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寒疝——大乌头煎

附子的母根,即是乌头

寒疝三章

寒疝一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1 本条提纲,上段为寒疝病的理论定义,脉证与病理;下段为寒疝病的症状与治法。

腹痛,脉弦而紧,弦为肝脉,木陷不升也,紧为肾脉,水寒阴盛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则见腹痛。此腹痛,恶寒,不欲食者,已成阴寒凝结之寒疝。弦紧之脉,是肝肾之阴盛也,弦紧者,粗细之别,紧为肾寒,弦为木郁,也为血少之象,也为阳减,故少阴篇言少阴病脉细,是阴阳俱虚之义。而寒疝脉言弦紧者,首先就是弦紧阴寒凝结之义,其次是本气之虚实而见粗细之不同,故统称为弦紧。

弦则木郁而阳陷,卫气不行,阳不外达,故见恶寒。卫气出于下焦,靠木气之升发,木气升则营血随,营卫互根,营行于脉内,卫行于脉外,故不恶寒,血中之温,即是卫气之根,脉弦则木气下陷,营血不升,则卫气不出,故见恶寒(此即是阴邪外束之义)(腹满二也有解)。

紧则寒水而侮土,胃气上逆,故不欲食。阳明五十一,阳明病不能食,名中寒也。少阴脉紧,阳明中寒,故不欲食。卷十二,黄疸二,紧则为寒,寒则伤脾,脾伤不能磨化,胃气上逆,故不欲食。水中之温,是为木根,水寒则木陷,故脉见弦紧。卫气者,出于下焦,是肾中之阳也,靠木气营血上升,则卫气外出,故不见恶寒,水寒木陷,卫气不出,则见恶寒;水寒脉紧,寒水侮土,故不欲食。

弦紧之邪,与阳虚之正,是邪正相搏。中虚之下与弦紧之阴邪相搏,则见腹痛,邪盛阳陷,则见恶寒;清阳虚陷,不能透围而出,木气郁沦,永坠寒水之中,即为寒疝。疝瘕同类,皆肾肝阴邪所凝结也。水寒则凝,木陷则结,阴胜邪结,则为寒疝。(正邪相搏,阳明之正与水木合邪相搏)

2 寒疝之病,水木合邪,以侵土位,常苦绕脐疼痛,脐者土位,任脉带脉之交汇,水寒木郁,筋脉挛结,故常苦绕脐疼痛(脐痛也是腹中痛之义,寒则收引而挛结)。若发则木气疏泄,肾精不藏,溲出白液,此白液即是乳糜尿也。见白津出,肾寒失藏也,观少阴十七,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也,下焦虚寒,木气陷泄,水不能藏,肾精外泄,故令色白。脾胃湿寒,四肢失秉,则手足厥冷。其脉沉而紧者,水寒而木郁也,宜大乌头煎。

3 乌头,即是附子之母根也。《金匮》诸家注解中皆没说清楚,乌头究是何物,误用他药,而无疗效,也是毁良药良方也。方中有言,川乌者,四川之乌头也。乌头毒性甚大,故人更畏之。又读了一遍《中国附子》,互然发现有忽略了附子的母根,书中注明,《现代药典》附子的母根,即是乌头。新种为附子,附子生长成株,附母根而新生子者,是为附子,收获时植株之母根,即为乌头。故最后得出结论,附子母根即是仲景方之乌头,乌头不是小附子,也不是生草乌。乌头依法炮制,依仲景法辩证使用,无毒无害,若不依法,误用杀人,此不为药过,乃为人祸。有泡酒者,不知其力甚大,大意而稍稍多饮,则中毒身亡,都是屡次发生。酒与乌头是有比例的,饮量也是要严格控制的,过量必中毒,此毒性即药性,就是用它的毒性当作药力来治病的,误用则中毒身亡,若因其有毒而不用,则他药不及,枉负仲景一片苦心;若不依法,误用其药反为毒害,以后皆畏不敢用,则毁良方良药也。用之得法,是为最善。

4 乌头,个头大小不一,一枚可以按大的算,5到10克计。

  乌头煎,温水木之寒,散肝肾之结,结寒一点一点温散,瘕疝自消。乌头温寒,蜂蜜润燥。蜂蜜滋腻,强人七合,弱人五合。多饮伤中,而见滑肠便溏,或者反酸(俗称锤人)。

论;剂量考究;

  本条乌头五枚,蜜二升。《外台与千金》皆标为十五枚蜜二斤,水三升取一升,在加蜜二升,从煎煮时间与方式看十五枚可信,可以用之,且蜜的质量厚,无论二升还是二斤,重量较接近。蜜性滋腻,五枚乌头余觉不妥。蜜多药轻,岂能起沉疴。蜂蜜滋筋脉之燥结,润风木以缓土急。

  伤寒剂量,一斤等于250克,一升水200克,一升蜜260多克,刚好接近一斤蜜。

5 在论什么是寒疝;

寒疝;(本卷开头)木气下陷于寒水之中,而凝结者也。此是最直接易懂的注解。水寒则木陷,木陷寒水之中,肝肾之阴邪所凝结也。寒疝者,阴气积于内,寒气抟结而不散,痼冷寒结,积寒内痛也。肝肾之积,而成瘕疝。六经之病,唯三阴之病,最杂最多最难。

  木气久陷寒水之中,寒强疝成,乌头温通之力,善开结寒。此即后人所谓,任脉带脉之病(奇经八脉)。木位于脐左,脐为诸筋脉之聚,肝主筋脉,水寒木陷,清阳不出,木气郁论,永坠寒水之中,结在脐位,而绕脐痛硬,即是寒疝也。

论;阳明五十二,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汗出者,此欲作痼瘕,此也属冷积胃肠。师言疝瘕同类,肝肾寒结为疝,胃肠冷积为瘕,注意区别,瘕之病本,仍是脾肾湿寒。厥阴十七,病人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少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关元也,此或也是寒疝。671页《四圣心源》言瘕疝病,肾肝之积也。水气十八,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沉紧相抟,结在关元。关元在脐下三寸,属任脉之穴,此或也是寒疝。

  《内经》任脉之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痞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胸满,也可从疝论治。此嗌干,是口干咽干或微渴。

  七疝者,厥疝(即心疝),癥疝,寒疝,气疝,盘疝,附疝,狼疝也(671页还有颓疝,狐疝)。虽是七疝不同,但治法或皆以寒疝为主,《金匮》也就这两方。

  323页三十难;督脉行于身后,病则经脉失荣,脊强而身厥。此即为现代强直性脊柱炎,此病见厥,手脚冰凉,阴阳不相顺接,从寒疝理论可以研究一下。冰冻三尺非一之寒,经脉燥结非一日之风,督脉失荣非一日失养。

  671页,男子疝少,女子瘕多,寒疝病一成,可致妇人百病,甚至绝证,不治之证,乌头之方,可治妇人重疾。

(0)

相关推荐

  • 历节

    话说某老中医有女儿肘关节疼痛不适,老中医遂处方乌头汤,诸药皆用九十克,乌头用了五个.病人服药后以电热毯发汗,结果大汗淋漓,心慌. 有些人是传说听多了,以为某某名医一剂就能痊愈病人,所以自己也想大剂量用 ...

  • 『金匮验案』金匮名医验案:大乌头煎

    大乌头煎[方药]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口父咀)(6克)[用法]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现代用法:加白蜜60克 ...

  • 《金匮悬解》痰饮——大青龙,小青龙,木防己汤,五苓散,泽泻汤

    痰饮二十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1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自化汗,而外泄也(代谢),水寒土湿,不得化汗而外泄,则水浸肢节,身体疼重,此谓之溢饮,饮之流溢于四末也.本条病溢 ...

  • 《金匮悬解》卷十七——腹满寒疝宿食

    金匮悬解卷十七 内伤杂病 腹满寒疝宿食二十五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之相因者也.寒水风木之邪,合而贼土,土湿脾陷,迫于风木之侵,滞塞不运,是以胀满,所谓肾气实则胀者(<素问>语).虽寒水之 ...

  • 《金匮悬解》寒疝——乌头桂枝汤,生姜羊肉汤

    寒疝二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不仁者,肾肝之邪,合而贼土,土败而四肢失养也.或身上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是脏病而经亦郁,病 ...

  • 《金匮悬解》胃反——大半夏汤

    呕吐九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1 胃反呕吐者,前窍短涩,后门干燥,多有粪如羊屎之证. 阳明阳虚,则胃反气逆,肺金莫降,津液凝瘀,在上则化生痰涎,在下则二阴失滋,前窍则小便枯涩,后窍则大便燥结,粪 ...

  • 《金匮悬解》黄疸,猪膏髮煎,桂枝加黄芪汤,大黄硝石汤,小柴胡汤,小建中汤

    黄疸十九 诸黄,猪膏髮煎主之. 诸黄,湿热瘀蒸,膀胱闭癃,猪膏利水而清,发灰泻湿而开癃也. 论:治水气者,发汗与利小便.黄疸者,从湿得之,故也适用发汗与利小便之法.猪膏发煎,重点在泻膀胱闭癃,通利膀胱 ...

  • 《金匮悬解》——竹叶汤,竹皮大丸,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产后九 中风发热十九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皆是胃逆之证.此阳虚土败,水泛胃逆,肺气壅满,阳郁头面,而不降也.竹叶汤,竹叶,桔梗凉肺而下气,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复解肺痈提纲,并附红楼医案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