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优秀作品(一五五)在燃烧的文明背后(《作文指导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张羽)
在燃烧的文明背后
大余中学高一(1)班 周涵瑀
今年的四月十五日,伴随着浓烟的滚滚上升以及那标志性的尖顶的坍塌,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消息令世界震惊,一道无情的烈焰给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刻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
初闻此故,我亦是十分震惊,忙上网了解相关情况,而网络上更是一片叹息,在惋惜的海洋里我发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帖子,楼主用自己妹妹做了一个小对比:前些年巴西博物馆失火,损失的文物不计其数,妹妹无动于衷;如今,巴黎圣母院失火,妹妹却痛心疾首。原因为何?因为妹妹看过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直向往着那片净土。
帖子最后楼主的话我记忆犹新:文化输出的力量不容小觑。并非是指巴西博物馆里的珍宝比不上巴黎圣母院,二者都是有跨越了岁月的无价之宝,但不可否认的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给这座古老的建筑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应该是我们称之为文化内涵的东西,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这种巨大的力量从何而来?最显而易见的自然就是文学作品。世界何其大,就不妨说说中华。这就好比姑苏城外夜半飘来的钟声总会叫人平添几分失意和漂泊之感,昔人乘鹤挥别的黄鹤楼上总有化不开的乡愁,衔远山吞长江的岳阳楼之后屹立不倒的是大丈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这些特殊的具体事物寄予了一代豪杰甚至于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这种无以言状的感情有幸外化为了或文字、或建筑,再加以众口传唱的根深蒂固,经过时间的沉淀,也就演化成了一种品质而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而作为文明的载体,巴黎圣母院的被毁引来无数惋惜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我想起了杭州西湖的雷峰塔,以及雷峰塔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去年有幸拜访了这位老朋友,也是在那时才知道,如今的塔早不是受住“水漫金山”的那座,创造了神话的那位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倒了,这位年轻的新朋友降生于世也才不过三十年的光景。
我至今记得初入雷峰塔的诧异。一进门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堆高耸的土堆,隐约辨认出几根残垣在黄土里,旁边解说写着:雷峰塔遗址。作为一抔黄土,它也就是证明此地有过此物的一个标志罢了,但我看到的是埋藏在其下的七十年光阴。
在百年前的一天里,当那座代表中国神话精髓,代表中华民族所向往的坚贞感情的塔轰然倒塌时,那时的人民是否有过痛心疾首?塔所屹立的东方大国于彼此甚至无能力修补,一直到祖国崛起的今日才得以重披荣光,不也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莫大遗憾么?
我记得去年的那一天的雷峰塔是人山人海,除了黑发棕瞳的国人外,其实不乏浅发蓝瞳的外国人。我今日提笔,仍倍感欣慰:我们也终于挺着胸膛骄傲地说,看,这就是我们的雷峰塔,这就是我们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这便是一种昂扬的文化自信,就好比法兰西人民以巴黎圣母院为荣,热情地歌颂雨果陛下的圣母院一般,因为那座哥特式建筑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尖顶房子,更是活跃着、绵延着的法兰西文明。
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华让雷峰塔等待了七十年,今日发达的法兰西应不会让圣母院等太久,越是发达先进,应越明白精神力量的重要。文化作为活的灵魂,是联系人民的桥梁,是人民的骄傲,是外人的向往与惊叹。一位网友的评论拨动了我的心弦。她说:本想是天天都要经过的建筑,还未和你留下一张合影便闻恶耗。感谢你在那年夏天关照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茫然的留学生。
是的,这便是我坚信的文化力量,它能令不是同源的人产生情感的共鸣,让人感到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与震撼。它可以是手纸上的黑字,更能是一座屹立的建筑。初闻恶耗时我忆起的是书柜里蒙灰已久的<《巴黎圣母院》,而有人忆起的则是漂泊他乡时那座尖塔如长者般的关怀,本质是一样的。
在这广阔土地的那一头,一位跨越时空的老者刚经受烈火的打击;这一头的我们不妨思考一番: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否真能如同烈火般“燃烧”,散发、传递着耀眼的夺目光辉呢?但愿更多的炎黄子孙能往火堆里添把柴,那文明必将如同愈燃愈旺的烈火,生生不息。
简评:
这是一篇相当具有文化力度与深度的文章。文章由巴黎圣母院着火写起,并与巴西博物馆对比,指出文化力量的伟大。由此作者联系寒山寺的钟声、黄鹤楼的白云、岳阳楼的先后天下,充分展现文化内涵的魅力。接着作者讲西湖的雷峰塔,重点探讨塔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以及塔之倒塌与重建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在让人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对于新时代的感悟也进一步加深。文章由一个点深入,旁征博引,逐步分析,视野开阔,分析透彻,表现出思维的张力,的确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