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与活血化瘀法
血瘀与活血化瘀法
血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用来治疗“血瘀”、“气郁”、“气滞”等引起“血行失常”的一个重要治法,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而且是中医学在辨证论治中“异病同治”的特点之一。
(一)血瘀的含义
关于“血瘀”的含义,一般认为是血在脉络中的循行状态受到病理因素的影响,造成“血凝而不流”、“血瘀滞不行”等而引起“血行失常”,亦即指静脉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局部或全身的病理改变。
“血瘀”并非单纯指“血”而言,而是与“气”密切相关的,实质上包含了“气”与“血”两个方面的因素。经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说:气之与血,两相维护,气不维血则外溢而妄行,血不维气则凝滞而不流。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调和而无病,反之则气血失调,而诸病丛生。
(二)血瘀的辨证与治则
血瘀一证比较复杂,临床上有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等不同,它是通过内因、外因或机械干扰人体的气血功能,而人体的抗病能力,也会通过气血作出不同的病理变化和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过程中,要因人、因时、因病变部位之不同,进行详细诊察、综合和分析,选择有效方药而灵活应用,同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配合外治法或其他方法,临床疗效才能更为显著。
益气活血法:适用于气虚而血液运行障碍之证,如心脉瘀阻(冠心病、心绞痛)、中风、中风后遗证(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后遗症)。常用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加减。药如黄芪、党参、赤芍、川芎、当归、红花、桃仁、地龙、丹参、降香、檀香、元胡、路路通、鸡血藤、制乳香、制没药、菖蒲等。
理气活血法:适用于气滞而血瘀之证,如精神抑郁,怒气伤肝,肝郁气滞(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常用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加减。药如柴胡、香附、郁金、川芎、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生地、菖蒲、酸枣仁、生龙牡、珍珠母、制乳没、夜交藤等。
活血祛风清热解毒法:适用于风邪化热,风热内蕴血分,迫营血外溢的发斑(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丹毒)、发疹(荨麻疹)等。常用四妙勇安汤、清营汤、消风散加减。药如当归、丹参、元参、赤芍、丹皮、生地、穿山甲、银花、连翘、红花、桃仁、三棱、莪术、荆芥、防风、蝉衣、蛇衣等。
活血祛风寒湿通络法:适用于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病之痹证,如粉丝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用乌头汤、独活寄生汤、止痉散加减。药如制乌头、制附块、桂枝、桑寄生、赤白芍、当归、红花、鸡血藤、牛膝、杜仲、全蝎、蜈松、乌梢蛇、土鳖虫、川芎、炮山甲、制乳没、防风、秦艽、羌独活、麻黄等。
活血止血法: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如鼻衄、齿衄、咯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跌仆损伤引起的内出血或外伤出血等。常用犀角地黄汤、活血止痛散、小蓟饮子、十灰散加减。药如生地、赤芍、丹皮、白茅根、大小蓟、仙鹤草、当归尾、栀子、白芨、田七粉、地榆炭、侧柏炭、血余炭、红花、桃仁、荷叶、槐花、制乳没、血竭、云南白药等。
活血消肿散结解毒法:适用于毒热壅滞引起的疮疡,如疖肿、溃疡、脱疽、肠痈等。常用活命饮、散肿溃坚汤、大黄牡丹皮汤、四妙勇安汤加减。药如当归尾、炮山甲、王不留行、花粉、银花、连翘、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芪、红花、桃仁等。
活血软坚解毒法:适用于气血毒邪郁结,经久不愈而形成症瘕积聚,如良性或恶性癌瘤。
常用大黄 虫丸、抵当汤、下瘀血汤加减。药如川芎、当归尾、赤芍、红花、桃仁、三棱、莪术、水蛭、虻虫、 虫、蜈蚣、全蝎、斑蟊、黄药子、大黄、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元胡、制乳香、没药、白花蛇舌草、草河车、昆布、海藻、枳实、山慈菇等。
活血调经法:适用于气血郁滞或肝肾不足而引起的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等。常用胶艾四物汤、桃红四物汤、逍遥散、失笑散加减。药如当归、川芎、生熟地、白芍、阿胶、桃仁、红花、艾叶炭、益母草、泽兰叶、香附、郁金、柴胡、元胡、蒲黄、灵脂、水蛭、虻虫、女贞子、早莲草、巴戟天、菟丝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