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一首听雨词,意境凄美余韵无穷,李清照蒋捷纷纷模仿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星河中,又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后世常说“唐诗、宋词”,但词这一种体裁,并非是宋朝特有的。
词,又名曲子词,南宋之后很多文人习惯称词为“诗余”,顾名思义,词是从诗歌中发展而来的。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词这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直未能登上文坛的大雅之堂。
不过,在盛唐晚唐时期,很多文人也开始填词抒发情感。李白的《忆秦娥》曾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白居易刘禹锡等大诗人也写过不少词。
当然白居易李白他们都是偶尔为之,并没有真正的将此看作能够“载道”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在他们心中,词比之诗,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到了晚唐的温庭筠,他精通音律,并且大力填词,写了许多秾艳精巧的词作,开后世婉约派之先河。宋代的词作,多是婉约一派,即便是辛弃疾苏轼这样的豪放派词人,也是婉约词居多。
故而,后世词作的风格、意境,多多少少都能看到温庭筠的影子。就以后世的“听雨”词为例,很多都是化用了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言语意境: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的词作基本上都是以闺中女子为主人公,抒写悲欢离合之情。这首词便是以一位女子的为主人公,抒发相思之情,词中的雨,淅淅沥沥下了千年。
上阕:
炉香,蜡烛都是古人常用之物,词的前两句,以这两种极为普通的景物,来塑造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炉中的熏香升起袅袅烟雾,细微却无处不在,秋夜风寒,微弱烛火的不断闪烁跳跃。
那不绝如缕的烟,那缓慢流淌的蜡泪,体现了出了夜凄清与主人公的苦闷,否则缘何将蜡油比作眼泪。接下来一句,便确切说明了,这种苦闷是因为秋思。
“画堂”的意思是华美的居所,这里是指女主人公的闺房。房中的女子,在这秋夜看着炉烟与烛火,不由得升起了一中感慨愁思,明明是自己看着蜡烛,偏说是烛光照耀着秋思,让秋思更为明显,无法隐藏。
这种情深而无理怨怪的手法,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比如自己思乡,却怨怪月儿太明亮。虽然温庭筠词中只说明了蜡泪,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位女子,或许也留下了两行清泪。
“眉翠”是指古代女子的眉妆,她们以眉黛来画眉,所以称之为眉翠。鬓云则是指挽起来的发型。女子生性爱美,会精心打扮自己,呈现一个美丽的状态。词中的女子,却妆发凌乱,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是女主人公因为见不到的人,所以无心打扮,毕竟女为悦己者容,没有人欣赏她的美,打扮得那么精致又有何意义呢?
第二层,则是指女子夜深无眠,不断辗转反侧,并因愁思抹泪,所以妆发凌乱。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知道这位女子的愁思难以排遣,从而深夜未眠,翻来覆去,以致于感觉被子枕头都是冷冰冰的。
上阕以冷色调的情景,凄凉的意境,她的秋思,到底是思什么?
下阙:
下阕则从室内,转到室外描写秋夜中的寒雨。
或许是夜太漫长,炉香已经飘尽,蜡泪已经流干,女主人公却还没有入睡,她开始注意到了窗外的夜雨。
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飘摇,投下斑驳晃动的树影,此时夜已经是三更了,秋雨来临,没有顾及女子愁思难排,只是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随着夜越来越深,女主人公愁思越来越浓重。
到了这一刻,女子终于说出了愁思的缘由,是因为离情。她在心中开始怨怪这雨,为何不能体谅自己正承受着别离之苦,还让这孤寂的夜,变得风雨交加。
梧桐叶早已被雨水浸透,逐渐积水沉重,梧叶被压弯,水流如泄,与雨水交织在一起,打在层层叠叠的树叶上。一声声的雨水,在孤寂无眠的夜晚,格外分明清晰,打在女子的心上,将那颗心浸得冰凉。
秋雨连绵不绝,落在梧叶,落在空阶,就这样,从三更滴到了天明,女子自然也听到了天明。
下阕前面的部分写得很直,但最后一句,未曾说女子未眠,却通过一夜的雨声,来暗示女子长夜未眠,从而衬托离情之苦,十分曲婉含蓄,余韵无穷。
就像《古今词统》中的点评:用“夜雨听空阶”似乎就能说出这种意境,但温庭筠用数十字来写,也并不觉得多。
后世聂胜琼有句“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便是化用于此,不过这个化用又失含蓄,韵味不及。
蒋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万俟咏“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以及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等,同样出自此句。
所以说,温庭筠这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听雨词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