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越多,觉越短!用补气血的方子,平心欲,延长睡眠,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跟我的读者说,养生防病,务必控制自己的欲望。

  我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

  可以说,自从中医诞生的那天起,无数临床验案,都在印证它的正确性。

  我给你举个例子,咱们再体会一次。

  关于什么呢?就是睡觉不好,睡眠时间特别短。

  2005年的《陕西中医》上,曾经刊载这么一张案例。我将其视为珍宝。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才21岁。怎么回事呢?就是失眠、头晕。

  她当时是为了考大学。为了能考上,她拼了命地学习。为了节省时间,她起早贪黑。日子久了,她就发现自己在精神疲惫的同时,还睡不好觉,脑袋整天迷迷糊糊的。最初,她每天晚上能睡1到2个小时,后来就发展到彻夜难眠。

  按道理说,既然是学习累的,那咱不学了,早早上床休息,是不是就好了?事实与之相反。就算早点上床睡觉,她也是满脑子事儿,片刻不得安宁,而且是越想睡,越睡不着,她越着急。结果,就干脆片刻不眠。

  白天的时候,她就面色萎黄,精神不振,但是情绪容易紧张和兴奋,注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心慌,吃不下东西。

  这可怎么办?这个身体状态,还怎么考大学啊?经过反复权衡,家里人带孩子看中医。

  当时,医家开的方子是这样的——

  黄芪50克,枸杞20克,党参、酸枣仁各15克,柏子仁、石菖蒲、琥珀、灵芝、龙眼肉、茯神、三仙、陈皮各10克。一共开5剂,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后二诊,已经能入睡2到3小时,其他症候也有所改善。接着,再用5剂。

  等到三诊的时候,患者睡眠进一步好转,睡眠总时间延长,但是易醒多梦,睡不踏实。这时候,原方加入炙甘草20克,磁石10克,再服5剂。

  等到最后,患者睡眠基本恢复正常。医家嘱咐,今后切勿拼命苦读,凡事尽力而为就好,不要过于强求。

  这就是医案的全部经过。

  现在,我和你讨论一下这背后的道理。

  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这个患者属于心脾两虚。

  刻苦读书,这是好事儿。但是你不能一天到晚苦读不停啊。医案里这个患者,就属于苦读耗伤心脾。心藏神,为机灵之本,脾藏意,为思虑之根。你苦读不倦,伤的是心脾两脏。

  心和脾,互为母子,又是一身气血生化和输布的源头。所以,伤了心脾,你就伤了气血。

  你看这个患者,虽然舌脉状态未曾在医案里说明(但估计也是舌淡脉细弱之类的),但是仅凭心慌、心悸、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等细节,我们还是能看出来,她属于心脾不足、气血两虚。脾虚则纳差,所以食欲不振。气血不足则面容失养,所以脸黄。心气心血不足,自然心慌心悸。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就吃不饱饭。吃不饱饭,心神不能主事,所以患者一定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头昏脑涨。但同时,心神吃不饱,它也会紧张啊。这就好比一个人,你总让他吃不饱,他一定心里想着食物,时刻保持紧张状态。因此,在心脾不足、气血失养的情况下,心神总会产生急切的欲望,摇曳不安,这就导致患者虽然乏累、疲倦,但是脑子里烦乱纷纭、情绪紧张、容易兴奋,睡不着。

  那怎么办啊?既然是心脾两虚,那就补益心脾。既然是气血不足,那就补益气血。你等心神吃饱了,它安定了,人也自然就能入睡了。

  好,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配伍——

  黄芪50克,枸杞20克,党参、酸枣仁各15克,柏子仁、石菖蒲、琥珀、灵芝、龙眼肉、茯神、三仙、陈皮各10克。

  这里头,黄芪、党参、灵芝,这些是补气的。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枸杞子,这些是补益精血的。茯神、琥珀、石菖蒲,这些是用于安神镇静的。三仙和陈皮,这是理气助消化的,令补而不滞。这就是基本意图。

  所以说,这是一张以补益心脾为主要思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案例。

  也许有人会说,针对这样的病因病机,用归脾汤是不是也行?我觉得,确实可行。只不过,医案中这个方子,重用黄芪50克,补益气血的力道比较大。它其实是验方“黄芪50克,枸杞30克,党参15克,酸枣仁、柏子仁、石菖蒲、琥珀、灵芝、龙眼肉、茯神各10克”的变化。这个方子当时叫做芪杞汤,十多年前一度是比较有名的,针对的就是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总而言之,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一点规律:过度思虑、用脑过度,容易形成对气血的耗伤。而气血不足的人,你仔细观察,他们又往往想得多、多虑多疑,欲望比常人更多。而欲望越多,你睡觉就越不好,时间越短,精神越紧张,越容易兴奋。这就是一个死循环。怎么办?补益气血,培补心脾。气血充足,心神得养,它就安好了。心神越安定,你想得越少,就越容易入睡。当然,前提是,咱在生活中不能用脑过度、思虑过度。你总不能一边补益,一边拼命累自己,对吧?

  好了,这个事儿,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