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亟须完善新文科专业认证生态
姚卫新
专业认证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实行了上百年,我国于本世纪初试点引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6年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进而在工程教育、师范教育、临床医学教育领域研制并推行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认证标准及认证模式。我国专业认证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个亟须填补的“生态缺口”。那就是除了零星试点以外,在新文科教育领域尚未形成完整的认证工作机制和推进举措,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力量。
因此,完善完整的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生态刻不容缓。一是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承担了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人才的时代责任。二是新文科占学科门类的三分之二,占专业种类和在校学生数的半壁江山,新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高等教育的振兴。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远景目标,“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无论是立足现实还是着眼未来,都需要不断完善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
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应该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其认证标准、认证程序、工作模式、监控措施等均应有严格规定,必须由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统筹此项工作,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引领、指导、督促高校在本校深入推进此项工作。
全国新文科专业点数量庞大,在推进认证过程中,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承担如此艰巨的工作。两级实施是最为切实可行的方案,即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的认证工作,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认证工作。
专业认证与传统的专业评估差异较大,有自身的理论逻辑体系、实践逻辑体系,专业教师不通过专门的培训学习,难以理解认证的理念、标准、方法等。认证专家也必须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使其在现场考查中能以专业的、严谨的眼光展开详细的查证工作。
专业认证是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的全面检查,准备工作所需时间较长,举证所需材料种类极多。为帮助专业教师少走弯路,可以选择个别高校的某个专业作为试点“打样专业”,在其完成认证试点后作为示范向其他学校推广,以点带面,引领其他学校同步跟进。
在新文科教育领域开展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项崭新工程,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人文类专业与社科类专业之间存在差异,而艺术类专业与前两者又有差异,这就导致认证标准的制定及认证过程的实施都会存在差异,需要立足实际,区别对待,从而达到认证的初心、初衷。
新文科以新的科技革命、新的经济发展为背景,以交叉融合、协同发展为主要方式,突破了传统文科的发展模式。科技革命和产业巨变带来的环境、生态、伦理等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价值判断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把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作为重大抓手,主动求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师工作方式,在育人、育才的过程中更好体现新文科的价值引领作用。
(作者系东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