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常用检验检测技术有哪些手段,这些内容是工艺和品质人员必须懂的常识。
1、工艺监控
1)通用要求
首件检验:依质量检验标准规定内容进行,自检、专检:
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依照产品工艺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件、关键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定期监视设备运行状态;执行巡检制度。
2)焊膏印刷
设备参数、环境(温湿度)设置记录及核实。
焊膏图形精度、厚度检查:
确定重点关注元器件,使用指定装置对其焊盘上焊膏印刷厚度进行测定;
整板焊膏印刷情况的监测,测试点选在印刷板测试面的上下,左右及中间等5点,一般要求焊膏厚度范围在模板厚度的-10%~ 15%之间。
焊膏应用情况:板上置留时间、焊接质量情况。
3)焊接
手工焊:焊点质量应满足检验标准及岗位级别要求。
再流焊、波峰焊:一次通过率、质量PPM。
新产品、换线、换班、换焊料及助焊剂、维修、升级、改造等情形实测炉温曲线,以确保设备满足正常使用;
按规定周期监视实际炉温;
按期检定设备温度控制系统。
焊料:每批次均应验证其实用焊接效果及工艺符合性。波峰焊应定期检测其焊料槽有害物质含量是否超标。
——温度监测及设置
——光学检查
类型上属非接触无损检测,分为黑白、彩色两种,用以替代人工目检。
☆组线应用较灵活,多种工艺位置均可;
☆限于表面可见故障检查;
☆速度快、检查效果一致性好;
☆对PCB、元器件的色度、亮度一致性要求高。
适用于板级电路的分辨率达5-20微米左右。
X光检测技术在板级电路组装的应用仅在9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于军事电子设备的板级电路制造。电子产品的PCBA上的PGA、BGA、CSP等新型封装器件广泛使用。
X光对某些元器件(如晶振等)的检测可能存在风险。
4)元器件安装
插装:
成型:引线长度、形状、跨距、标识是否满足产品和工艺要求;
插件:错件、漏件、反向、元件损坏、跪腿、丢件的分布情况;
工序合理程度。
表贴件:
错件、漏件、飞件、反向、反件、偏移的情况统计;丢件率;准确率。
5)检验检测
检测:
误判率:检测标准数据库、测试策略;
检出率:未能检出内容分布。
检验:漏检率;人员资质水平。
——人工目检
灵活;局限于表面检查;效率低;一致性差,高劳动强度,易疲劳;
故障覆盖率仅为35%左右;
主要借助5—40倍左右放镜进行高密度、细间距PCB检查工作。
插装件的检查
2、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特性
1)尺寸符合性;
2)齐全程度;
3)布线、走线规范性;
4)标识、标牌准确度。
电特性
1)静态电路性能:电路通、断、元件与焊盘之间的电连接性。
2)动态电路性能:加电状态下,施加输入信号后的响应。
可靠性试验:苛刻极端环境条件下或模拟使用环境的产品工作性能。
针床式;(bed-of-nails)
又可分为单面、双面两种。
在MDA和功能测试上都有该种形式。
测试点的标准间距2.54mm、1.27mm,最小0.63mm,但极少。在某种程度上与当今EDA软件的无网格布线有矛盾。
需选配多种样式的探针,并制作相应的针床夹具。
能够实现多点电路隔离,功能强大,测试速度快。
飞针式(Fixtureless Tester、Flying Prober)
目前有两针、四针和八针等,八针式多用于印刷板制造时的光板测试。
适用于制造故障检测;无需针床夹具、但测试速度慢;
测试点最小间距达0.18mm;最多两个测试隔离点;
3、可靠性验证
1)金相分析
2)染色分析
3)机械应力分析
4)热分析
5)超声检测
文章来源:电子工艺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