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研究】郭木森:御用汝瓷的烧造工艺

御用汝瓷的烧造工艺首先表现在窑炉窑具模具在质的变化上。

汝窑初期阶段清理的马蹄形窑炉-Y2

初期的窑炉基本上是用民窑马蹄形,这时期的窑炉每窑可装30件左右器物,到御用瓷的鼎盛期,由原来的马蹄形大窑炉,改进为椭圆形小窑炉,每窑只能装烧与20厘米左右匣钵配套器物10件。初期,绝大多数匣钵外壁不涂抹耐火泥,中期以后,外壁涂抹耐火泥逐渐增多,直到后期阶段,90%以上匣钵采用外壁涂抹耐火泥工艺。

北宋晚期 漏斗形匣钵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北宋晚期 筒形匣钵

2015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支烧工艺,初创阶段支钉粗壮,饼与支钉皆用一般耐火泥土制成,支钉与饼往往容易脱落。随着汝窑工艺的成熟,支烧垫饼采用耐高温优质瓷土制成,支钉小而尖,同时出现大量垫圈工艺,垫圈支烧的出现,不仅制代简易、坚固,而且还弥补了高支烧器物垫饼支烧不足的缺陷。

北宋晚期 五支钉垫圈

2001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北宋晚期 六支钉垫饼

2002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清凉寺御用窑不仅窑炉、窑具有其独创之处,模具也别具一格。一般来说,民窑除印花外,素面器物都不使用模制,皆采用手拉坯工艺制成。而御用汝瓷只要能使用模具的器物,都采用模制工艺,如洗、盘、钵、盆、碟、炉和部分碗、盏、套盒等。器物外壁有纹饰的用外模,内外壁无纹饰者皆用内模。大型器或不便使用模具的器物如各类樽、器盖等,以手拉坯工艺为主。

北宋晚期 碟内模标本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北宋晚期 盆内模标本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御用汝瓷的烧造方法:主要采用支烧法,即用各类匣钵一钵一器烧制而成。完全支烧的器物有各类洗(裹足、深腹、平底)、盘(裹足、假圈足、三足、平底)、碟、钵、盆(裹足、假圈足、四足、平底)、尊等。碗类器,除裹足碗皆支烧外,直圈足花式口也有满釉支烧,个别的敞口小矮圈足碗支烧于圈足面上,垫烧占绝大多数。瓶的种类繁多,满釉支烧仅见于盘口折肩瓶和个别矮圈足小型瓶类器上。盏托、盏、套盒比较特殊,这类器物以垫烧为主,满釉者,三个或五个支钉横置圈足底面上,个别较矮套盒支烧在盘底面上。盏亦有如此。一般情况下支钉的多少与器物的大小有关,常见的支钉有三个和五个,六个支钉仅见于椭圆形水仙盆。

北宋晚期 套盒外模标本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北宋晚期 碗内模标本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御用汝瓷胎骨薄而坚,质灰或灰中泛褐,俗称“香灰色”。釉色莹润凝厚,视如碧玉,有天青、粉青、淡天青、卵青、月白、青绿等各种釉色,实际上可用天青、青绿两种釉色来概括。

北宋晚期 汝窑天青釉瓷碗(修复)

2000年清凉寺汝官窑遗址IV区出土

从发掘出土大量瓷片标本观察,以天青类为主,釉色变化大,青绿变化小,基本上保持原色不变。这两种基本色泽只是在烧制停火过程中还原气氛的不同而产生出所谓的淡天青、卵青、青灰、月白等釉色,很难说是当时人为有意区分的。从发掘出土的大量标本中就很难找到釉色完全一致的器物。色泽的不同,除了烧制、停火还原气氛因素外,土蚀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传世品还可能存在着氧化作用,在传世品汝瓷中,一般不见印花和刻花装饰。近年发掘中出土不有龙纹、莲花、牡丹等纹饰的瓷片,并发现有较多精美镂空装饰和雕塑作品,这在以釉色、开片取胜的汝瓷传世品中实属罕见。

(作者:郭木森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文章节选自:《中国汝窑学术论文集》一书中《浅谈汝窑、官窑与汝州张公巷窑》一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