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班子拉广告——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十

/杜辉

21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网络还未普及,那时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真是遍地黄金。图书赚钱、报刊赚钱,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行业更是暴利。离开不懂发行的出版集团,记不清当时怎么找的工作,反正是来到了一家与传统媒体沾边的新成立的广告公司。

这广告公司和上家不懂发行的出版集团接近,也是用有一点行业经验的新手作为职业经理人,然后招聘了我们这些根本没经验没拉过广告的菜鸟,一起来连蒙带骗拉广告。公司是老板投资,委托一对夫妻负责经营,老板我都想不起来见过没见过,应该是很有钱。男的名义上是总经理负责公司运作,女的虽然管理财务,但实际才是老板心腹,据说这钱也是女方拉的投资,设立的公司。

这公司是那个年代众多创业小公司中的一个,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正是这种平庸,也是那个年代众多倒在了创业路上公司的缩影。所谓的总经理,人不坏,但性格缺陷很明显,自大、自我、平庸,能创业还是靠他媳妇。女方是真不错,拉来了投资,弄了公司,把他捧为了总经理,自己只躲在幕后做个贤内助。在公司内,女的给足了老公面子。虽然是夫妻,虽然是实际的老大,但并不多言,只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老公。对人和气,性格也好,最起码表面能看到的挑不出问题。

面试时候一面就是女方,对她印象很好,和气礼貌,人也漂亮,长得很像李湘。那时也没多少工作经验,也年轻,她给人印象不错,虽然没拉过广告,虽然底薪不高,但感觉领导还好相处,干就干吧。

公司业务一个是给一本年鉴拉广告,那时这类黄页很火,也是互联网普及前时代的产物。另一个一个业务是组织公路、工程机械类展会,并招展。那时网络不普及,公司就是一个小桌子,没有电脑。一个劣质电话,一本黄页,自己看着黄页挨个打电话,连蒙带骗拉业务。公司很小,就是租的那种商住两用写字楼。工位很小,没有电脑的工位也不需要很大。电话很劣质,声音刺耳都感觉耳朵不舒服,还好现在没落下后遗症。工作内容很单调,找黄页挨个电话,反正那时互联网不普及,信息也不对称,人都好骗。再加上给回扣,什么的潜规则,一听北京要做展会,有个什么年鉴,很多小企业还是甘愿上套的。

具体在这做了多久已经记不清楚,应该不是很久,也许半年多点时间。反正最后是没拉来什么业务就撤了,之后的好几年和这里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还时常联系。只是再后来大家都有了更广泛的社会交际,这些人脉也就渐渐疏远了,直到后来不再联系。其实人生本就如此,大部分人都是过客,过后不特意回忆,真的会忘记,但在一起的时候能玩到一起,开开心心就可以了。

每次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不管什么样的经历,只要你有心,都会有所收获。在这里也是。

首先,见识了不同的人,既然是创业公司,用人其实挺不讲究的。只要不是文盲,说话还比较利索,基本是个人就用。所以公司里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这之前接触人的面还是比较小的,在这算见识了祖国风光。憨直的人也有鬼精的一面,鬼精的人也会有弱智的时候。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只要环境允许大部分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发情(公司内的聚会旅游,总有调情,有时都赤裸裸,觉得不太适宜)。

(题外话,当时参加展会,公司的年鉴是销售,但凭着名片,觉得是潜在客户也可以送。一个韩国人过来询问,看是购买就不要了,一听说可以用名片换赶紧掏出来名片,这是做业务里第一次接触韩国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太吝啬了。)

性格决定命运,决定人生,这点应该没有例外。如果因为偶然,组成了某段姻缘,但你本身不相配那最后肯定还是以分开为结局。前文说过,这个经理比较自以为是,憨憨愣愣的。媳妇漂亮、精明且贤惠,知进退。当时就觉得两个人不相配,奇怪鲜花怎么插了牛粪。若干年后听仍在那里的同事说,两人最终是离婚了。当然不知道和这个公司有没有关系(公司最后也注销了),但一起创业往往也是分道扬镳的导火索。

其次,如果感觉到了这个工作不适合自己就换,坚持意义不大,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哪里没有机会。小公司看老板,大公司看领导,跟错了人纯粹是浪费时间。经理有个毛病,边工作边听歌,而且是单曲循环。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但开着门,全公司的人每天就是在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下工作,真得让我们大家很不爽。而且自认为很聪明能干,其实徒有其表,背后靠谱的事,据我们观察都是媳妇出谋划策的。一次说年鉴的广告费定价,他特别自信地让我们和人对吹,说印量若干万。我那时也是年轻,直接怼回去了,你这本全彩铜版纸印刷,就算广告满的,你算算印刷费多少,真不一定够这万册的印刷费?谁信。当时有点小尴尬,但吹牛也需要讲逻辑,这个脑子都没有的,也不会有多大出息。

对于年轻人,在那时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绝大部分的工作机会都是这类很低端的公司。如果你从赚钱的角度来看,这种公司只要你肯干,不多想,还真有机会赚钱,但干了也就干了,你不会积累多少有价值的工作经验,不会维护住多少有价值的有黏性的客户,基本是骗了一单是一单,但确实赚钱。我走之后和一个关系好的同事聊,她坚持了做几年,开始的展会真拉了不少客户人参展。业务提成能有小十个,在二零零几年,半年一年的能拿这个数额的提成还是相当可以的收入。但自己对这类工作确实做不下去,觉得没意义。也许赚来钱(其实自己的性格肯定赚不来),但个人没成长,对于不是没饭吃的自己,真的不想干,所以要果断放弃。

再次,对广告和会展行业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真是敢骗呀。那时组织展会容易,随便弄个主题就可以申请,然后编造虚假资料各种招展。那种工程机械展,都是特装展位,面积大,随便一家参展都要几万,如果再在年鉴上配个广告又几万进去了。虽然花费不菲,但对于企业的产品推销和品牌推广感觉效果非常有限。我还在的时候弄得第一届展会据说参展率尚可,算热闹。但到后来几年的展会,一次比一次人少,最后参展商都觉得被骗了,都现场闹退钱。这就十分尴尬了。作为广告业务员,客户质问你的时候你如何面对?当然心黑,脸皮厚的无所谓,反正提成落袋,你随便闹,但我做不到。

最次,吃饭文化和饮食结构有所改变。之前和同事吃饭,大部分都是北京人或北方人,所以不兴AA,都是轮流做东。在这里午餐大都去附近的小饭馆吃饭,大家AA制,所以也算接受了一种新的吃饭文化。还有就是开始吃素菜了。之前吃饭是无肉不欢,自己出去吃饭,除了凉菜会点一些素菜,比如花生什么的下酒,热菜都要是荤菜,最起码是用肉炒的菜才好。这里女的多,所以点菜素菜多,吃了几个月,也觉得不难吃,而且当时还真瘦了一点,也算收获。对后来的饮食结构产生了正面影响,算是意外收获。

年轻人总要经历,而且不是太长时间和太过分的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所以说在这类低端的小公司工作,虽然以后尽量不会,但这种经历也不是不可。算是第一次接触了纯社会(之前的工作身边主要是北京人,文化氛围,生存哲学,感觉完全不一样)。在这里大家都为生存而生存,所以更多了手段,更多了一些下作(记得有次中午吃饭,饭馆上错了菜,让人退菜前,好几个人赶紧加了几口,个人特别反感这种占小便宜的事。好吧,就算我有点道德洁癖吧。其他工作上的小手段更多了,但确实没记住什么),但这本就是社会,没有对错,只是现实。

(0)

相关推荐

  • 幼稚的广告,折射人性的肤浅

    "找工作,找老板谈",BOSS直聘的广告,每次看到这个广告我都想笑,如果一个公司的招聘第一步都需要老板亲自管理.亲自参与,那该是多小的公司,或者说老板该是有多闲? 市场竞争激烈,市 ...

  • 我的出版生涯忆事—开篇絮叨

    文/杜辉 现在的出版真没那么多可说的了.说好的,真看不到多少有希望的事情.违心的话,忽悠的话,咱说不出口.但天天说真话唱衰,貌似也挺招人反感,也怕最后弄得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但是还喜欢写点什么,发发牢骚 ...

  • 那年我在新华储运做苦力—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一

    文/杜辉 职高毕业,专业图书发行.听着挺有意思的专业,学的时候我也这么认为,可毕业了.工作了,现实的铁拳给理想重重的第一击. 毕业实习第一课,实习生去储运搬课本去吧.大家不要觉得一本书没多重,你换十本 ...

  • XX商城退货组实习记,体验商业的精髓—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二

    文/杜辉 前文提过,做驴做马去搬书的日子结束了,可是离图书大厦开业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也并未算正式毕业.学校为了进一开发我们这些傻学生的剩余价值,又联系了位于北三环的XX商城,让我们这群学生去为学校赚取 ...

  • 劳体耗神,繁细庞杂,我在新华储运的初体验—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三

    文/杜辉 书接前文,还算轻松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我们这批傻孩子又回到了新华书店,为XX图书大厦的开业做筹备.岗位分配直接就放在了储运部(库房),其实实习时候让我们去商场的库房.退货什么的,书店早就算计好 ...

  • 在书店库房“搬砖”的日子—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四

    文/杜辉 书这东西就是木头,您拿一本觉得不沉,你抱十本二十本试试.你看着拿过来拿过去简单,你试试几百种放一起,你要点数,要归类,要按单子配货,然后搬过来拉过去,而且还要快,还不能出错.看似简单,实则不 ...

  • 再见新华书店,我用青春赌明天—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五

    文/杜辉 库房搬家是个规模宏大的工程,您别说一个大型书店的库房了,就是您自己搬家,看着东西不多,到时弄个厢式货车随随便便就塞满了.其实这次库房搬家还有点合理性,终究原先库房在市区,就是四道口那.土地寸 ...

  • 我在外企发期刊——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七

    文/杜辉 咱这性格,咱这脸皮确实不适合卖保险,锻炼锻炼自己也就行了.那时还是特喜欢特想做出版,而做出版主要理解的就是做发行,所以继续寻找合适的工作,但咱终究没什么出版发行的经验,之前不过是在书店库房做 ...

  • 我在“假”外企做发行——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八

    文/杜辉 接叙前文,我入职了某期刊做发行,期刊背后上属还是个美资公司.从工商资质来说可是正牌外企,车牌都是黑牌,但实则是一家"假"外企,老板是台湾人,在美国开了公司,然后以美国投资 ...

  • 我在“假外企”做了“假发行”——我的出版生涯忆事之九

    文/杜辉 话接前文(七.八回),既然是个乱七八糟的假外企,雇用了这一群门外汉做发行,那我这个出版业的小白更是两眼一抹黑,跟在领导和同事的屁股后面瞎折腾呗.前后一年,没少折腾,没少跑业务,但成果远小于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