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贵的画家之一:格哈德 · 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与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2月9日出生于德累斯顿。在结束画广告海报及字体培训和暂时在话剧院作为画厅的学徒后,1951年他开始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学习美术。在他快速顺利完成了基础课程之后,转入壁画班。他毕业作品是陈列在德累斯顿德意志卫生博物馆楼梯层间的大幅壁画。该作品展示其丰富天才,为他毕业后成为成功的自由艺术家打下基础。
多次的西德旅行使他面对一种另外的、令人激动的艺术。他被这种艺术的抽象表现力所吸引,比如参观1959年的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府杜塞尔多夫逐渐发展成为德国艺术的新首都。除市立美术博物馆之外,还有私立的艺术协会、1961年设立的美术馆及众多进步的画廊介绍当代艺术。杜塞尔多夫位于人口稠密的莱茵地区的中心,同时距离荷兰、比利时及巴黎不远。这种地理优势对杜塞尔多夫的上述发展十分有利。60年代的杜塞尔多夫主要是艺术家的城市。
早期在杜塞尔多夫时,里希特十分重视和其他艺术家的友谊及团结。他1964年已记下:“与思维和我相同的艺术家交流——一个团体对我很重要,否则一个人会一事无成的。我们的一部分理念是在交流中开发的。孤立地在一个村庄不适合我,人们依赖他们的环境。在此意义上,和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特别和卢埃格与珀尔克的合作,对我来说很重要,它成为我所需要的信息交流的一部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各种风格探索之后,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了固有绘画的挑战。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
他认为:“我不是想模仿一张照片,而是想制造一张照片。我对照片就是一张曝光纸的那种看法不予理睬,这就是以其他方式制造照片,而不是制造像照片的绘画。”因此,他觉得最重要不是其画的通过采用摄影的黑白及不清晰表面上与照片的相似,而是将摄影的特征,例如其客观性、保持距离性、真实性以及其放弃艺术性的构图转到自己的画中。以这种方式,借鉴尽可能多与绘画艺术竞争的摄影艺术的特征,使里希特当时获得成功展示以“照片”形式的作品。这样,里希特的作品使数十年谣传已死亡的绘画艺术苏醒。以所谓“照相”的形式,摆脱自己的传统的绘画艺术在里希特的作品中存活下去。
“有一天我不再满意将照片画出来。我就开始使用照相的特征,如准确性、不清晰性及幻想性,以创造门户、帷幕及管道。”以彩色画板、色彩聚合(Vermalungen)及灰色风格,格哈德·里希特扩大其原来的绘画方案,使用新的、抽象的绘画策略,同时又不放弃在照相画中已获得的画法。这种无主题的作品同样被距离感、客观性及无构造性所占据。
里希特的抽象画不是随意自发画的,而是分为许多工作步骤长时间内慢慢完成的。表面上很具表现性的笔法,实际是经过计算及考虑的。同时,这种抽象画提供给他配合最异质的形状及颜色的机会。正因为里希特刻意避免传统意味的构图,当他寻找在窗框内能看到的现实世界的类比,他采用不断地拒绝任何程序性或构造性的标准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他重要的是,尽可能长时间放开工作进程,同时避免仅仅实行一个开始之前确定的绘画方案。
里希特对每一个完成的工作阶段提出疑问,如果有必要的话,它可以在下一个阶段又将它破坏,以重新获得作品的开放性。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画,或是模糊不清的裸体男婴,无论是严谨的彩色田园风光,或是蒙上一层薄雾似的肖像、草地和云彩,都可以隐约地感到复制的现实社会,表现出艺术家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特距离的工作风格。法国报刊评论他的作品是“分毫不差的德国风格”。
里希特是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他极力控制自己,拒绝照搬照套他人的风格,如同“甲壳虫”那样细致地选择每一个主题。在寻找现实后面的世界的道路上,使里希特把绘画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思考”。
里希特面对众多的艺术潮流并没有择其一而从之,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即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他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他不完全重现照片,但是又不进行拼贴。在忽略细节的同时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拒绝在作品中采用拼贴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作品与波普艺术区别开来。
里希特对照片所记录的表面现实毫无兴趣,而敏感于照片背后那些现实的真实性。但是,他采用的手段并非情绪化的,而显得异常冷静、理性和克制。如果仅仅看里希特的部分作品,多数人可能认为他是一个政治艺术家,
、
里希特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他的作品即不属于保守的前现代和现代主义风格,同时也和中国当代这种极端媚俗的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对中国流行的话语性绘画来说,里希特的绘画则属于图像性绘画。话语性绘画强调画面主题直接面对观者,而图像性绘画则逃避这种直接性,也就说图像性绘画没有强烈的表意目的,这是两者在方法论层面上存在的根本性差异。在里希特的具象作品中,由于艺术家采取了摩擦删除的处理,使得作品在与观者之间的关系上和其他作品有了根本性的差异。他的作品虽然是具象的,但却是模糊的;五官是可见的,表情却是缺失的。观者观看他的作品时并非直接面对作品,而是通过一个模糊层间接地与作品接触,观者永远无法真正接触作品的真相。
从里希特的艺术创造中,可以看到德国艺术在20世纪后半叶重新建立起来的民族文化属性。在他的艺术中,充满了一种尊重日常经验又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的德国艺术传统,充满了一种在多样的媒介边界地带构建绘画新的价值的探寻,也充满了视觉文化可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在具象与抽象、绘画与新媒介、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这些问题不仅在西方艺术同时也在中国艺术面前存在的时代,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获得普遍赞誉,也深值我们中国艺术界所研究。
里希特从事绘画以来,一直在具像和抽象之间反复转换,但同时又在如何在多样风格中始终围绕艺术史的关键问题中进行探索和质疑。他的作品表现出相互矛盾的真实性,或者用中国学术界习惯的语言讲,他是在探索如何在已被确认的客观性现象中发现并非客观的因素;如何在被确认为真实无疑的实在中揭示虚拟和非真实的存在;或者进行相反的发现和探索……。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中,也充分展示了这位艺术家善于质疑和认真实践的品质。他使用和模拟拍坏了的照片所画的油画,成为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参照和挪用的经典;他用具像手法画抽象画,以示对抽象和具像艺术划分的质疑……
格哈德·里希特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做出了一个使人惊异的否定性评价:“这么多失败,我真感到惊奇,这些画总而言之有时还是有一点好看,但基本上都是缺乏能力及失败的微不足道的证据。”说这番话时,里希特已是最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家之一。虽然如此,这样的措词不是过分的谦虚,而是表现了里希特自我批评的基本态度。他从来都没被公众的赞赏、众多展览及艺术奖、作品的高价及广受欢迎而收买。格哈德·里希特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艺术一直持有十分怀疑的态度。
这也许就是一个大师的最重要的条件,比起我们那些在名片上和微信上标榜自己是“大师”的人来说,他的高大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