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学》| 社会研究方法复盘·DAY4
2021年1月24日
第四天打卡
🦜
🕊
#阅读任务:第四章#
#阅读问题#
回顾不同的研究方法,
并指出其在个体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
🦜
🕊
#班女士的读书笔记#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两位作者一同论述了作为一门学科,个体社会学是以怎样的研究方法进行相应的现象洞察和问题解释的。就像是我们刚开始学习传播学的时候,往往会对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实证的或思辨的进行学习。说到底,传播学仍然是来源于社会学的重要延伸,从美国芝加哥学派对移民、底层人员、犯罪行为的研究中,其就以民族志的观察法进行相关阐释。因此,这里提到的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正是可用以回顾我们之前学习的相关内容。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是社会研究受到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影响下的产物,强调在研究中以实证的、定量的结果呈现;定量研究偏向于实证主义,它在范式上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的范式,更加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这里可以参考书中一直反复提到的涂尔干式的研究视角)。定量研究的内容包括——实验、调查、内容分析、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
定性研究来自于人文主义的方法论,更多强调的内容是价值、背景、环境等因素对研究对象的深刻影响,强调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其从最纯粹的意义上说,从属于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的解释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和意义也只适应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属于描述性分析,从特殊情景中归纳一般结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理论建构为主。定性研究包括实地研究、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研究类别。文献研究的对象类别包括日记、回忆录、自传、信件、报刊、官方统计资料、历史文献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人们所写的文章、书籍、日记、信件、所拍的电影、电视及照片、所创作的歌曲、图画等等,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进而了解和说明社会结构及文化变迁。案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斯韦尔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组织了一项名为”战争时期通讯研究”的工作。他和他的助于们大规模地收集并分析德国的报纸资料,从中了解到许多宝贵的德国内部情况。
#二次分析法#
二次分析 (secondary analysis) 也称第二手分析,指的是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这种新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着两种不同的研究目的,一种是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另一种类型则是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现存资料统计分析#
该研究方式是运用各种现存的统计资料来进行自己的研究。由国家统计局编辑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诸如《中国 社会统计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一是应该对统计资料的内容、对象、范围、特点等等都具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二是对于各种统计指标、比率和数字的实际含义、它们的计算方法等等应十分清楚,不能含含糊糊,否则就会出现错用资料的情况。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 (case study) 即对一个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点是焦点特别集中,对现象的了解特别深入、详细。个案研究通过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洞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生动、具体、详细的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事物或事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而且 能为后来较大的总体研究提供理论假设。当个案研究的对象为社区时,这种研究方法又被称作「社区研究」。
#非参与式观察法#
局外观察也称为非参与观察 (non-participant obser飞ration) ,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形象地说,局外观察就是"冷眼旁观"或"坐山观虎斗"。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正在观察他们。这种观察方法常用来研究儿童的行为,或用于研究公共场合及公众闲暇活动中人们的行为。
#参与式观察#
参与观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这种方法是人类学家研究原始的非本族文化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比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特罗布里恩群岛两度进行考察。他生活在土著人中间,讲当地土语,可以得心应手地记录各种内容,并以敏锐而客观的眼光观察各种反应。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在社会人类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基本意义与动力的各种理论性见解,其中包括性与婚姻家庭生活;原始法规与习俗;巫术与宗教等。
#结构式观察#
结构观察 (constructed observation) 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明确的观察提纲或观察记录表格对现象进行的观察,多采用局外观察的形式。观察记录表类似于结构式问卷,观察者根据统一的要求,对每一个观察对象进行统一的观察和记录。因而其结果可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
#无结构式观察#
无结构观察 (non-constructed observation) 则指的是没有任何统一的、固定不变的观察内容和观察表格,完全依据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所进行的自然观察。它与无结构访谈的特征相类似。并且,无结构观察多采用参与观察的方式进行,其观察的结果也不具有统一的形式,观察所得资料通常只能进行定性分析。这种无结构的观察是实地研究中最主要的观察方式。
#无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访谈 (unstructured interview) 又称做深度访谈或者自由访谈,它与 结构式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 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比较自由的交谈。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地、洞察性地分析,从中归纳 和概括出某种结论。可以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结构式访谈#
结构访谈要求在访谈过程、访谈内容、访谈方式等方面都尽可能统一,做到标准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访谈中各种个人因素,特别是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访谈过程,从而增加访谈过程的客观性和资料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得访谈资料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但结构访谈因为缺乏弹性,缺乏灵活性,因而无法了解更加具体、更加详细的资料,也无法对所访谈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
#焦点小组访谈#
集体访谈也称为座谈会,它是将若干个民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的 方法。集体访谈的最大特点是,访谈中不仅是存在着访谈员与被访者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存在着不同的被访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整个访谈过程不仅是访谈员与被访者社会互动的过程,而且也是被访者相互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
#民族志#
民族志(ethnography)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地表现了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记录、描述、分析和解释。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人类学家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性“参与观察”,即所谓“田野调查”;第二,民族志者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文本写作。
#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实地研究的一种,是指为了了解某个特定的群体及其文化特性,研究者必须参与、深入甚至是浸润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与其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以研究其社会结构和群体属性。其表现在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Grounded Thoery)是1967年美国学者格拉塞(Barney G. Glaser )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二人专著《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中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该方法要求研究人员在研究开始前不进行理论假设,直接通过实际观察,在收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归纳出经验概括,上升为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在扎根理论指导的研究中,资料收集方法基本上都是经典的质化研究方法,如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等等;但在资料分析阶段,扎根理论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程序”,包括记录、分析、编码、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科学化的步骤,其中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coidng)是其核心环节,也是量化特征最显著的环节。
学习这些研究方法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何为研究」「研究结果是如何出现的」,另一方面,在之后复试过程中可能要撰写的「研究计划书(科研设想)」中,也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嗷!
#所以今天,你研究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