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附子细辛汤合大黄牡丹汤治愈急性阑尾炎案
患者,女,36岁,6月8号出现剧烈腹痛,遂至医院检查。经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院嘱立马手术,皮粉终究是皮粉,知道要找我,纯中药治疗,我说三天好,一天痛止,三天后复查,医生不给开B超单,说不可能三天好,我叫病人要求复查,结果证明,痊愈!诸位看官,中医真的是慢郎中么?有这样的病例,内心是很开心的,再累也能找到动力。
此女是我一个老患者,剧烈腹痛,到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医院叫立马手术。
幸好,她知道问我。
我要她立即来西安就医;我平常下午不坐诊,但病情紧急。且很有把握,向她保证三日治愈,增强其治愈的信心。患者当天下午便赶赴西安。
当时症见:
诊断:肠痈--阳虚寒凝、肠道瘀滞证。
治法:温阳散寒,通肠化瘀。
具体方药如下:
附片12g 细辛12g 生大黄18g 丹皮18g
冬瓜子60g 桃仁9g 拳参 30g 败酱草 30g
泡姜12g 乳香9g 没药9g
共六剂
一日两剂,煎五十分钟,大黄和细辛最后5分钟下。
次日,患者汇报病情
次日患者回复疼痛消失,除后半夜稍微疼。三日,我令患者再去检查。医院认定不可能三日痊愈,拒绝开B超单。我要求病人提复查要求,结果证明,痊愈!
因为一念对中医的信心,免除一场切割之痛苦;医患之间,信任是治愈的前提,医患关系本应如此,就像是一条阵线上的队友;患者相信大夫,以命相托;大夫自信方药,处方知效。
以上内容由三皮口述,学生尤晖整理
三皮按:不论急慢性阑尾炎亦或胰腺炎,均为中医之优势病种,采取纯中医中药疗法,安全有效,关键可使病患免除手术之苦,故整理此案分享与大家。另,阑尾炎属中医“肠痈”范畴,《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中第四条曰: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三皮初学现代医学关于阑尾炎的相关描述时,谓阑尾炎之腹痛,以右下腹为主,尤重阑尾之体表投影点即麦氏点之压痛,便觉得这真是简单明了,反观医圣所说按之即痛如淋,何不直说右下腹按痛?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才知自己便是井底之蛙,更服膺于前辈治学之严,因并非所有阑尾炎所致之腹痛均为右下腹痛,它会随着阑尾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盲肠下降过多或右半结肠游离而缺乏固定时,阑尾可位于髂棘线以下,甚至完全进入盆腔内。低位阑尾炎表现为转移性腹痛,腹痛部位及压痛区均较低,病程中出现直肠刺激症状和膀胱刺激症状如肛门坠胀、便意及便次增多、尿频尿急等。而高位阑尾炎,因先天性肠道旋转下降不全时,盲肠和阑尾可停留于肝下,因此,会出现右上腹的疼痛和压痛,临床上常误诊为胆囊炎。或由于先天性腹腔内脏异位和后天性游离盲肠,均可导致盲肠和阑尾位于左下腹部,可出现左侧阑尾炎。由此可见,古人并非不会总结阑尾炎大部分为右下腹疼痛,而是一定积累了不少非右下腹疼痛的阑尾炎,方不直接说右下腹按痛,而说按之即痛如淋,此等看似不严谨之言,恰是古人治学严谨之明证,后之学者切勿对古人之学问做等闲观之。另,对于中医界来说,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之功效已无须再多言,但三皮需补充几点:其一,仲圣明言,脓已成,不可下也,故大黄芒硝之品,均只可在未成脓之时使用,若脓已成,便须另寻它法,比如隔蒜灸之类;其二,关于大黄牡丹汤之加味,众多医家之案均为加诸如马齿苋、败酱草等清肠之品之案,若确为湿热内蕴之肠痈,用之无可厚非,而三皮观今之临床,由过食生冷或者暴进冷饮所诱发者,不在少数,三皮此案便是明证,故合炮姜、附片而取效。记于此,愿有助于大家之临床。
本文仅供医学交流,请勿抄方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