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关于鲁迅、关于演戏的记忆
于是,有同学建议,你们当年学生剧社的同学应该都写一篇回忆文章,结集成书,一定非常精彩。恰好,今天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而《在酒楼上》则是40年前我的同学们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编排的独幕话剧。于是,这篇回忆文章便顺理成章地出笼了,以纪念先生的诞辰,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
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1977年冬考试,1978年春入学,史称“77级”。1981年是我们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又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在中文系师生眼里,鲁迅是圣人一般的存在。新生入学第一个学期,都要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我们曰之“朝圣”。所以,作为杭州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们精心准备了献礼的节目,把鲁迅先生作品《在酒楼上》改编成独幕话剧。
《在酒楼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1924年5月10日《小说月报》,后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在酒楼上》讲述了主人公吕纬甫从热血青年到意志消沉文人的转变,对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形象及心态作了深刻的探讨剖析。
鲁迅先生有3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收录了几十篇短篇、中篇小说,改编哪一篇是我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我的同学黄海滨出生于温州一个文艺世家,特别喜欢戏剧,是杭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剧社的发起人之一。他避开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等鲁迅代表作,而选择了普通读者相对生疏的《在酒楼上》。把小说中写到的周君、吕纬甫这一对当年的热血青年重聚在一石居酒楼的故事演绎到舞台上,再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知识分子的痛苦、彷徨。
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铁三角”
黄海滨写好剧本后找到了我和吴雪景。我们3个人是当年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的“铁三角”,已经合作过好几部话剧。大家一拍即合,一致同意用《在酒楼上》向鲁迅诞辰100周年献礼。黄海滨是当然的导演,我扮演吕纬甫,吴雪景扮演周君(也就是小说里的“我”,鲁迅的形象)。还有78级的马华、徐敏扮演琴师和阿昭,77级的陈红捷、卫军英扮演长庚和慰老爷,79级的朱杰、杨勇和80级的王家庆、翁迪明扮演堂倌、酒客,78级的张子帆担任美工,陈叶薇负责场务、道具。
当然,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上舞台。杭州大学中文系历来有演艺传统。上世纪60年代,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就曾经改编排演过大型话剧《青春之歌》,并到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演出多场。我们进入杭大中文系后,继承了前辈的演艺传统,也组建了学生剧社,排演了不少话剧。我记得有黄海滨编剧的《钱江怒潮》《黄蜂》,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罗斯话剧《大雷鸟巢》,有王旭烽(后来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编剧的《闪烁》等等。
吕纬甫(我扮演)
当时参加剧社的同学们都非常热衷于演戏。白天上课看书,晚上闹哄哄排戏,直到深更半夜,玩得不亦乐乎。一些只有一两句台词,或者根本就没有台词的群演,也一场不拉地天天晚上来参加排练。大家把自己学到的文学和戏剧知识在舞台上展现出来,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和热血青年的狂放在舞台上尽情发泄出来。记得有一次演出黄海滨编剧的话剧《黄蜂》,我和同学郑伟中饰演一对先后被逼疯的父子,寓意十年动乱对人性的残害。因为入戏太深,疯狂的眼神和满台打滚的场景居然让外系同学看得目瞪口呆。这种舞台实践不仅是沉溺于书本的年轻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发泄,而且对于理解这些经典文学和戏剧作品,有明显的帮助,让我们从本质上了解了舞台和戏剧,了解了鲁迅作品“匕首和投枪”的意义。
但是,这次演出《在酒楼上》与过去剧社在中文系的自娱自乐有所不同,最后是要向参加浙江省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代表汇报演出的,而这些代表都是来自全国和全省的鲁迅研究专家,马虎不得。所以,中文系领导非常重视,专门请来了20年前主演《青春之歌》并对鲁迅作品有深入研究的中文系老师陈坚和浙江话剧团导演戈辉指导我们。在陈坚老师和戈辉导演的指导修改下,我们这个独幕话剧更加精炼突出,我们的演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981年10月26日,浙江省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开幕。当时的浙江省委副书记薛驹、省委宣传部长商景才、省文联主席黄源以及中国鲁迅研究学会会长李何林、副会长唐弢、华东师大教授许杰等120多位鲁迅研究专家出席讨论会。27日晚,学术讨论会代表在浙江展览馆文化会堂观看了我们演出的独幕话剧《在酒楼上》和短诗剧《过客》。演出后,黄源、唐弢、许杰和全体剧组成员合影留念。很可惜,这张合影始终没有找到,只留下在杭州大学大礼堂演出后的合影(下图,前排左起:陈红捷、杭大中文系副主任张颂南、卫军英、马华、杨勇,后排左起:我、陈叶薇、徐敏、朱杰、黄海滨、吴雪景、张子帆、王家庆、翁迪明)。
演出后,杭州大学校报记者到宾馆采访了著名鲁迅研究专家许杰、唐弢。许杰教授对《在酒楼上》表示高度肯定,认为“改编者体会了作品的原意,没有违背原作的精神,这是费了苦心的。把鲁迅的这篇小说搬上舞台很不容易。现在话剧处理阿昭的命运就比较好。演员也演得不错。”唐弢也认为,“作为学校的业余演出,是很不错的。阿昭、吕纬甫都演得好。”同时,他们一致认为,“剧本既然要放鲁迅,就要把他完全放进去。现在这样,周君作为鲁迅先生的形象,不太突出,没有戏,较为被动。”
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一群鲁迅研究的顶级专家面前,并没有出丑,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令我们这些即将离开大学的学子兴奋莫名,几夜睡不着觉。至少对于我来说,这是大学四年最高光的时刻。直到今天,我依旧铭记在心。
时光已经过去40年,又是鲁迅诞辰纪念日。再过4个月,明年的1月,就是我们大学毕业40周年。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都已垂垂老矣。但是,我们的记忆依旧清晰。
毕业前夕,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的成员们曾经给我签过一张明信片。左下角那个“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纪念”的异型篆刻似乎是78级同学任平(如今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的作品。其中有一位同学写的5个字一直留在我心里:“戏子做到底”。40年下来,我深深地感悟到,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的“戏子”岁月。我们辉煌过,也低落过。我们欢乐过,也痛苦过。如今再来读鲁迅,再来读《在酒楼上》,又是一番不同的见识。对吕纬甫这个我曾经扮演过的人物,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这就是经典的力量,这就是文学的意义。
我们毕业以后,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就消失了。又过了十几年,连杭州大学也消失了。今天我这篇文字,就当做杭大中文系学生剧社集体回忆的开篇吧!希望旧日剧社的同学们一起来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让后人领略我们曾经的风采。也许,这些戏梦人生的回忆积累起来,会成为一本不亚于《120个回望》的好书。我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