依靠的指标是原子的重量,也就是原子量。
比如氢原子的原子量是1,它排在了第一位,接下来原子量最小的元素是氦,它的原子量是4,排在了第二位,第三位原子量是6,也就是锂元素,排在了第三位。
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并没有弄清楚最基本的排列规律,尤其是1907年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同位素以后,以原子量排列的元素周期表变的混乱不堪。
这个问题要到1910年的时候,波尔才第一次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们在讲到波尔的时候,会详细说,这里就暂时略过。
很明显汤姆逊提出的原子模型,跟实际的情况偏差很大,不过当时也没有人知道原子的结构,既然汤姆逊提出了模型,那么我们就做实验验证一下。
做这个实验的人正是汤姆逊的学生卢瑟福。
卢瑟福1871年生于新西兰的一个乡村,比爱因斯坦大了8岁,比波尔大了14岁,父亲是亚麻纺织厂的工人,母亲是小学教师,家里有12个孩子,卢瑟福排行老四,一家人挤在一个简陋的木屋中,生活非常艰辛。
卢瑟福的求学生涯一路走来,靠的都是奖学金,1895年卢瑟福来到了剑桥大学,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给汤姆逊打下手。
正巧这一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喜欢研究原子现象的汤姆逊就对这种鬼气阴森X射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给卢瑟福的研究课题是测量X射线通过气体时产生的效应,确认了X射线可以电离气体,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卢瑟福发表了4篇关于X射线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也让卢瑟福在科学界崭露头角。
上个视频我们还提到过,卢瑟福通过研究各种射线的穿透性,将贝克勒尔射线分为了α射线和β射线,将杰拉德·施密特发现的放射性辐射命名为γ射线。
后来人们也证实了,X射线、伽马射线就是电磁波,β射线是电子,α射线是氦原子核。
有了这些成就以后,卢瑟福已经成为了当时放射性研究的先锋人物,继续给汤姆逊当助手就有点太屈才了,卢瑟福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1898年4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正在招聘全职教授,汤姆逊为卢瑟福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9月底,27岁的卢瑟福抵达蒙特利尔,在这里待了九年的时间。
1901年卢瑟福和25岁的化学家索迪发现了元素的嬗变,这一成就让他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5年,在蒙特利尔的时候,卢瑟福就用α粒子轰击过云母薄片,发现了α粒子的轨迹发生了偏移,虽然没有深入的研究,但卢瑟福把这一现象一直记在心里。
1907年5月,卢瑟福来到曼彻斯特大学担任全职教授,首要的研究课题就是α粒子的散射现象。
卢瑟福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用α粒子轰击金箔,观察α粒子通过金箔以后的轨迹变化,这种实验需要在全黑的环境下进行,才能看到α粒子穿过金箔以后,在屏幕上留下的微弱闪光。
而且需要在几个小时内不断地用α粒子轰击金箔,卢瑟福把这项艰苦的任务交给了新的助手汉斯·盖革;
后来又来了一位研究生马斯登,也参与到了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大部分的α粒子可以沿着直线轨迹穿过金箔,有一部分α粒子会发生小角度的偏转,有一小部分的α粒子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有极个别的α粒子会直接被反弹回来。
1909年6月,盖革和马斯登把这一实验过程和结果发表了出来,卢瑟福在论文中没有对实验结果做任何评论。
因为这样的结果,让卢瑟福大惑不解,在卢瑟福看来,α粒子直接被反弹回来,就像是用一颗38厘米的炮弹,轰击一张纸,炮弹却返回来打到了自己,简直不可思议。
按照他的老师汤姆逊提出的原子模型,只要有一个α粒子能够顺利地穿过金箔,那么所有的α粒子都应该能够穿过,不存在直接被反弹回来的情况。
卢瑟福大胆地放弃了汤姆逊的原子模型,在1910年12月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史称“行星原子模型”。
他构想出了这样一个图景:卢瑟福相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承载了原子全部质量、且带正电的原子核,但原子核的大小只有原子的1/10万,一般来说原子的尺寸在10^-8厘米,原子核的尺寸在10^-13厘米,
比方说,如果原子核的大小是一个针尖,那么电子就在100米开外像行星绕太阳一样,绕着原子核运行。这样的原子模型符合α粒子的散射实验,那些极个别被反弹回来的α粒子是因为一头撞在了原子核上。
卢瑟福本人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实验物理学家,他不喜欢没有依据的猜测,当然他也不喜欢理论物理学家的研究风格,开局靠假设,过程全靠猜。
所以卢瑟福并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原子模型,而是提出了一个数学公式,这个数学公式可以于预测在特定的偏转角度上,有多少α粒子会被偏转出来。
盖革通过实验发现,α粒子被散射后的分布情况和卢瑟福预测的完全一致。
这时卢瑟福才放心大胆地在1911年宣布了他的原子模型。相信大家可以看出来,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相比于汤姆逊的原子模型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接近真实情况,但同样的问题是,卢瑟福也说不清楚原子中电子的数量,也说不清电子在核外是怎样分布的。
而且卢瑟福原子模型还面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电子像行星一样在核外绕着原子核运行,牛顿力学告诉我们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告诉我们,加速运动的电子会释放出电磁辐射,不断地损耗能量。
这样一来,电子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掉入原子核,整个原子会彻底崩溃,而客观世界的存在,就强有力地说明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存在不稳定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1913年,被波尔解决的,这时的波尔还是卢瑟福的学生。接下来的几个视频,我会详细地讲波尔是如何构建量子化的原子模型。
下面我们在简单地说下,不为大家熟悉的长冈模型,在卢瑟福公布了自己的原子模型以后,他收到了来自日本的一封信,写这封信的人是长冈半太郎。
信中说,在5年前,我已经提出了和你的原子模型相像的原子模型,我的叫土星模型。卢瑟福承认,他的原子模型和长冈半太郎的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有本质的区别。
在长冈半太郎的土星模型中,原子核像土星一样巨大,占据了原子绝大部分的空间,电子像土星的卫星一样,绕着土星运行。
很明显,长冈半太郎的模型很可能是猜出来,如果他跟卢瑟福一样做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就不会提出原子核像土星一样巨大。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会提到长冈模型。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下个视频的主人公就要轮到波尔登场了,他和普朗克、爱因斯坦被称为旧量子论的三大巨头,在波尔的手里旧量子论也将达到顶峰,接下来将是年轻小伙们的天下。
股民技术:K线入门图解
上午看了,下午就用着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