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域名家访谈】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

访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俊义

默涵:几十年如一日做学问,研究历史,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枯燥的,而对李俊义来说,心却沉得下来,并以此为乐。是什么样的兴趣让他如此执着?下面我开始访谈李俊义教授的研学和读书之路。
李俊义,字叔慧,号寿鹏,别署静虚山房主人、松州散人。男,汉族,1970年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祖籍山东即墨。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任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北方民族历史与考古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清、民国时期历史文献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史料整理与研究》(19VJX172);主持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金毓黻文集》(共四十册)之第五册《辽陵石刻集录》的整理、点校与研究;主持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理藩院则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系列》第二辑之《锦热蒙地调查报告中的契约文书》的整理、校点与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贡桑诺尔布年谱长编》(14YJA770004)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古籍整理与研究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文物》《回族研究》《满族研究》《蒙古史研究》以及韩国《北方文化研究》、日本《蒙古学问题与争论》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馀篇。出版《草原金枝:元朝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研究》《元代追封蓟国公张应瑞墓碑研究》《清朝内蒙古盟旗印章图鉴》等学术专著三十余部,其中,《旺都特那木济勒年谱》《内蒙古盟旗名称研究》分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史前遗迹》《庆陵:内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考古学调查报告》分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出版发表代表性学术文章19篇;出版代表性学术专著多部。
微刊“访谈人”,执行主编默涵简介
卢瑞彬,笔名安白,默涵,默涵涵。
内蒙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攀援生命之圆》《花香满径》;长篇传记《辽河之魂》《赤子情怀》。
创作发表都市长篇小说《醒来的青年湖》,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长篇散文《遥远的牧歌》,短篇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
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被列为赤峰市首届奖励扶持作品,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榕树下第二届儿童长篇小说大赛全国佳作奖。目前在中国移动旗下咪咕网站全文播出。
工作经历:历任林西纪委宣教调研室主任、林西县外宣办副主任、林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借调内蒙古日报赤峰分社,开始“走遍天涯”的人生。
2018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纸媒《读书报》。
2020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赤峰读书报微刊》。
 
 
默涵VS李俊义
默涵:李俊义老师您好,首先十分感谢您能够接受此次访谈。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阅读,您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呢?
李俊义:我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幼时即严从庭训。先严李景麟先生(赤峰市名老中医、主任医师)少时启蒙于私塾,后从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毕业(系该系首届本科毕业生),学问渊深,且颇勤奋。家中藏书甚多,可谓四壁皆书。记得我在垂髫之龄,正是懵懂顽童,不知读书之重要,只觉得家里是“一个由书卷汇流而成的浩渺的大海,眼前书浪翻滚,迎面扑来书卷的古香之风和令人迷醉的故纸气息”,而这些凝聚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珍贵图书典籍,为先严一人所拥有。怹工作之馀,常常秉烛夜读,寒暑不辍,风雨无间。彼时我对其所作所为颇感不解,出于好奇,做完功课,无事可干之时,便徘徊于书架前,鼻子轻轻吸气,去嗅一嗅那些书本释放的油墨芳香。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忍不住从中抽出一本,翻开书衣一看,书名曰《古人勤学的故事》,因此书浅显易懂,遂坐下读起来。在该书中我结识了诸多优秀的人物,如同走到伟人巨匠面前,闻其声,观其行,察其人。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明白先严为何朝乾夕惕,津津有味地读书,原来读书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博学问,广识见,养性灵”。于是,我挣脱了捆绑已久的“襁褓”,加入了读书的行列。自此,书便成了我须臾离不开的伴侣。
说到阅读习惯,虽不至沐手敬香,但每日读书前,总要先拂去几案上的微尘,整理图书文具,清理完毕,坐定,一编在手,展诵摩挲片刻,方能进入一本书的内里。探其血脉,入其骨髓,辨疑析里,读罢,朵颐称快。读书读累了,可以任意捡起一本字帖,闲品名家墨宝;或铺开废报纸,信笔涂鸦,以适性情,此举我谓之换脑子;或拿出针线、宣纸、壁纸刀、浆糊、毛巾等,对新近搜访到的古旧书、古字画重新擦拭,裱糊,装订,还其本来面目,置之案首,比自己当年喜得贵子抑或皇帝纳新宠还高兴。
我读书不像别人,一目十行。我总是先通读,再精读,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典故,便不惜一切精力查《辞海》,翻《辞源》,寻找各种工具书和参考书,直到弄懂弄通为止。遇到一些好文章,常常品味再三,如醉如痴,长此以往,培养了严谨治学的风气。
默涵:您长期从事北方民族史、文化语言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著述颇丰,请谈谈您的学术研究工作,以及阅读对您学术方向的影响。
李俊义:谈不上著述颇丰,只是下笨功夫做了一点事。诚如巴金先生所言:“我做了我可以做的事,做了我应当做的事。”这些年,我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回族研究》《满族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文物》《北方民族考古》《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辽金历史与考古》《蒙古史研究》以及韩国《北方文化研究》、日本《蒙古学问题与争论》等国内外高端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馀篇,出版《林东辽代遗迹踏查记》《敖汉纪程》《清朝内蒙古盟旗印章图鉴》《赤峰晚清举人郭璧事迹徵略》等学术著述三十馀部。
其中,与人合著的《古代西辽河流域的游牧文化》(25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与人合著的《红山文化概论》(20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主持校点的《如许斋集》(20万字)、专著《旺都特那木济勒年谱》(30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主编的《贡桑诺尔布史料拾遗》(上下册,70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专著《内蒙古盟旗名称研究》(33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赤峰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主持校注的《赤峰红山后: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史前遗迹》(50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赤峰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主持校注的《庆陵:内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考古学调查报告》(上下册,135万字)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赤峰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等奖。
专著《赵玉丰年谱》(40万字)、译著《元代追封蓟国公张应瑞墓碑研究》(30万字)、主持校注的《祖州城:内蒙古满其格山辽代古城址的考古学历史学发掘调查报告》(20万字)分获赤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北方民族史,特别是辽金元历史与考古文献的研究,也赢得了学术界同行的广泛好评。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进行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清、民国时期历史文献的调查、整理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史料整理与研究》;主持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金毓黻文集》(共四十册)之第五册《辽陵石刻集录》的整理、点校与研究(由长春出版社出版);主持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理藩院则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系列》第二辑之《〈锦热蒙地调查报告〉中的契约文书》的整理、校点与研究(由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贡桑诺尔布年谱长编》、内蒙古哲学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内蒙古盟旗名称研究》(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等省部级课题多项。其间,我研读了大量的有关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献学、考古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字学、书法学、美术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这样的阅读专业性非常强,不仅仅是横向的比较,还要进行纵向的连贯。当然,这样大量的阅读,对我个人的知识体系也是极大的丰富,包括认知与格局,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默涵:《庆陵》中文译注本的出版,对于推动庆陵研究、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乃至中国通史中相关专题研究的积极作用,可谓嘉惠学林、功德无量。《庆陵》译注本的学术价值远不止将原作日文迻译为中文,还在于它对原著做了大量的解读诠释、增补考证等多方面的工作,您能谈谈这本著作吗?
李俊义:日本学者田村实造与小林行雄合著的《庆陵:内蒙古辽代帝王陵及其壁画的考古学调查报告》从出版至今已逾六十多年,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研究论著,下册为图版,著述内容包括“对庆陵与庆云山、东陵玄宫、东陵的壁画、东陵的遗迹与遗物、中陵及西陵的遗迹与遗物、哀册石刻与哀册文的调查与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初期庆陵被关注至50年代的几十年间,《庆陵》一书“应是关于庆陵调查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书虽为一些相关研究者所知晓,但是因原书难觅,且无中文译本,对其传播和利用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局限。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视野的拓宽,辽代历史与文化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近百年来,庆陵研究已经取得若干成果,但是对其蕴含的资料和信息尚不能说已被完全展现和充分利用”。我与小儿李彦朴等人对此书进行译注,“也是想纠正原文中的某些谬误,对原书中出现的地名、人名、专业词汇等,用‘译者案’‘校注者案’的形式予以注释。在注释中,除一般性解释之外,对若干关键词汇也详尽考证。比如关于契丹族发祥地‘西拉木伦’一条,列出92种‘字不同而音相近’者,均为‘西拉木伦’的不同音译。
又如关于‘土河’(今老哈河),列出34种字不同而音相近,均为‘老哈河’的不同音译。这些资料来源有历朝‘正史’、野史、方志、碑刻、行程录、中外学人论著、游记、考古报告、地名词典,等等”。原书在叙述中征引文献资料,可能限于体例、篇幅等,仅注出处。我们则根据原书注解,增补了具体文献资料,“其中有许多是日本学者刊于杂志或收入全集、文集之中而目前尚无中译文本的论著”,我们将提及的相关资料摘译补入,“并且征引民国期间中国学者的一些相关论著,特别是期刊文章查找不便,也予补录。此举旨在为读者提供极大方便,节省许多翻检之劳”。此外,我们“在译注本中新增许多原书没有收录以及新发现的文物图录,其中既有《庆陵》之外的日文版图书中的插图、图版,也有中国古籍《营造法式》中的建筑图录,以及新发现的文物图片、示意图等,有利于提高读者对本书的理解和阅读兴趣”。
默涵:您的学术著作,视角新颖,令人读过之后印象颇为深刻。请问您现在和今后还将从事哪些重要学术课题的研究?
李俊义:我最感兴趣的依旧是中国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这是我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曾花费23年的时间,在小儿李彦朴的辅助下,于2018年完成并出版《草原金枝:元朝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研究》一书(上下册,八十九万五千馀字)。上册“专题研究祥哥剌吉的生平、家世、行迹、交游(包括与元代重臣、文人雅士的交游),以及书画收藏、尊崇儒学、笃信佛教、重视道教、倡导医学之大略;并配有大量古籍善本书影、金石篆印以及碑碣原照、拓本、摹本等插图(涉及汉文、回鹘蒙古文、八思巴文三个语种)”。下册“主要收录与女主人公一生行迹紧密相关的彩图资料,涵盖人物半身画像、出猎图、供养像、古城航拍图、古城遗迹遗物、石刻、古建筑、祭器、书画墨迹等”。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郑福田教授评曰:“从材料收集言,《草原金枝》堪称完全周备。举凡有关之骈散文字、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典籍文物至于金石印铭、碑碣器用,等等一切,均笼而有之,萃于一编。是编在握,几无遗珠,其罗致排比之绩,便利学人,具大功德。”“从整理考证言,《草原金枝》堪称得当精审。其间述生平,论文艺,举收藏,说交游,爬疏分理,连类贯珠。出处清而事实明,然否中而真知见。其辩证论列之功,开思启志,有大识见。”“从风格品位言,《草原金枝》堪称渊博纯雅。编著者学养雄富,思理清通,为论敬慎,作意古雅,见闻开广,考证详核,放开手段,新人耳目。其摛文铺采之能,隐然现于字里行间,而未肯如流俗之有意张扬,和静切要,显真功夫。”
该书出版后,先后被黎明撰写的《元代全宁路蒙古文碑研究 》(内蒙古大学蒙古历史学系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王红亮撰写的《蒙元时期弘吉剌部分封历史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唐晓峰研究员撰写的《内蒙古翁牛特旗新发现古代基督教徒墓顶石初探》(载于《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六期)征引。
目前,我在进行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元文宗于天历二年(1329年)2月,创建书画收藏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奎章阁,一直持续到至元四年(1340年)年底。在短短的十二年内,奎章阁集聚了大量魏晋至唐宋元时期的书画作品,反映了元文宗“对汉文感染的总趋向”。过去,有关奎章阁收藏书画之研究过于简略,且多有疏漏。实际上,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的大量信息散见于各种史料中,大多“养在深闺人未识”,亟待搜集、整理与研究。
我在借鉴前辈学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存世的文献资料,广事搜罗有关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之正史、方志、别集、笔记、日记、图谱等史料,尤其注重元代之后诸如《清河书画舫》《真迹日录》《书画题跋记》《续书画题跋记》《珊瑚网》《妮古录》《江村销夏录(江村书画目附)》《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绘事备考》等大量书画专题文献,尽可能挖掘这些零珠碎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过历史文献有记载而至今散佚的珍贵书画,以及历史文献有记载而至今仍完好保存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档案馆以及收藏家手中的珍贵书画,以文献资料和书画实物图片的形式,翔实考证,集中展示,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尝一脔可知全鼎,尽量还原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之真相,全面揭示元代奎章阁收藏书画的学术价值。本专题研究力求史料翔实、内容丰赡,并附以图版,以期“证鸿泥于鳞爪,留行实于真影”,为学术界研究元史尤其是元代艺术史提供真实可靠的证据链,从而开辟元史乃至北方民族史研究的新维度。
艾青有诗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多年来,我注意搜集家乡赤峰的珍贵文献。我与赤峰市松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宫泽显主任联袂主编的《赤峰市松山区古籍文献汇编》全十册,近日交付印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丛书收入《赤峰州调查记》(1910年)、《昭乌达盟纪略》(1913年)、《蒙事一斑》(1913年)、《满蒙调查复命书第四:赤峰事情》(1916年,中日文对照)、《日本驻赤峰领事馆史料》(1918年至1930年)、《赤峰县志略》(1934年)、《赤峰县事情》(1936年)、《赤峰事情》(1937年,中日文对照)、《赤峰县地方事情》(1937年)等,化身千百,以飨世人,为老赤峰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必要的文献支撑。
赤峰晚清举人、诗人、学者赵玉丰,乃赤峰地区秀才、举人、进士中唯一留下诗文集的人。因其诗词颇著声誉,许多人纷纷传抄。其中,阎氏抄本在赵玉丰的祖籍山东昌乐得以保存下来。20世纪20至40年代编写的《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抄本有专门的描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5日,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北文献学家金毓黻来赤峰考察文物古迹,经当时的赤峰县长王冷佛推介,初次见到赵玉丰的《泥莲书室吟草》。
当天,“作札记,谈赤峰老宿赵玉丰著《泥莲书屋吟草》和《词钞》等书”,足见其对赵氏诗文之重视。金毓黻在阅读顾际盛序文及《泥莲书室吟草》全帙后,欣然记曰:“读此序可略窥其气概矣,庾伯喜游,又数上公车,足迹所经,多在山巅水涯,故颇资于考古。”关于赵玉丰的诗词,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文学》原主编邱勋曾这样评价:“他的代表性作品,即使放在盛唐大师的作品旁边也毫不逊色。”“他的人生际遇与同时代的小说家蒲松龄有几分相似,都为科举所误……没有成为庙堂高官,却成就了一代诗文大家。蒲松龄留下《聊斋志异》,赵玉丰留下《泥莲书室诗词文集》,他们对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10年,为纪念先贤赵玉丰诞辰190周年,我花费15年撰写的《赵玉丰年谱》一书,由翁牛特旗人民政府资助出版。2020年,为纪念先贤赵玉丰诞辰200周年,我主持校点的《赵玉丰诗文集》(上下册,上册为校点本,下册为影印本),由赤峰学院资助出版。
除此之外,我还主持《贡桑诺尔布年谱长编》的撰写工作,现已完成初稿40万字。今后,我们仍需有条不紊地增订,计划用五至十年的时间,达到100万字,然后正式出版,公之于世,从而为贡桑诺尔布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专题性文本。
默涵:我拜读过您的随笔集《古旧的趣味》,作为一名学者,您从事文学创作是基于一种怎样的理念?
李俊义:古人说:“才溢而为文,变而为字,馀而为画。”治学与写作都是基于一种情怀,有相通的地方。再者,写罢学术文章,写写随笔,也是一种调节和休息。写随笔的时候,内心瞬间一片空静澄明,入定入慧,怡然愉悦。平日治学之馀,我也喜欢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其有着全面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越来越宽广,心里收藏着许许多多关于人和关于大自然的故事,收藏着无边无际的绝望与希望、寂寞与奋进的生命乐章。正是缘于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爱恋,使我禁不住跃跃欲试。于是,不成熟地写些人世间的悲和欢、苦与乐,人生坎坷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痛苦。“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旨哉斯言!
默涵:当前这样碎片化、影像化阅读的年代,对您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您对当前的阅读方式有着怎样的建议?
李俊义:对我个人而言,是不存在影响的,读书如同吃饭睡觉,应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是一种人生常态。我还是喜欢阅读纸质书,虽然苏东坡“立志读尽天下书”的做法我们遥不可及,虽然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但总是读一本少一本,而且每读一部头脑里就多一部书,因此“学富五车”还是不太遥远的事情。
但是关于阅读这个话题,还是需要思考的,尤其对于年轻人,要重视认真自觉的训练并培养自己的读书能力,提倡深度阅读,不要让他们这一代成为不会读书的一代。
默涵:谢谢您接受赤峰读书报微刊的访谈!

赤峰读书报微刊

主管单位

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赤峰市图书馆

地址

松山区锦山路南段赤峰文博中心A区中段

出版日期

每月15日

赤峰读书报微刊编委会

主   任

丛  培  智

副主任

吴  立  新

编   委

鞠红耘  乌云高娃  罗显伟  祁鹏莉  周明璇

李卫东  陈玉玉  刘昊  白嘎力  李灵芝  杨玉婷  李博

主  编

刘  淑  华

执行主编

卢瑞彬(默涵)

编辑制作

李 博

责任校对

晓  晗

文化的滋养沃土  读者的精神家园

赤峰读书报微刊

作家的原创平台  好书的阅读导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