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爸妈的学区房之路
讲真,本人是对于娃的教育一直是处于最焦虑父母那一梯队里面的。
但是对学区房却一度“嗤之以鼻”。
要追溯“学区房”这个词在我的字典里出现的时间,那得是2010年/2011年,刚毕业的时候。
恰好有俩同事怀孕,就听她们在筹划要去某个幼儿园交定金定学位。当时觉得挺震惊的:哇塞,现在读个书这么夸张?学校这么紧俏?我的观念是“花那么多钱买个市中心的房子,直接私立都可以读到高中毕业了。”
直到2016年孩子出生,我仍坚信买学区房不如让孩子读私立。-----哎,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认知,没有远见。
为啥后来突然就想买学区房了呢?
本人住犀浦,也热爱这里。
在18年初的时候了解到同小区和我家娃年龄差不多的人家已经在17年底就买好了属于市区某某学校的房子。
加上娃出生后陆续进了一些妈妈群,育儿群。看里面的人有时候聊学区房聊的热火朝天的;同时了解到我们中意的私立学校录取比例 10:1。我着急了!
当我和娃爸提出买学区房的事情他一口就答应下来。但这还不算真正把买学区房提上日程。
因为直到11月底获取购房资格,这期间我们卖房不积极。
但换房似乎是必须的,所以最终还是办理了过户手续。
就这样在我们决定换房的过程中完美的错过了那些新开的神盘((虽然有些不是好的学区,但是有资格的话还是愿意去“捡”这个便宜)。
真正着手研究成都的学区房是19年过年后。当时还是想首选私立,公立保底。在了解了皮毛都不算的基础上我冲动地决定,至少要“5朵金花”之一。
我按照每个学校近5年的划区对应的街道,小区做了统计,挨个到链家上去搜。
天哪,老破小单价都直逼 3万,新一点的电梯房更是3万+。
我们犹豫了。
所以直到3月份我也只是在网上搜罗了学区房,并没有实地去看。爸爸开始变得上心并且非常理智,他从朋友那里了解到溜爸。
在溜爸这个平台的帮助下,我们对学区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选择更符合我们家实情的第二梯队。
这里补充下:虽然我们买公立作为保底,但真要读的话,需要老年人一起住接送孩子,所以需要选择套三的。
青羊五区:这是我们最先考虑的地方,因为娃爸那时很反对二区的老破小。离我上班的地方近,方便孩子小学的时候我可以早些回家辅导作业。可是当我们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去看房子的时候,我在贝森路附近等娃爸找中介的空档,站了10来分钟。头顶就呜呜呜呜的飞过几架飞机。匹配它2万+的单价。个人感觉这里性价比低于预期。软磨硬泡地让娃爸同意去二区的老破小看看。
青羊二区之少城和东城根小学:娃爸更看重少城。
原因是没有了统筹,未来它的地位还会上升。而且少城小学爆仓的概率更小。最重要的是房子的价格比东小的便宜。我总惦记着东小是老五朵金花之一。拖拖拉拉到了5月份,我们正式去东小和少城看房子。
先是电梯房,那种几梯十几户甚至几十户那种。
接着老破小,因为政府不打算拆迁,有好些老破小外墙进行了翻新,看起来漂漂亮亮的,而且很多都有小区大门。
对比电梯房的高价格,我俩瞬间觉得老破小挺不错的。
好不容易看中一套东小的。结果房东在给上一个客户的价格的基础上要给我们涨价。
娃爸说真想要,房东的价格也还是可以接受。
这哪行呢?
上个客户他都同意这个价格了,我不同意加价。所以告吹。
鬼使神差的我们此时买了个非学区房—--名曰:置换。
好了,资格又没了。
咋整?学区房还是得买。这下子不得不卖一套。很快以我们可以接受的价格再次获得了资格。
仍然没有一心扑在学区房上。8,9月份我们还去参加了几个神盘的摇号。
幸好没中。
娃爸一心想着买个学区房还顺带赚一笔。看着看着就从少城到了高新南区。
他上班近,我公司有班车也算方便。
但是我们看上的学校对应的楼盘很贵。其他学校对应的楼盘对我来说交通又不便利。
我是不太支持买这边的。但是娃爸自己去看了几套房子,还挺满意的。在他准备说服我接受的过程中, 公民同招的消息出来了。此时我们才是真的打起来精神---因为只有选择公立了。
所以我们再次分析了一下我们的需求。兜兜转转又回到锦江二区(锦江二区最先我在网上了解过,当时觉得房价太高放弃了)。
看了高新南区的,觉得这里这个价格突然又能接受了。
很快,我看中一套房子。但是娃爸觉得几梯十多几十户这种难以接受。为了说服他,我专门找时间带他去周边所有的电梯楼盘挨个看了一遍。发现这个房子性价比来说还能接受,加上我们觉得真的不能再拖了。
就这样我们完成了马拉松似的学区房购买。
总结:
我们前后花了很多时间,战线拉得很长,中间还开了几次小差。但是真正下决心到办成也就那么短短一个月。买下的这个房子虽不尽如人意(因为年中的置换,已经没有实力购买更心仪的),好在对口学校比较满意。
个人经验以及感悟:
1)学区房这个事情,下定了决心就付诸行动。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先锁定不止一个学校,然后再考察选择心仪的房子。
不同的学校对应的房价差异还是挺大的,但是同一个学校周围类似的房源价格基本上还是差得不多。
锁定学校的好处就是:可以集中把这个学校的房子都在网上浏览一遍,等到合适的房源出来,看中就可以马上下手。
2)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排名越靠前越好。
选择好的学校只是非常基础的一小步。我的所有孩子已经上小学的同事都告诉我---除去孩子的天赋,小学其实拼的是父母。
所以学区房一定要结合父母双方工作地点,越近越好。简单来说就是哪方能更多的照顾到孩子的学习生活就偏向哪方选择。
另外,强烈推荐溜爸的学区房地图。非常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