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拉斯盖兹《镜前的维纳斯》

《镜前的维纳斯》是宗教专制最严厉的17世纪时期,西班牙少有的几幅裸体画像之一。

女子裸体绘画在17世纪封建专制的西班牙是极其罕见的,这幅《镜前的维纳斯》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委拉士盖兹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绘画。

画面中是悠闲、侧倚的姿势,丰满、健美的身型。但是,这扭曲而不失端庄的曲线美感,却是背向观众,但不失生命欲望的涌动,这寓世俗美于理想美的表现方式是富有创作性的,也是其他画派中所没有的。

这幅画标明了17世纪西班牙艺术家人文精神的觉醒,也标志了17世纪西班牙人文主义精神在绘画上的独特彰显。

委拉士盖兹是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杰出的绘画大师。他24岁入宫,成了腓力四世的宫廷画家。

但是,他的艺术并没有因身在宫内而受到束缚,他不仅画君王、王后、王子、公主,也画乞丐、侏儒、白痴和无权无势的朋友;他画《圣经》主题,也借希腊神话主题画风情画、风俗画和人体画。

《镜前的维纳斯》显示了裸体的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和小爱神邱比特,维纳斯作为神话中的爱和欲望女神,是西班牙唯一被允许出现在公众眼前的裸体形象之,也是当时许多欧洲画家都把她作为模特的原因。

这幅画还是是西班牙历史上仅有的两幅裸体作品之一,另一幅是戈雅的《裸体的玛哈》,这也是不能画成正面裸体画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其当时欧洲教会的保守势力,《镜前的维纳斯》中的维纳斯女神,我们只能看到她的背影而看不到她的正面,免得被冠上伤风败俗的之名,也是画家避免观赏者直接分辨出模特的正面,然后直接联想到裸体的感官刺激,而做出的一种处理方式。

在欣赏这幅画作时,应该以艺术家的目光来体会其画中的意境,维纳斯女神轮廓无与伦比的美丽、优雅。

我们看不到女神的脸,但女神却通过镜子在观察我们,这也是《镜前的维纳斯》这幅画的艺术价值意义所在。

在画中,维纳斯未戴任何的珠宝,一旁没有玫瑰,也没有仿桃金娘科植物;传统的维纳斯,头发大都是金黄色,但这儿却上了深棕色;一般的丘比特会拿一副弓箭,这儿不但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只握着悬在镜框上的粉红色缎带;过去的裸女通常躺在白色的被褥上,在这里画家却铺上了一条深灰的绸缎布。

这些特点,不同于传统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的组合。没有珠宝,没有玫瑰,没有桃金娘,表示维纳斯的美不需世间的物质来衬托。深棕色的发丝,则诉说她的深沉、她的神秘,浓郁得化不开。

而丘比特的粉红色缎带一般是用来蒙上人的眼睛,有镣铐之意,说明爱情的盲目,但在此,维纳斯没被蒙蔽,反而自信地躺着,丘比特的表情忧郁,暗示美战胜了爱。画家用深色的绸缎布来对比维纳斯白里透红的肌肤,进而凸显她白皙的肌肤。

画面的中心处,是爱神丘比特扶着的镜子,镜子里的维纳斯安祥中带着淡淡的忧郁。面对着自己无比姣好的形体,画面中的这位女性流露出的这种淡淡的忧郁,很自然地把读者的目光从优美的女性形体转向对其命运的思考。

从画面的构图看,浓重的天鹅绒帷幕把这个优雅而美丽的世界与外在的现实隔绝开来,而那一个深褐色镜框里的维纳斯更是象征着现实对优美和愉悦的限制和压抑。

从某种意义上说,镜前的维纳斯也就是处于被观看位置上的维纳斯。因此,这一美丽的形象唤起了观看者对善良的深深同情。

(0)

相关推荐

  • 八卦 | 西方古典绘画中的裸女不是女神就是东方女人

    在我们心目中,西方人一向都是相当开放的,完全不同于我们中国人的含蓄,尤其表现在绘画艺术当中更是如此.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深深的疑惑:为什么西方古典绘画中会有那么多的裸女呢?他们真的这么直白.没有一丝含蓄 ...

  • 女神都跑去谈恋爱了,“520”牌狗粮备足了没?

    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而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探索,总是坚持不懈的,曾经的裸体创作不为世人接受,到后期裸体的艺术成为一种另类的美好,时间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留下的那幅完整的壁画--&l ...

  • 维纳斯的后背

    静笃君按:自我实现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欲望,自我实现是人生的任务--人必须成为自己的创造者.(虚极子语)   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有佛拉芒画家扬·范·艾克(Jan van Eyck,约1390-1 ...

  • 西班牙画家的人体油画《镜前的维纳斯》,为何只看到背影

    <镜前的维纳斯>又被译为<维纳斯对镜梳妆>)是西班牙宫廷画家迪亚哥·委拉斯盖兹创作的,画作显示了裸体的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和小爱神邱比特,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维纳斯作为神话 ...

  • Artlib线上展览 | 贵圈真乱——名画与古希腊罗马神话

    在西方,圣经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撑起了绘画题材的"半边天".正如民间故事和传说有很多版本一样,读者不必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寻找所谓的一贯性和正统性.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小的典故被吸收. ...

  • 冯果果 | 她在镜前坐下来,打开日记

    文/冯果果 约稿.编辑:霞满天 审核:下弦月 上一期(↓) 谷雨集 | 我们不曾相见,也不曾分离 ◎无关之物 在梦中才能扩张领土.一只猫跑过春天 带走了我最后所属之物 长安城夜市繁华,雨雪也挡不住烟火 ...

  • 油画美人——镜前的女子

    今天一边扫描画册,一边搜罗描绘镜子前的女子的油画作品,女人和镜子的关系是一种极度亲密的关系,女人最自然,最隐私,有时是最美好的状态都会在镜子前展示出来,这使得画家们都非常喜欢描绘这一闺中时刻. 对我们 ...

  • 随笔:镜前遐想

    早晨剃须,忽然发现镜中的那个人是用左手,而且他已习惯了用左手-- 看来他会很感性,倾向情感驱动,不太会偏执于理性.他的思考过程更多是"我希望XX,所以--",而不是"因为 ...

  • 中国诗歌报第二临屏诗创作室《一封迟来的信》《站在镜前》诗评版和精华版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 ...

  • 熊志华:清晨,在镜前

    我是诗人思归,是一名手握方向盘的文学爱好者,如果你也喜爱文学,关注我没错,我们的交流从这里开始~  些许心情 江西|熊志华 清晨,在镜前 浮肿的眼 拉扯一条条鱼尾纹 鱼在哪 只留下岁月的纹脉 和显现眼 ...

  • 亚凌随笔:镜前思索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三部,& ...

  • Pino Dangelico 镜前的美人

    Pino Dangelico (1939-)意大利画家,多画闺房洋美人,户外美人与童子,善用温婉和的笔触与色调,明快,清朗,

  • 镜前的红磨坊女演员,英国著名画家,弗雷德•艾威尔因其一作成名

    文 | 大雨798 天赋少年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画家弗雷德·艾威尔(Fred Elwell),1870年6月29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小城镇贝弗利(Beverley).他的父亲詹姆士·爱德华·艾威尔(J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