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用脑”,乐学会学

周之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引自《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10期)

近几十年来,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即从重点研究如何教,转向重点研究如何学。这个转向很重要,也很艰难。因为“重教轻学”的倾向,学校变成了“教校”,教学变成了讲学,上课变成了听课。现在要纠正,需要从理念到方法进行细致、全面的更新。

     那么,如何指导学习呢?

     学习是有思想的劳动。研究学习要从人的心理和生理两个角度入手。现代科学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使人眼界大可。上世纪后期,研究者们就曾预言,21世纪将是“脑的世纪”,所以我们要了解脑、保护脑、开发脑这个“黑箱”。正是吸收、运用了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创立了“友善用脑”的教育理论,使教师、家长、学生耳目一新,使学习变成愉快、高效的活动。其中的新观点颇多,以下几点可能是最基本的。

一、 树立保持大脑健康的理念

人脑具有神奇的功能。它有千亿以上的神经细胞、数千米的神经网络,指挥着人的一切活动。它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5%,但是,脑的血流量占心脏输出量的20%,需氧量占全身的20%~25%,葡萄糖消耗量占全身的65%。由此可见大脑任务之繁重。善待大脑,保持大脑健康,是人正常活动的前提。

有科学家研究了一个有趣的课题:“大脑喜欢什么?”他从初步取得的成果中发现,大脑爱好“燃料”(包括营养、空气、水、香味等)、空间(包括物理空间、心灵空间)、均衡(包括手脑并用、左右交叉等)、节奏(包括劳逸结合、循序渐进等)、情感和激励(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新奇和质疑(具有激活大脑的作用)、链接和分类(更适合大脑网状结构的工作方式)、色彩和形象(更具有敏感性、深刻性)······这项研究仍待继续。综合已经提出的见解,我们可以看出,人脑经常与外界和人的身心进行着对话交流。可以说,它是有灵气、有情义、有个性,也是有脾气的——善待它,就可能事半功倍;虐待它,就会遭到反抗!

“友善用脑”理论明确提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活动要反应自认规律。”“教不等于学,学习必须通过学生独一无二的大脑来完成。”

所谓“友善用脑”,首先是要创设有利于大脑工作的环境。其中,重要的是“学会放松”。比如:创造好的课堂环境,听节奏舒缓的音乐,调整呼吸和姿势,冥想,喝清水,做脑保健操,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要从改善客观环境、身心条件、活动方式等方面入手,维护和促进大脑健康。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组织的学习活动才能是高效的。

关于脑保健操,国外已有多种方案,比较普及的是“手指操”。我国中医也有多种醒脑之术,如拽耳朵、揉“翳风”、敲额头、刮眼眉、掐“精明”、点“百会”、揉“四神聪”、干梳头、捏“十宣”、按“内劳宫”等。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对于大脑,我们既要用,更要养。善待大脑,大脑才能正常工作;粗暴地对待大脑(如体罚和变相体罚、恐吓施压等),大脑就会“罢工”,拒绝处理信息,或者为了应急而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使身体受损。“友善用脑”理论运用神经生理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了“压力是学习障碍”的结论。

我们或可借用民间俗话来总结一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规律,不得违背。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人有多种感官,所以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可是当教育变成单纯的讲课以后,学生使用最多的就只是听觉了。这种“静听教育”是低效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友善用脑”理论倡导多感官教学,把信息变成动作、形象、活动,运用身体的所有部分来接收信息,最多限度地激活大脑。很多实验学校据此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活动化,如动口交流、动手制作、动情表演、联动创新等。课堂变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了。

    多感官教学的效果如何?我们或可借用“学习金字塔”的实验结果来说明。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后改为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国家培训研究所)研究过一个“学习24小时后保持率”的课题。结果是这样的:听讲,能保持5%;阅读,保持10%;视听结合,保持20%;示范,保持30%;讨论,保持50%;实践练习,保持75%;向他人讲授或立即应用,保持90%。

    把保持率排列起来,形状犹如金字塔。上部的四种“接受式”学习,保持率都比较低;下部的三种“参与式”学习,保持率都在50%以上。事实证明,参与程度与保持率是正相关的关系,参与程度越高,保持率也越高。

    其他的心理实验也证明,人能够记住的是“所听到的一点,所看到的一些,所做过的大部分”。美国少年科技馆就把这三句话刻在大门口,以鼓励参观者积极参与。

    这些都与“友善用脑”理论提出的“深刻的感官体验造成深刻的记忆”的观点是一致的。多感官教学与现在热门的“体验式学习”,有许多共同之处。

    心理学还有一个重要观点:成功的体验能激起再次参与的愿望。多感官教学在提高理解与记忆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乐度,使学生乐于“再次参与”,变厌学为乐学。这正是广大师生所梦寐以求的。

三、用思维导图开发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很重要,相较而言,形象思维的历史更久,效果更佳。人类在有文字之前,已经有了岩画。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认识父母,已经具有形象识别的能力;后来学习文字,仍要与形象相伴,图文并茂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再后来,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们进入死记硬背的时代,形象思维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怵学、厌学的情况也相继发生。

背诵也能有一定的效果。可是我们发现,易于背诵的多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作,如“床前明月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桥流水人家”等。说来说去,人还是形象思维的能力较强。

近几年,很多教师在教改中重提“教学形象化”,教学课件声情并茂,取得了一些成绩。“友善用脑”理论则更进一步,把思维导图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把想法画出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易记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实验证明,形象记忆在记忆速度、记忆容量上都远远超过符号记忆,记忆难度明显降低。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

“友善用脑”思维导图的特点有:(1)概况性。概括性是思维品质的基础。画图的过程就是对知识进行概况整理的过程,练习提炼关键词和核心概念。(2)有序性。思维导图也可以说是路线图或检索系统,制图需要把知识结构搞清楚,进行有序排列,而大脑本身就是放射性立体结构,“喜欢”建立连接的。(3)形象性。要选择最能表达内容的形象和色彩,使知识更富有情趣与活力,从而加深记忆。由此看来,思维导图并不是简单地画一幅画,而是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论画成什么样子,只要自己明白、喜欢、有成就感就好。“有成就感”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

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友善用脑”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它提出的“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发展学生所有制”,“最有效率的老师是懂得如何帮助学生自己把握和安排学习过程的老师”,“培养成功的学习者”等观点,都体现了尊重人、推崇人、弘扬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以“人”为世界观的中心。受其影响,教育界相应地形成了主体性教育思想。

例如: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主张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认为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发展人的独立判断能力、独立精神,使手脑并用、身心健康。美国民主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他说:“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转动。他反对脱离实际,积极主张“做中学”。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努力推进民主教育,主张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进行“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时间,实行“教学做合一”。他认为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使民众和学生自动、自觉,走上创造之路。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人认为,学习是自我挖掘潜能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要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建立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从做中学,实现知情统一。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主体性教育思想已经相当完备了。

我国历史上也曾有人倡导人本思想,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并未形成传统。新中国对肃清封建残余影响重视不够,因此尊重人的主体性理念也未能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直到现在,教改的难点仍是主体性的迷失。坚持“以人为本”,继续推进教育民主化,依然任重道远。

教育民主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包括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培育民主作风、转变教学方式——后者可能是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中指出:“学习者变成了学习主体,教育的民主化才是可能的。”

把主体性教育落到实处,教师先要转变角色,从“演员”转换为“导演”,做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思考和探索三件事:了解主体的特点和需要;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因学施教,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注释:本文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号:FBB060236)的课题成果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