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 一周热点

🦋
-
大学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男生,长相绝对是天秤的座上宾,但谁曾想他上来就要和我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理想。而彼时的我还是一个凌晨两点从宿舍翻墙而出只为在学校外通宵营业的海鲜大排档和别人喝上一箱冰镇啤酒然后一路高歌猛进打着车冲到二十公里外的海边扯着破锣嗓子一边哭一边唱「行走在冬夜的冷风中」来怀念我高中最喜欢的男孩子的无聊大学生。
我和他总共出来过四回,两回在学校操场的草坪上从晚上八点聊到十一点门卫拿着手电筒把各个犄角旮旯的情侣撵走为止;两回是我在大排档和我朋友拼酒喝多了之后,他得知消息来把我拎走,顺带陪我在学校的湖边坐到早上六点宿舍开门。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只喝人间啤酒的我注定没有办法和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走到一起。他想谈的理想我懒得废话,我想喝的酒吃的肉他觉得没意思;最可恶的是,最后我俩的不欢而散,竟然是我半路想拉屎,他扭脸告诉我女孩子怎么可以直接说自己想拉屎。
那是怎样?
是漂亮女人不配拉屎?
还是屎配不上漂亮女人?
他经常说,想和我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过他肯定没有想过,不管是好看的皮囊还是有趣的灵魂都会有半路想拉屎的需求。就算是漂亮的范冰冰还是有个性的安吉丽娜·朱莉也都会有便秘和窜稀的时候。
都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虽然我不知道他现在是不是还喜欢有趣且不拉屎的灵魂,但我在这几年的沉淀之下是悟出了一些人生哲理的——人的理想永远在和现实博弈,且始终不得其所。
他的理想是想要灵魂交流,现实的我却只想要七情六欲,大口吃肉;他的理想是漂亮女人不拉屎,而现实是什么女人都会拉屎,因为我们不是摆着给你看的花瓶。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想了一个以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在这个社会中,由兼具理性、感性以及智识、善良和正义的哲学家掌握政权,用完美的德行和真实的知识素养得到国家最高权力的赋予。柏拉图直言道:“我们要永远走在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民主制的开端,迈锡尼文明的兴盛塑造起了一种城邦自治政治,并孕育了西方文明体系的诸多的基础思想——哲学、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柏拉图的理想国却从未成为事实——雅典和斯巴达的长期混战最终导致民主制度的消失,寡头政府的崛起,最终被临近崛起的罗马共和国所吞并。
民主制度不仅没有在两千多年前拯救雅典,甚至在今天看起来也无法拯救陷入混乱的美国。
柏拉图想要的公众,是成年的、理性的、具有素养的男子。而实际上,今天的网民是看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有一大三学生不知原因死亡时立刻调转枪口直击「唯一目击者」的舍友的「想当然者」。
即使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一无所知,但「常识」却告诉无数旁观者说「看啊看啊,不可能舍友倒地了根本没发现,就是他有问题!」
这是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柏拉图的理想却永远地印刻在了现实之上。
对女人,当他直言不讳地说:“一个男人可能会因为胆怯或不正经,下辈子被罚做女人”、“女人天生的道德潜能劣于男人,因此她相应地就是个更大的危险,也许要比男人危险一倍”的时候,两千多年后也有一个名为题特朗普的男人说道:“我甚至连等都不用等,只要你是个明星,她们就让你为所欲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把玩她们的私处(p**sy)”。
还不够呢。
在9月17日央视开播的抗疫电视剧「最美逆行者」中,女性成为了在上前线时临阵逃脱的「畏首畏尾者」;成为了在婆媳关系中必须生个大胖小子的委屈吧啦的「小媳妇」;成为了为了要照顾婆婆和孩子而被老公说不能去前线支援的「老婆」;成为了在手术中想要帮忙时只可以在旁边配合的「女同志」。
在这场「最美」的抗疫逆行中,女人成为了陪衬甚至成为了丑角,用来烘托那群男人的担当、勇敢和舍己为人。
如果在这个星期已故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看到这样的局面,不知会不会说出她那句经典的话:“女性看似是被捧在高台上细心呵护,但细看之下却是被关在了伪装成高台的牢笼之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容不下女人,在喜欢柏拉图的男人眼里容不下拉屎的女人。
现实中的女人剪短了长发义勇前行却沦为被污名的对象;完美的民主制度还没有成为现实,公众却先乱了阵脚。
在这条鸿沟中,作为女人的我好像已经反复横跳了无数遍,一会我不能拉屎,一会我不配被赞美,还有一会,我想为一些人辩护,却害怕和一群自说自话的人永远无法说清楚乃至变成不满和谩骂。
于是我经常性地成为了李雪琴和杨笠,变成了一个「我很痛苦,但我想让别人快乐」的李雪琴,也变成了那个质问和讽刺「男人为什么可以那么自信」的杨笠。


🐋
  - 事 件 -  
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不明原因死亡

9月20日凌晨,微博网友“@中老年人刘先生”在微博爆料称,其弟弟在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就读,今年20岁,上大三。8月31日回校报到,9月12日在宿舍内死亡。该网友表示,就在校方通知他们事情发生的前不久,弟弟还在和妈妈通过微信聊天。“查看事发当天监控时,我们看着弟弟从进宿舍到他出事,舍友跑出来,只有短短27分钟”。9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目前公安部门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学校将竭尽全力配合警方和家属做好后续工作。
🦋
  先说公众和言论自由  
纵观当前的网络舆论场,许多社会事件的舆论的发生点都来自于「公众的自主发声」。也就是说,利用公共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极强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以此引起公众舆论的注意,推进相关事件的解决进程是当前舆论事件的普遍传播模式。
当然,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沉默的螺旋、意见领袖/专业媒体/单位公关/当事人发声这样的一些舆论引导情况。
但是反过来,或许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很多事件必须由公众作出反应,而公众在其中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对于17世纪的英国来说,弥尔顿和洛克所倡导的言论自由着重反映在宗教自由上。他们君权和神权本身都是一丘之貉,国王也好、教皇也罢,都是实施封建专制的产物。所以要推翻这样的「独夫式统治」,就必须有另一种社会管理方式来保证信仰自由和公民自由。由此,弥尔顿和洛克不约而同地认为,需要将这些权力交给人民,让人民理智而又自由地选择出议会,并由此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此同时,公民之间能够通过协议联合组成一个共同体,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受到任何损害或发生任何政治的时候,可以向它申诉,而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也必须对它服从。
这就是公民社会的力量。
如果说今天所有的人开始去关注某些社会事件,不管是之前的鲍毓明还是今天 的南师大学生死亡,都是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完成自己去讨论和关注的任务,因为这项任务的背后,其实质是我们所组成的这样一个共同体社会的规则——公民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并不断巩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契约。
之前鲍毓明的案件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反转了,很多关注这起事件的人就开始质疑最初为什么要发声?其实我们完全不用这么去质疑自己,因为发声是因为我们有责任在这个共同体中驱逐出那些不符合我们社会契约的「异类」,这是我们作为公众的「自然反应」,这就像是气球被针刺破之时会发生爆裂一样。
而我们也应该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反应」,这代表着一种敏感的共情体验,也预示着社会仍然清醒地紧盯着那些「脱轨」的行为。
但是「敏感」之下,也要注意把握「言论自由」的边界。
这种舆情事件一般会是这样一种情况:受害者或其家属发声,随后得到 广泛的支持和关注;在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更多事实披露之后,观点开始多元,甚至出现质疑;事件中的其他人员参与发声(比如这次事件中的舍友的姐姐),引导舆论走向。
「反噬」。
这是舆论事件中最常出现的问题。
但是这也和之前说的一样,我们关注鲍毓明不是关注最后李星星是否年满十八岁,而是要看到事件的本质是鲍毓明这样的恋童癖不在少数;我们关注这件事情,重点也应该放在督促学校和警方的追查上,而非家属如何发声,是否措辞严谨的吹毛求疵上。
说句实在话,但凡是人,但凡在说话,都有主观因素。而为自己维护,是人的本能反应。
少一些戾气,多一些理智。
这些话真的怎么说都说不明白。
🐋
  - 事 件 -  
抗疫剧「最美逆行者」开播
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将于9月17日登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9月14日,该剧首播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最美逆行者》全剧由《逆行》《别来,无恙》《婆媳战疫》《幸福社区》《一千公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七个单元故事组成。剧集已经播出却受到网友的一致抵制,原因是内容中对于女性出现了过度的形象扭曲,甚至是忽视女性在抗疫过程中所做的贡献。目前,《最美逆行者》关闭豆瓣评分。
🦋
  女性  
关于女性的相关讨论今年已经说得比较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发过的一些推文:
🔗 婚驴和厌女症
🔗 女生和妇女
🔗 惩罚的艺术
不过这里仍然要借这秃头所这样一个平台,让在疫情中付出过、奉献过、义无反顾过的女性,得到一方被赞美的天地。
🦋
  国家形象构建  
前两天被一通狠批的花木兰被认为不尊重中国的民族传统。与以往的功夫熊猫或者是花木兰的动漫版不同,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就像是一出中华文化的「大杂烩」,里面什么都有,却唯独体现不出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
其实,任何由其他民族或国家来讲述的历史都会遇到一种极强的文化防御机制,又被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称为文化维模,即关于本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侵扰而产生自我维护的功能理论。在帕森斯的行动体系理论中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这既保证实现文化的积淀、凝聚、存储、传承,也是吸收外来文化成分、形成新传统的基础。当外来文化有利于原有文化模式的维护时,便容易被接受;而如果外来文化对原有文化模式具有危害或破坏性时,维模功能便起到一种保护作用,竭力阻止外来文化的侵入。
花木兰当然不是外来文化,相反它有着极强的中国元素浸润——看得出导演非常害怕失去中国市场;但就是由于花木兰本身故事属性中的中国传统属性太强,以至于当这样一个故事被「好莱坞制作团队」所讲述的时候,前后之间的矛盾性就被彰显得格外突出——中国故事美国讲述,自然就会格外关注这其中是否会存在某些认知失调的情况,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文化被他人盗取了去,然后讲了个狗屁不通——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维模。
好莱坞的理想很好,想讲一出中国人的替父从军;但现实却是中国人嫌弃剧情单薄、人物纸片。
而且,中国人也会想,老是被人家这样讲述着故事也不是什么好的情况,还是要把握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主动性。
于是,「最美逆行者」就被翻译成了英文、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并在YouTube、Facebook、美国ODC等多个海外平台和频道中上线播出。
而还是那句话,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忍,纽约时报在推特中就最美逆行者中 对女性的污名化直接点出:
很好,好一出形象政治宣讲会。
在霸权主义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世界传媒发展强势的媒体会利用这种影响力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对他国或民族、地区的形象进行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所提出的单向权力命名的污名化建构,有的时候是空穴来风,有的时候却是…如今这种情况。
国家形象的建构先不说话语权在谁手中的问题了,有的时候对自己传播的内容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或许才是真正需要认真关心的问题。
 = 晚 安 = 
🖤
(0)

相关推荐

  • 你的“理想国”还在吗?

    曾经,柏拉图有一个理想国,把诗人逐出了他的世界.如今在这样一个现实如金牛崇拜的世界里,你的理想国还在吗? 你是否记得你的童年的时候,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看见街边道边有蚂蚁搬家,你好奇地可以看一下午忘记 ...

  • “你会写论文吗?”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

    写作也许是能让人受益一生的技能.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看图写话,经历初中.高中的作文训练.但是及至研究生阶段,不少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仍然堪忧,套路作文.缺少逻辑.引用不规范.甚至东拼西凑-- 当大众 ...

  • 11.25~12.01周运|反抗还是适应?理想还是现实?

    本周星象分析 「 一周星象分析(11.25-12.01)」  本周星座运势  上升为主太阳为辅 小测说桃花不错的时候,不如考虑一下去参加个小活动吧! 白羊座 白羊座本周的情绪会慢慢趋于缓和,虽然还是会 ...

  • (周运)APP_11月16日至22日星座运势:理想与现实

    白羊座 如果所有的人都把时间看作金钱,他们可能会花得更明智些.即使是实际的白羊座,也倾向于把时间浪费在你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情.当然, ...

  • 投资顾问“付费服务”的理想与现实

    2017-05-10 原创 郑志勇 合晶睿智 2017-05-10 关于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转型大家喊了很多年,结果还是低佣金+互联网+经纪人模式最有效,华泰证券超越了那些以财富管理为转型目标的老牌券商 ...

  • 券商智能投顾的理想与现实 盈利模式不清晰有效性待观察

    2016年10月23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除了要突破盈利困境,券商智能投顾还面临法律监管和行业定位不清晰.模型有效性尚待观察等诸多问题 ▲ 券商发展智能投顾的核心竞争力 ...

  • 我理想与现实中的养老院

    记得有一天和几位同行在微信群里交流,其中有一位前辈谈到,做养老应该带一些理想主义.虽然,我没有回话,但我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带着理想主义的人. 多年前,我在北京向我的领导和投资人谈了很多我在养老 ...

  • 理想与现实

    咖啡厅里的灯光很柔和,格调很优雅,而我每天下班后只能在门口多徘徊几回,听一听从里面飘出的舒缓音乐.闻一闻那不知苦味的咖啡香.那时候,我的理想是下班后,走进一家咖啡馆,听着抒情音乐.喝着咖啡,静静享受咖 ...

  •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孰轻孰重?

    毛姆的这篇小说主人公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故视频中用了大量与高更有关的图片.

  • 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的男人,明年努力奋斗可以人生好转!林易东命理

    文/林易东 林老师你好,希望帮我分析一下人生轨迹.我大学毕业后,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可现在的状况很差强人意.我从事的是建筑行业,工作几年后我一直想自己做事,但总是有别的事情牵绊,至今还是跟着位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