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死,图书不亡
文/杜辉
当电视出现的时候,许多人觉得电影就要开始衰落。当电视开始普及时,一些人预言电影很快就将成为历史退出舞台。当彩色电视机普及后这些认识更让大家深信不疑。可谁曾想几十年过去了,电影非但没有死亡,反而更加生机蓬勃的发展壮大,票房纪录被不断刷新,观众热度持续高涨。
在科技应用无所不在的现在,前几年却有一部默片电影《艺术家》上映,并赢得好评(当然票房并不突出,但是艺术性赢得的评分很高)。故事描写的是电影从无声发展到有声,曾经默片时代红极一时的大明星,在有声电影时代开始失落、抵触、彷徨。在经历了很多自我挣扎之后,这个默片时代过气的明星,开始接受了新形态的有声电影,从此再塑辉煌。故事是默片,但把时代发展对个人及电影行业的冲击和改变描绘的淋漓尽致。在电影的故事性、艺术性、欣赏性上,这部默片绝对不比应用了最新科技的大片逊色。
电影发展到今天,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字,从二维到3D再到大屏幕。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但电影核心的价值和功能设定并没有本质的改变。讲故事,将另一个世界再现,把精神和思想影像化。技术的进步只是让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可以更好的表述故事,让观众更具场景和故事的代入感。技术的进步丰富了表现手段,但不可能因为技术的应用而替换了产品的本质。再声光玄幻的电影,如果没有好的故事,好的思想作为依托,那也还是一部烂片而已。观众已经用电影票进行了投票,给许多部只有特效没有故事的电影进行了宣判。
图书的现状和电影的过去有着许多的类似。电子书、数字阅读、移动阅读等,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快速普及、抢占了原有的纸媒阅读市场份额。一时间让出版人如同《艺术家》中的男主角一样不知所措,大部分人由于把内心对未来的恐惧情绪转变成了抵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开始放弃自我,盲目迷信新技术。仿佛新技术就是法宝,就是一切,纸媒图书的末日已经开始倒计时。
其实许多人都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图书是什么?图书的本质是什么?图书是思想、价值观、知识的载体,图书的本质是把这些精神上的价值通过物质载体最大限度的传播。所以纸媒也好,数字电子形式的阅读也好,甚至是古代的甲骨文、铜鼎、碑刻、简帛,这些都是精神价值的物质载体而已。而科技的进步,无非就是让这些价值最大限度的传播和普及。
曾经的甲骨文、铜鼎、碑刻、简帛,大多是只有贵族上流社会才能用得起、看的起,制造、传播成本高昂,所以小民百姓根本无从学习、阅读。到了纸张发明普及的阶段,科举制度也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建立。到了近代,学校、大学制度更是脱胎换骨的发展变革。图书的制作、传播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普通百姓也开始有机会学文识字,通过科举、求学改变命运,进入社会上层,实现社会阶层的升级。而现在的电子、数字、移动阅读等技术,其物理属性的本质是一样,都是通过新技术手段降低阅读、传播的成本,提供更为便利的载体,从而最大限度的普及阅读,传播精神、价值、知识等。
图书的形态被人为的固化在纸媒载体上,这种古板教条的思维,是忽略了图书的本质而去追逐载体的形式。现在新技术固然对图书的传播载体进行了变革升级,但图书的内涵却并未有本质上的改变。机器不管如何先进、具备生产力,如果没有灵魂那仍是一部被人操纵的机器。为什么变形金刚中的钢铁之躯会被我们认同为“人”。因为他们有灵魂、有思想。同理,如果没有内在思想灵魂作为依托,只是一味的通过技术手段来突出外在表现形式,刺激感官,那无疑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未来的生存空间。
所以面对电子技术的冲击,出版人不必恐慌,不必迷茫。电子也好,纸媒也好,都不过是图书的某种载体和传播形式,如同电影和电视一样,最后只是消费群体和消费形式的细分。但核心的消费及价值取向是不会改变。而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成本降低,反而会加速图书阅读的发展。只要我们抓住核心,让自己有一个独立、智慧、强大的价值体系,并把这种价值体系带入我们的图书中,那么未来图书出版业的必将是更加光明的。
作者注:
本文刊发在2013.8.19新华书目报.社科新书目第1093期A04版。
时隔4年出版业真的濒死了,但是这个濒死不是因为新技术的冲击,而是因为许多你我都懂的因素。曾经热爱执着的行业,现在被大家所抛弃,所放弃。身边多少人转行了?又有多少人正准备转行?曾经一年写四五十篇文章的我,现在几篇文章都懒得写,真没什么可说的,吹牛拍马咱也不会,老脸真拉不下来。
这个现状,让人关心出版行业发展、动态的欲望都没有了。窒息、压抑、沮丧,每天如影随形的伴随着工作。如果哪天我们在出版业中消失,不用惊讶,对于离开的人多少是一种解脱。哀莫大于心死,那就这样吧。还好有网络,生活还很丰富多彩,活一天,珍惜一天的快乐。多看一篇文章,珍惜这一份知识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