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命( 邬玲子)‖ 《济源文学》2021(132)
山村生命
邬玲子
2021年春节,我们从嘈杂喧嚣的城市来到济源宁静清新的山村。
这个小山村坐落在连绵的群山之中,白墙黛瓦的房子,错落有致地立于山间平地之上,灵动了冬日枯萎的大山。
我们到的时候是正午,阳光正好,枯黄的大山被染成了暖黄色。山顶架起的风力发电机,像一个个巨大的风车,随风转动。
碧蓝的天空,偶见白棉似的云。丝丝缕缕的微风,在山间自由穿行。隐约有鸡鸣狗吠声从远处传来。这一切都让山村显得温暖、静谧、洁净而清新。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的句子来。
走进村庄,最先看的是一座端庄大气的红色建筑,矗立在水泥路旁。原来,这是一所乡村希望小学。此时的大门紧锁,红色的教学楼和楼前的操场,显得空空荡荡。但在平日里,我猜想,校园里一定充满了朗朗读书声和孩子们做着各种游戏和活动的身影吧。
再往里走,离学校不远处,有一幢盖得有些别致的房子。房前有精致的栅栏围成的小庭院,院落里栽有几株翠竹、几棵松柏。想来这户人家的主人,应该也是对生活怀有热情和情致之人吧?要不然,怎么会在大山深处的山村里,还要斥资不菲,去打造不大实用的庭院呢?
几户紧挨的平房前,有较大的一片菜园。菜园里生长着各种蔬菜:白菜、蒜苗、葫萝卜、大葱……寒冷的冬日里,它们依然倔强地自由生长,油油的绿色,它们像绿腰带般围系在山间,点缀和生动了的干枯萎顿的大山。
菜园里,几个瘦弱但精神矍铄的农人在劳作,有的用锄头锄着地,有的用手拔着菜。他们边劳作边大声交谈着。偶尔传来的笑声,爽朗且响亮,回荡在天地山川之间,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热烈和荡气回肠。
菜园的不远处,有一个小池塘,掩映在枯树林中,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像是一块巨大的乳白玉,又像是一块透明的水晶,虽然陨落在丛林中,却依然遮掩不了它的美丽无暇。
走近了看,竟发现池塘中央的冰面上,站立着一只白鹭,扭动着它美丽的长颈,四处观看。我想,它一定是一只爱美的白鹭吧?不畏严寒地站在冰面上,用眼睛去观赏美,用心去感受美,也把偌大的冰池当成它一个人的舞台,用每一个动作去展示它的美,它也一定是孤芳自赏的“美人”吧?其实,孤芳自赏又有什么不好呢?做自在美好的自己,不盲从,不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自立于天地之间,将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多好。
再往里,靠近山边,有一条小溪,溪流的中央也结了厚厚的冰。但两旁,在正午太阳的照耀下,开始变薄融化。这里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几个穿着红色厚厚棉袄的孩童,捡了石头,使劲儿的往溪流的中央扔去,他们想把厚厚的冰层砸破。儿子也兴高采烈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只是无奈冰层太厚,他们扔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却只砸出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冰坑。他们于是又换一种玩耍的方式,用石头凿冰,他们称之为“破冰行动”。后来,儿子发现有两块大的冰层裂开,也许他们又开始想办法把这两块冰合拢,并称之为“合龙行动”。孩子们还不顾冰冷,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捞起冰块,扔向中心的厚冰层。冰与冰碰撞发生的嗞嗞声,让他们无限快乐。孩子们的天性,就在这样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释放得淋漓尽致。
喜鹊们也像孩子们一样,在山间自由快活地飞来飞去,一会儿停留在小溪一旁的垂柳上,一会儿又林立在小溪另一边山顶的枯树枝上,画出一树树灵动鲜活的生命来。
不远处,有一位中年模样的男子,不紧不慢地在田间地头走着看着,行至小溪边,只见他停住蹲下来,找一块净石坐好,然后观望我们和四周,偶尔也见他抬头,似乎望着天空发呆。时间在此不徐不疾,就像冰融的小溪一样,自然流淌。他让我想起中年的王维,在历经繁华沧桑之后,选择在辋川山间归隐。“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时间,不再是束缚自我的绳索,生命从此获得了安宁和自在。
生命,真的无需太多:温暖的阳光、淙淙流淌的小溪、几株垂柳、一缕微风、一座房舍、几片农田,于人生,其实足矣。世间有太多的欲望和需求,让人迷失了本性和自我。
山村里的种种生命,无不在给予我们同样的启示:每一种生命,都有着自己的际遇命运,在我们自己的天地里,自在美好,活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彩,就好。
END
作者简介:邬玲玲,笔名:邬玲子。高级家庭教育导师,济源一中教师,文学爱好者,曾在《文苑》《辽宁青年》《济源晨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过文章。文章多次在公众号上发表;多平台作者。专注文学和教育:文学润养心灵,教育改变未来。